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河镇是鄂轻仅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地处东经123·43'~123·45',北纬50·34'~50·36'。其东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为邻,南与乌鲁布铁镇相接,西与吉文镇、甘河镇接壤,北以伊勒呼里山为界与黑龙江省呼玛来自毗邻,全镇面积4511平方公里。辖37个居民委员会,4个360百科村民委员会。镇内外驻企业有阿里河林业局。全镇由汉、蒙、鄂伦春、鄂判赵阿界云员从温克、达斡尔等13个民族构成,人口约65000人。其中农业人口5392人。
- 中文名 阿里河
- 外文名 Ali River
- 地理位置 鄂伦春
- 著名景点 阿里河
农业
阿里河镇农业播种面积1038亩。农作物以大豆、小麦为主。1999年, 粮食总产1623吨。1999年,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1999年大小牲畜存栏629何费顾牛官品术图奏台4头(只)。

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显钱素一亲态著,开发了压缩木耳、食用菌软包装等项目。积极开发山产品加工业,利来自用中草药灵芝、黄芪、研制了绿色保健产品"灵芝北芪茶"。
交通
阿里河镇交通、通讯快捷方便,市政建设发展较快。伊(伊图里河)加(加360百科格达奇 )铁路东西向横贯全镇,加格达奇的空调快速列车可直达首都北京,"111"国道从镇境穿过,阿(阿里河)加(题弦考良识否正高则所溶加格达奇)柏油公路和阿(阿里河)甘(甘河)公路连演减营待苗尼商触受接自治旗东西各镇。机保季感特变容雨中央街、青年路均铺上了柏油路面,中央街西侧建有多栋楼房,盛夏时路边鲜花、绿树、草坪。党政机关企业事单位大多数均建有供电、供水、供暖设备齐全的办公大楼。大部分居民也搬进了住宅楼。数字化通讯网络畅通全球。全镇垃圾实现统管,卫生面貌焕然合张斤一新。

教育
阿里河镇有小学4所,普通中学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1所,医院1所 ,结核病防治院1所,妇幼保健站1所。镇内文化体育设施齐全,民族博物馆1所(现施工中),建来自有文化馆1所,体育馆1所360百科,少年宫1所,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广播、电争体害袁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0%。

截止1999年底,得他马给晚财政收入156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2万希统计钱根语元,农民人均收入810元。以种植栽培土豆、蔬菜、木耳为特色的"一村一品"格局正在形成。
阿里河镇是鄂伦春旗政府的所在地,从这里可以前往鄂伦春旗托扎敏乡体验鄂伦春民族风情。
当地特产野菜:柳蒿芽。野果蓝莓(学名越桔,又名都柿)。来阿里河可以参观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阿里河鲜卑遗址,闲逛,了解情况,找鄂伦春聚集地,阿里河旅游滑雪场(阿里河镇西距镇1公里处)。
文化
正在施工中的博物馆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位于阿里河镇中心地带,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分设有鄂伦春民旗博物馆、鄂伦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馆和鲜卑民族博物馆。 于1991年10月1日状道历红封缩复肥鄂伦春自治旗成立40周年之际落成。
鄂伦春再该始台事博物馆门票10元,是明信片型门票(马踏飞燕片),博物馆对面,在中国联通广告标志附近,就是鄂伦春邮政局。
馆内设鄂伦春狩猎文化陈列厅,由"兴安猎神"、"攫取经济"、"传统工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五部分组成。
其中"兴安猎神"介绍大兴安岭动物资源、鄂伦春民族生活环境和民族形象特征:
"攫取经济"介绍鄂伦春族以狩猎、采集、捕鱼为生的生活手段以及生产工具;
"传统工艺"介绍鄂伦春族极具特色的桦皮、兽皮工艺品;
"物质阻该受搞京船散生活"介绍鄂伦春族的衣、草低食、住、行;"精神生活"介绍鄂伦春族距伯用直续马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展厅内,大定站热染轮垂异年握些型景观、动物标本、人体模型与实物、图片有机结合,全面展示了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特征,颇具观赏性、知识性和引起粮蒸请水学术价值。
在鄂伦春自治旗50年成就展馆里,用鄂伦春自段治旗成立50年里,各阶段发展变化的图片,一目了然地把鄂伦春自治旗5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出来,每张照片均配有文字说明,同时为鄂伦春旗今后的发展规划出蓝图。
陈列在"传统工艺"部分的这艘"诺亚方舟"--桦皮船狭窄细长,两头尖,状似柳叶。船身长约四五米,宽0克洲控损象洋想服演.8米左右。
桦皮船是鄂伦春猎民用祖传的造船术自制的舟楫,工艺精湛,专用于渡水、捕鱼和捕猎四不象。 四不象喜昼伏夜行。在大兴安岭林区,凡丛生"针古"草的沼泽,都是它的出没之地。它深夜潜水吃草时,经常将头露出水面呼吸换气,隐蔽的猎民悄然无声层感岩地将桦皮船划到附近,乘其换失提家司杆急防行气抬头之机击杀。
桦皮船船体用松木作架,船帮用桦皮包裹,然后用木钉钉在船架上。接头和钉木钉的地方用松香涂抹,以防止漏水。船体重几十斤,一人一手可拎,也可用肩扛,适合在林中携带穿行。桦皮船不分船头船尾,前后都可行驶。在河中可载二三百公二得斤或两三人,逆水每小时可行10公里,顺水可达25公里。
住宿
阿里河住宿地点有: 御家商务宾馆、嘎仙宾馆、林业宾馆、粮贸宾馆.华夏宾馆。
自然资源
阿里河镇南4装之斗不察黑3公里处是作为阿里河国家维翻候森林公园主景区的相思谷原始林风景
景观(12张)
区,该景区占地1180公顷,拥有620公顷,具有寒温带特色的原始林。现该景区辖有鄂伦春风情园,鲜卑山庄、原始生态观赏圈、乳泉溅游览区四个景区,在这里游客可尽情欣赏民族歌舞、品尝兰针丝风味小吃、全羊大席,乘森林小火车或骑马、骑自行车赏原始森林,采野果山珍。该镇还有著名洞穴嘎仙洞,为鲜卑族遗址。
阿里河镇南侧15公里处的高山之巅是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窟窿山风景区,占地面积645公顷,其主要景点有一座耸立的石峰,从西面望去,它如一艘巨轮,行驶在绿色的海洋上;从北面看去,它又如一座金字塔,立在山顶,傲视群山。在山峰西北面,距地面20多米高的峭壁上有一深洞和嘎仙洞遥相对应。传说,在阿里河密林深处有一条黑蛟,它野心勃勃,要占据嘎仙所居住的山洞,经常向嘎仙挑战骚扰,嘎仙为了整治黑蛟,一箭射中对面山中的石岩上,把石岩穿出个深深洞穴,结果黑蛟被吓跑了。
嘎仙洞
位于鄂旗首府阿里河西十公里处的嘎仙山。它本是天然的山洞,很早就存在,当地鄂伦春人都知道,并流传着许多有关嘎仙的神话。在嘎仙山南侧25米的陡坡悬崖上,赫然一个大洞,洞口张作菱形。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20多米,有如大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足可容纳数千人。洞内幽暗深邃,神秘莫测,使人感到一种威严肃穆的恐怖气氛。这洞就是"千古之迷"的鲜卑石室。 《魏书》有石室规模"南北90步,南西40步,高70尺"的记载,但不知它在何处,找不到"石刻祝文"的实证,确定不了石室之所在。而揭不开这一谜底,鲜卑史的难题无法解决,不知有多少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此付出多少艰辛和心血,却终成憾事。 1980年7月30日,深有研究、颇有抱负和毅力的考古者米文平,在自己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历四探嘎仙洞,终于发现了刻于443年的石刻祝文,确定了嘎仙洞就是鲜卑石室。石刻祝文的刻词为竖行,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共19行,12个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为半行,为抬头别行与题名。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这一考古成就,成为历史性的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 鄂伦春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2001年进行扩建,占地包括广场21000平方米,展厅由原来的一个展厅扩为五个展厅,建筑面职为3200平方米。5个展厅分别为:兴安猎神、兴安之韵、马背天骄、成就展厅、综合艺术厅,其中兴安猎神展厅生动的反映了鄂伦春民族历史发展、生产经济、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
库图尔其民族广场
"库图尔其"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库图尔其"广场始建于2006年7月,占地15.36万平方米,广场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墙及9个雕有蛇神、风神、鹰神等图案的图腾柱;整个场地从空中鸟瞰,是鄂伦春民族桦树皮盒盖的图案;夜晚在灯光效果下整个场地恰似七色彩虹托起的一团篝火。整个场地创意的构思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桦皮文化、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民族标志性建筑工程。场地西南侧矗立着团结抗战胜利纪念碑,是鄂伦春人民与东北抗联将士团结互助、共御外寇的历史见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