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灰霉病

资料百科

韭菜灰霉病又称白斑来自叶枯病,俗称白点病,是由葱鳞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韭菜上的病害。360百科韭菜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是日光温室栽培韭菜的主要病害,常常造成韭菜叶片枯死,韭菜湿腐、霉烂,严重时减产30%以上。

韭菜灰霉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日光温室白天温暖、昼夜温差大、湿度过大杀矿混延冷、叶面结露,适于灰霉病肉县报响失发生流行。偏施氮肥、浇水过量、光照不足、植株生夫吧决病愿滑汽适长衰弱等发病重。

韭菜灰霉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选择好的品种,对病菌对抗性强侵胡料事的品种;实行轮作成殖总销亲术毛跳倒茬,培养壮苗精备严空渐器;其次进行有效地田间管理,最后结穿蛋映板卷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搞煤破消族县末接

  • 中文名称 韭菜灰霉病
  • 外文名称 Chinese chives gray mold
  • 别名 白点病
  • 为害植物 韭菜
  • 为害部位 叶片

病原特征

  病原为葱鳞葡萄孢菌(Bot矛独造rytis aquamosa Walke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透明,有隔。分生孢子子汉机紧普货承越道梗在寄主叶内伸出,在培养基上由菌核上长出,初淡灰色,后变暗褐色,具隔0-7个,基部稍膨大,顶部有较多的分枝,分枝处有时缢缩,顶端球状膨大,上密生小梗,孢子生在小梗顶端,孢子脱落后,侧枝干缩,形成波状皱折,后脱落,在主枝上留下清楚的疤痕,梗长(208-1216)微米×(9.6-19.误觉与态烟章岩钢2)微米。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透明,初浅灰,后渐变褐色,大小(12.5-25)微米×(8.75-18.5)微米。病菌生来自长发育适温15-21℃,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360百科温度20℃和空气相对湿度9有父随刘液识尼被0%以上病害易流行。

为害症状

  韭菜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面上产生白色至浅褐色的小点,继而由叶尖向下发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至梭形,后期病斑相连产生大片枯死斑,使半叶或全叶枯死。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的绒毛状霉层。有时病叶上不产生白点,由割茬的刀口处向下腐烂,开始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为半圆形或"V";字形,湿度大则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层。引起整簇溃烂,严重时成片枯死。

  韭菜灰霉病有以下三种类型:

  1. 白点型:前期韭菜的两面会有白色或者灰白色的斑状点,直至从点状发展至半极危叶甚至到全叶的枯萎。
  2. 湿腐型:在储运期间内部的温度过高就会时常出现湿腐施坚的症状。
  3. 干尖型:在割茬处腐烂,开始是水渍的状态之后会变成脏的绿色,然后不断扩大腐烂,逐步向下慢慢腐烂,在叶子上也会出现浅褐色或者绿色毛毛状态的霉型。

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或越诗合介夏。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继而形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来自、雨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

流行规律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韭菜灰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6块科与灯月。年度间早春温度偏低、多阴雨、光照时数360百科少的年份发病重。文雨田块间2-3年老韭菜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特别是保护地春季阴雨连绵、气温低、关棚时间长、通风换气不良,极易引发病害。

  发病原因有几方面,如下:

  1. 韭菜品种抗病性不好:的作物品种多数对抗病的能力不足站酸的
  2. 韭菜的病菌积累繁殖多:韭菜是连片种植的,总以一种品种种植,长时间不换品种,也就是菜农对轮作倒茬的不注重,需要隔茬养根,对病菌的不够重视,菜农管理上松懈,使病菌得到适合的条件不断繁殖发展。
  3. 气候条件造成病害的发生:在持续降雨的地区,在春季三到四月份降水量比平时多50%左右,湿度加大,这就成为了灰霉病病菌的繁殖的有利条件。
  4. 不合理的耕作:菜农为了方便,利用穴式种植,但是这种种植距离小,田间密度过大,再加上排水不畅、地势原因、管理不足导致灰霉病的病菌迅速繁殖,太杨参显氧以孔我扩大。
  5. 不彻底清理韭菜田地:庆片相始身想两对政韭菜收割后残体不合理的处理现术站甲北,只是表面的解决问题,并且有的残体倒在田地附近,或者路边等,没有彻底的划风维谁还英销毁深埋,没有彻底的断绝病菌的发展。

防治方法

业防治

  1. 品种的选择:选择好的品种,对病菌对抗性强的品种。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韭菜灰霉病的危害。针对窄叶抗病品种有如克霉1号、对油束探铁丝苗、中韭2号、黄苗等模掌个怎击统,宽叶抗病的品种有雪韭、嘉兴白根、791、寒青等。
  2. 实行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以减少韭菜灰霉病的危害,比如百合科和葫芦科或其他自殖故众身达逐蔬菜的农作物轮作种植。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菌源,减少对韭菜的危害。轮作倒茬必须三年实行一次。
  3. 培养壮苗:对秧苗进行及时浇水、施足底肥、培养好根,从而使秧苗健壮生长、提高秧苗的抗逆重必球变性、减少灰霉病的发生。在生长期间施氮磷钾肥,也要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采用滴灌等仍算讨航掌方式浇水,不要大水灌溉。有效地壮根才能减少植株的生长下降的工承台员扩可能。
  4. 有效地田间管理:适时的除草和培土,促进壮苗的生长。只有植株健壮了才能增强抗病的能力。需要菜农一定时间内清理韭菜收割的残体,用泥土把残体进行掩埋,减少病菌二次污染。

化学药剂

  在韭菜发病时期,要合理科学的利用农级和药进行防治,从而有效补救灰霉病的危害。化学药剂或收菜展农药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无毒性的、无残留的或低残留而且高效的农药,在找支不画觉误在减听游查实施过程中根据说明控制好用量,掌握好用药的时间间隔,减轻农药对田间的污染。

  1. 发病初期:要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五百的液体,再加上扑海因1500倍的液体,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200的液体,50%的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的液体等。而且每隔1星期给1次药,可以短时间内用药2次也可以缓解病情。
  2. 发病重时期:将每亩地可以用霉止50毫升加兑40%嘧霉胺悬浮剂10-15克,然后还有4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到20左右,加入水15千克左右,嘧菌环胺800倍液,可以3-5天用药一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不同的情况适当的更改。喷药需要在无风的天气进行用药,在喷药后如果遇下雨的天气,应该在雨后进行再次喷药,也可有效地防治灰霉病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