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胡萝卜根

资料百科

野胡萝卜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carotaL.的来自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健脾化滞,凉独清视货样给察肝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泻,惊风,逆血,血淋,咽喉肿痛。

  • 中文学名 野胡萝卜根
  • 拉丁学名 Daucus carota L.
  • 别称 鹤虱风根
  • 界 植物界
  • 科 伞形科

概述

野胡萝卜

  野胡萝卜出自《救荒本草》载:"野胡萝卜,生荒野中。苗叶似家胡萝卜,俱细小,叶间攒生茎叉,梢头开小白花,众花攒开如伞盖状,比蛇床子花头又大,结子比蛇床亦大。其根比家胡萝来自卜尤细小。"所指即为本种。

  野胡萝卜二年生草本,高20-120cm。全株被白色粗硬毛。根细圆锥形,肉质,黄白色。基生叶薄膜质误哪武怀处整歌更宪也,长圆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2-15mm,宽0.5-4mm,先端尖,有小尖头,光滑或有糙硬毛;叶柄长3划衣华秋举迫英渐铁还论-12cm;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而细长。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长3-30mm;伞辐多数,结果时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线形,不分裂或2-3裂,边缘膜质,具纤毛;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双封回路用悬果长卵形,长3-4mm,宽2mm,具棱,棱上有翅,棱上有短钩刺或白色刺毛。花期5-7月,果期6-360百科8月。胡萝卜的果实即为中药“南鹤虱”。

野胡萝卜

药品简述

  药名:野胡萝卜根

  汉语拼音:yehuluobogen。

  英文名:Daucuscarota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carotaL.

  功效分类:健脾化滞药;凉肝止血药;清热解型顺原毒药。

  科属分类:伞封阳地出每动项众问形科。

  别名:鹤虱风根。

  性味:味甘;微辛;性凉。

  归经:归脾经;胃经;肝政袁缺经。

  功能:健脾化滞;凉精冲展考更丰肝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脾虚食少;腹泻;惊风;逆血;血淋;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古群老通川度胶背状群零-30g。外用:适量,捣汁涂。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旷野或田间。

  资宗重受的脚适的源分布:分布于江大最四止益布双清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根。

  采收储藏:春季未开花前采挖,去其茎叶,洗净,晒干或鲜用。

用药禁忌

  (暂缺资料)

中药化学成分

  根富含胡萝卜素(carotene),并含挥发油。挥发油中主成分为蒎烯(pinene),柠檬烯(l来自imonene),胡萝卜醇(daucol),胡萝卜次醇(carotol),细辛醚(a的毛希波氧委除测坏sarone),细辛醇(asary-laldehyde)等。此外,根中还含胡萝卜酸(daucicacid)。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胡萝卜素即维队氧众生素原元等,有营养价值,食入过多含胡萝卜素的植物,可发生所谓胡萝卜素血症(carotinemia),即皮肤发360百科黄,但对人体无害。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野胡萝卜对气候、体行质击太古武土壤要求不严,山区、半山区以及平原地区均可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播前需浸种催芽,存季于3-4月,秋季于8月初条播、覆浅土,保持土壤湿润,言代福占5-8d出苗。

  田间管理

  发芽后,一般间苗2-3次,同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施肥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