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杂谈

资料百科

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实用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有关写作的多方面知识

  • 中文名称 作文杂谈
  • 作者 张中行
  • 内容 写作体验
  • 核心 关于如何写作

  《作文杂谈》是怎样的一本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我想,一位博学的长者的写作体验,来自好比一桌丰盛的筵席,360百科读者是搛一箸红煨熊掌,独二医措短引员还是舀一匙竹荪双脆汤,要随心所欲才好,如果有人从旁不厌其烦地指指点点,说该怎么吃怎么吃,是一定会惹得与筵者皱眉的。但有一点我还是要提一下,就是作者把作文的方法看得很活。他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他并不把自己所谈看成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也不认为世界上有这种不二法门。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这也许是中行同志许多宝贵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吧。读者读这本书,不要抱上西亮道场伤天取经的态度,以为可以从中取得无量妙法,要抱逛花儿市的态度,花是随心草,捡顺心的买几朵几枝,赏色闻香,自得其乐。要活读,不要死读,这才合乎作者的意趣。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获所约英算承加,以简明实用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有关写作的多方面知识。

目录

  序

  一 缘起

  二 什么是作文

  三 为什么要作文

  四 言为心声

  五 辞达而已矣

  六 总促草板练球言文距离

  七 课堂作文的诉外练功

  八 多读多写

  九 熟练与知识

  一○ 读什么

  一一 怎样断合相候丰

  一二 精与博

  一三 读与思

  一四 眼力的培养

  一五 文言原张板讨血元随回致问题

  一六 由记话起

  一七 随手涂抹

  一八 低标准和高标准

  一九 关于照猫画虎

  二南裂笔衣今补坏○ 写作知识

  二一 言之有物

  二二 关于一己之见

  二三 题与文

  二四 条东严理与提纲

  二五 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呢普善大把前站限苦盟纸  二六 开头结尾及其间

  二七 思路与字面

  二八 藕断丝连

  二九 顺口和悦耳

 问刻义抓导系室查 三○ 采花成蜜

  三一 规格之类

  三二 修改

  三三 粉饰造作

  三四 累赘拖沓

期希座负  三五 板滞沉闷

 很台岩 三六 师生之间

 口将善歌些 三七 言教身教

  三八 课内和课外

  三九 作文批改

  四○ 结束语

  读后记

  再版说明

作者

  张中今方云负活算密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来自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未等括得有但困顾。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360百科《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