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合川区大石中学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重点高中,地处合川区大石街道办事处的国道212线旁。
- 中文名 重庆合川大石中学
- 英文名 Chongqing Hechuan Dashi High School
- 简称 大中
- 校训 砥节砺行,日进日新
- 创办时间 1957年
学校简介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始建于1957年,原名"合束城村化血交粮宪川利泽初级中学",校址在利泽黄坡村华法寺山上,19来自87年迁至现校址, 2013年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学校距合川主城9公里,公交直达。学校有两个校360百科区,共计占地175亩,现有教职工255人,教学班57个,近4000名师生。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流。近年来,学校高举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大旗,着力高打造以石头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提质量,以特色兴学英伯还校。在解读石头文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学校将"大行致广,石以载道"作为办学理念,将"砥节砺行,日进日新"作为校训,并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蒸德农组脱吃调病裂能,形成了"大中大爱,至正至真"的校风,"立德立言,无痕有恒"的教风,"潜心潜行,成人成事"的学风,批龙提长陈致同时集全体师生的混智慧,提炼出了石头的六种世超刚愿误热密天精神,即厚重为人、沉稳为事督项素处有式历例顾、质朴生活、谦逊求学、坚毅克难、永恒守正。
在以质量为核心,特色为内涵的发展战略下,学校映正欢今否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石中映学2014年高考重点本科怎争上线人数完成教委下达指标的220%,本科上丰喜尽线人数完成198%旧跑议船卷亲;201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完成教委下达指标的453.84%,本科上线人数完成178.1%。2013年、2014年连续民海丰两年以高完中考核分第一名获得合川区教育系统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一等体决严组光教奖。学校获得"重庆市书香校园""全国百家文学社""中国校园媒体百佳示范校"等称号,获得荣誉和奖项国家级15项,重庆市级11项;媒体报道重庆市级28次,合川区级44次;对外交流国家级9次,重庆市级14次,合川区级33次。城食约贵师生获奖678人。

如今的大石中学教风正、学风浓,正向着"环境优美、生机勃勃,文化特色、石韵声声,品质公认分安增跑井室买、学子莘莘"的合川区北部窗口音吃司剂行挥秋故学校奋力迈进。
师资力量
大石中学现有教职工255名, 其中研究生25人,研究生结业8人,在读研究生10人;重庆市骨干教师15人,合川区骨干教师50人;研究员8人,高级教师55人,中学一级教师89人;2013--2016年,老师竞赛获国家级奖150人,省市级以上奖699人次,外出参加培训5490人次。
学校设施
学校花园式的两个校园占地175亩;

本部来自国际标准塑胶运动场总面积1360百科5000平方米;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群(豪华、标准)、吸自别画突决鸡植千图书馆、国家二级食堂等校园主体建筑标准、壮观;按双一类标准配备的实验室达十间。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优化了育人环境,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教育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是大石中学实施课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抓手。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成绩斐然。区市级教研课题达到每年结题4-6个,在研课题4个以上。教师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累计近黄急吧服伟报端般须第800篇。良好的教研风气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上新台阶。此外,大石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强师"战略,强化师资队伍,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领导负责监督老师研究教学的"领导跟学科"工程,请教科所专家指导的"研究生式"优秀教师培训工程,跟国内专家学习的"请进来,走出去"强师工程,邀请外教来校指导的"促学"工程,培养学科教学带头人的"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加强学科竞争的"特色教研组"命名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品些务搞背牌学科组"创建工程等。这些活动,提升我校老师的业务水平,培养出一批学科骨干,保证无论哪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优秀的课堂教学。
文化建设
近年来,学校高举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大旗,着力打造以石头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石文化之"形"
(一)打造环境文化。打造了"二园四墙三广场"的景点。"二限火远脚园"是指石峰园和关烈该石沁园。四墙指国学墙、石润墙、石圣墙、石英墙。三逐但茶种检用红湖降过推广场指希望广场、行知广场、金石广场。这些景点令大中校园群石林立,生机勃勃。
(二)打造楼道文选实水化。对楼层文化作总体规划和设计。如初中部教学楼尚真楼物:一楼以磐石形象喻厚振诗重,展示学校历史;二楼基石形象喻沉稳,展示德育教育;三楼玉石形象喻谦逊,展示学习交流;四楼石灰石形象喻质朴,展示教师超片丝宜见风貌;五楼钻石形象喻坚毅永恒,展示学生学习和人才培养之道。教师办公室,以石喻正,为人师表。领导干部办公室,以石采营虽常呢喻廉,清正做人。教室内则以石程试土群做群升沉喻拙,知拙而勤,知不足而虚怀若范上设式断茶景胜谷。
(三)打造视觉文化。围绕石文化特征,建立了统一的参、富有个性魅力VI视觉系统,传递学校品牌形象。如大中校徽,主体由"大石"二字的变体篆字构成,基本元素包括"人、山、石、川",象征地处合川的大石中临学以人为本,以石载道,聚石成兴读曾妒宽王山。
二、石文化之"器"
围绕办学理念和目标,我们将特色课程建设作为"以文化人"的依托和载体,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造教育和"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构建了石文化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石文化特色课程的设计和探索上。
1.石文化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型态:石文化主题课程、石文化渗透课程、石文化体验课程、石文化活动课程的鲁杀。
课程门类:秧歌舞大课间、区胞绿宣石文化鉴赏、小石头成长教育、精美诗文诵读、军旅教育、跆拳道、足球、篮球、美术等几十个项目
2.石文化特色精品课程:
(1)石之韵――秧歌舞大课间课程;
课程目标:出于我校地处农村的位置考虑,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设置本课程,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质朴生活,谦逊求学的品质。
(2)石之魂――石文化鉴赏课程;
课程目标:依托我校"奇石鉴赏馆"等资源,让学生认识石头这一物质,了解石头基本知识,对"石"文化进行挖掘与拓展延伸,从文学欣赏、物质认知、情趣熏陶到特长爱好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教育。
(3)石之品――小石头成长教育课程; 课程目标:以石载道,培育和践行石头精神。

此外,我们还有"以经典化人,以典籍育人,让学生增加生命的厚重和沉稳"的石之津-精美诗文诵读课程;"将石头文化浸润于学科教学之中,造就学生质朴与谦逊"的石之美-主题绘画课程;"对学生进行意志锤炼,磨砺其坚毅克难,永恒成人的品质"的石之魄-军旅文化课程等等。
办学业绩
大石中学2014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完成教委下达指标的220%,本科上线人数完成198%;2015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完成教委下达指标的453.84%,本科上线人数完成178.1%。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以高完中考核分第一名获得合川区教育系统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学校获得"重庆市书香校园""全国百家文学社""中国校园媒体百佳示范校"等称号,获得荣誉和奖项国家级15项,重庆市级11项;媒体报道重庆市级28次,合川区级44次;对外交流国家级9次,重庆市级14次,合川区级33次。师生获奖678人。
新任校长
杨辉:
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中国校园媒体建设十佳特色校长、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百佳人文校长、合川区十佳校长。培养了合川区两届文科状元、2013年重庆市文综第一名。马校长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有着32年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育行政管理中,他都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他从小学教师到高中教师,从小学教导主任到重点高完中书记校长,走过的是一条执著追求和辛勤耕耘之路。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严师,言传身教。从1982年开始,他从一名村小教师到乡初中教师再到高中教师,一直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始终以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1、率先垂范、身教感染。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忘我工作和刻苦钻研;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当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遵守国法校纪……
2、追求卓越、奋力翱翔。他深深知道,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研究和反思。在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及时进行反思,勇于探索教育规律。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区县第一。二、殚精竭虑,勤政务实,他是一名出色的学校管理者
1、孜孜不倦、忘我奉献。他除开会、出差外,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晚11点回寝,回寝后还要熬药吃药;每天到校后坚持巡视校园一遍,至少深入三个处室和三个班级,看校园是否异样;坚持询问学生、老师,了解其教学情况;坚持与干部交流,了解其管理的情况。
2、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马龙才同志实施了"名师工程"、"名校工程"战略,着力构建"开放的大课堂、民主的大家庭、和谐的大校园"。他要求领导干部做"学者型管理者","廉政不贪,勤政不懒,优政不庸"。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认真探索,"不求立竿见影,只管用心去做。"他要求教师要有想发展的意识,能发展的本事,会发展的艺术,要具有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要努力成为"干得好,写得好,讲得好"的"三好"老师。他要求学生做"会学习的学生",主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认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才是教育的真谛"。他强调"建立教育就是服务的管理机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2013年8月,马龙才同志调任到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任书记、校长。马龙才同志到大石中学后,狠抓毕业班管理工作,实行了领导干部包班跟科制,与高三学生签订了《我与校长一同备战高考》的备忘录等,大石中学在他的领导下品质蒸蒸日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重视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力度。他起草制定了《部门干部目标考核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加强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仅一年时间,学校就花了30多万元选送了50多名青年教师到浙江、山东、厦门、铜梁等名校跟班学习,他们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2013年8月,马龙才同志刚到大石中学就构想了建设"书香生态园、人文生态园和自然生态园"的生态学校的大中愿景,明确了"环境优美,生机勃勃;文化特色,石韵声声;品质公认,学子莘莘"三步目标,提出了"质量提升为根本、队伍建设为关键,管理科学为保障"三大要求。5、点石成金育英才,教学科研谋发展。马龙才同志积极主动参加并指导教育科研活动。作为高中政治教研组成员,负责和主研了多个课题:已结题的重庆市级课题"影响中学生学习效率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研的还有重庆市级课题"西部农村中学'家校互动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以及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立项的全国重点课题"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并被聘为后者科研组组长。马龙才同志撰写并交流了大量文章,其中《加快教育发展,走教育强区之路》一文在重庆市《决策导刊》发表,《人文关怀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文在教育学术类核心期刊《教学与交流》杂志发表等。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每年都有近百篇文章获奖,一百多篇文章在国内各种杂志上发表。
校长语录:
沉稳须厚重,厚重须积累,积累须学习;
质朴须谦逊,谦逊须修炼,修炼须自律;
永恒须坚毅,坚毅须磨砺,磨砺须坚持。
老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
校长热爱教师,教师才热爱学校;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热爱学习。
相关信息
办学理念:"大行致广,石以载道"

校训:"砥节砺行,日进日新"
校风:"大中大爱,至正至真"
教风:"立德立言,无痕有恒"
学风:"潜心潜行,成人成事"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