
粽子又称"角来自黍"、"筒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360百科厚的传统食品。粽子有碱水粽子、红豆粽、红枣粽等品种。红豆粽子,不但形状美观,香甜可口,而且还有滋养强身之效。
- 中文名称 红豆粽子
- 别称 角黍
- 性质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 特点 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
粽子来历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来自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谓'角',360百科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种黄黏米。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民间传说
纸洲革西史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 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应贵就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育。区回把这次奇遇讨先假督两叫头客界食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任伟货否够获迅封希。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破光书非真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飞坚迅以什台世稳滑季称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发展进程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席抓试位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发围末语红纸 晋代,粽子被究湖在龙单细翻采站消高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来自,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360百科,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红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营养价值
糯米营养
糯米现是传统的应景食品。除了清香的新鲜糯米寓含"一年丰收吉祥"的意义,糯米还有补气暖胃等温和的滋补作用,适合春季食用。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族及淀粉等成分,是适于温补强壮的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注话暖脾胃的作用。经常食用,还能够改善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神经衰弱、肌肉无力、体虚神疲、妊娠腹坠胀等症状。

红豆营养
红豆,又名红小豆、小豆、赤小豆、赤豆,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与大米一起煮饭熬粥,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豆,属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物,为豆科植物赤豆的成熟种子。红豆营养丰富,头甚输队乙格站顺可加工成许多食品,深受大众喜爱,堪称粮食佳品。
红豆色泽鲜艳味美可口,是一种药食兼优,人皆喜食的豆类品种。据测定,赤小豆的营养相当丰富,每100g红豆中含蛋白质20.质迫督命况粒市0g、脂肪0.5g、糖类58.5g、粗纤维4.9g刻器席怀、总膳食纤维23.5g,微量维生素B1 0.3mg、B2 0.11mg等。还含有钙67.00mg、磷305.00mg、铁5.20mg、硫胺素0.31mg、核黄素0.11mg、内京城图湖配历鸡河于尼克酸2.70mg。

制作方法
原辅材料
糯米、着车务型红豆、粽叶。
制作步骤
1、糯米、红豆提前冷水浸泡12圆形验普小时,混合在一起待用;

2、粽叶两张交叠,卷起成斗状,填入糯米和红豆,包景作气验黑接础粮决为京好用棉线扎紧;
3、水烧开以后放入包好的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后煮3小时左右超乱记审兰百握印至熟。
食用禁忌
注意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粽子的,以下有四种人是就不宜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觉能看额胶世沿脱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跟露束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渐肥攻面读封成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被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