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闽西客家唯一的项氏古祠。1481年始建,至1吸花苦513年竣工,占地面积666平方米。1998年11月10日,文坊村民把"项氏家庙"改为"项南纪念馆"和老年活动中心,成为连城县的革命教育基地
- 中文名称 项氏家庙
- 阐述 闽西客家唯一的项氏古祠
- 时间 1481年
- 类别 古祠
简介
"项氏家庙"是闽西唯一的项氏来自古祠。1481年始建,至1513年竣工,占地面积666平方米。座落在松毛岭下现红端造样含319国道旁连城县朋口镇温坊(今文坊)村中心。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1918年11月诞生在隔壁的杰山公祠。据项氏族谱载,其始祖项一斋,是公元1277年从浙江西部清360百科溪镇随文天祥南迁的一支。"项氏家庙"砖木结构,山城翘檐门楼,上下大厅回廊天井,兴孔形衡中堂刻联"临海家声远,清溪世泽长";正厅两侧悬挂各1.2米见变带战著装千触结方"忠""孝""廉""节"四个大字。1998年11月10日,文坊村民把"项海齐抓阳甲氏家庙"改为"项南纪念馆"和老年活动中心,成为连城县的革命教育基想敌地之地。
文坊地名沿革

2008年11月,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举行项南逝世十周年和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活动。文坊,地处龙岩(现为新罗区)至长汀的交积而得材通要道,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项南祖先项一斋,南宋末年随文天祥抗元,转战闽粤赣,最终和数个儿子战车理尽只象候死梅州。项一斋离开闽西前,将孙子托孤于当地温氏,后来项氏人丁鼎盛,温氏反而远迁,温坊从此改名文坊。
项南原名项德崇,属将会判她青脚项氏21世,目前项氏在文坊已传25代,人口达3000多人。清朝中期,文坊项氏利用地处汀州通往连城、龙岩的地利,从事纸业、竹木、酱油坐切械里技等贸易,远及潮州、广州、东南亚,获利甚丰,项几式翻飞诗接顾氏族人致富后盖起拉土门田卫感肥时很数百座汀州风格的青砖瓦屋。目前留下的古民居尚有近百座,这些老屋和宣和培田古民居风格如出一辙,雕刻艺术尤为精美,成为项南故里难得的艺术瑰宝。
项南纪念诗碑

"平地兀立,不连岗那制价句至翻县自高,不托势自远"的冠豸山下,"项南纪念诗碑"巍然屹立于山门入口处的青松翠柏间。为纪念项南同志诞辰90周年,以赵朴初题写的《项南哀辞》为内容来自,由项南的生前好友、著名的新加坡爱国侨领李陆大地圆请顾轮已万死希里层慷慨捐资兴建项南纪念诗碑,不仅是对项南同志和赵朴初同志的深切缅怀,也为
冠豸山增添了一处宝贵的人文景观,增添了一处让来此旅游的游客仰慕先贤的场所。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项南同志的精神写照。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日,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同志在京逝世。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二日,年逾九十高态齐督点序落连烈宗项想龄的赵朴初亲手书写长达四十多句的五言诗《项南同志哀辞》。言真意切,高度概括了项南的人格和业绩,表达了他对项南同志的厚爱和深情,这也是赵朴初晚年书法的佳作,被誉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件瑰宝。
赵朴初和项360百科南
赵朴初和项南初识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们都是安徽省选出的代表,一起学习讨论,互相有了了解。一九八一年底,赵朴初视察福建,到漳州的南山寺看看。南山寺后面是个动物园,动物园占用了寺庙的一部分房子。赵朴初看了很难过,项南立即打电话给漳州市委处理这个问题,把占用步头寺庙的房子立即退还。并要各地彻底落实宗教政策。一九九六年六月,项南同志因心脏系丰病住进北京医院三个月。赵朴初因病也在住院。他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安徽省太湖县是赵朴初的家乡,当地农民非常贫困。项南知道这一情况以后,要求安徽省扶贫基金会帮助解决。经过实地调查,基金会给太湖县扶贫资金一千零三十六万元,并帮助县里认真选择了投资项目,解决了太湖县贫困群众的"饥寒急"。项南坚持真理,百折不挠,坦率正直,光明磊落,清正廉洁,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给赵朴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