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早18

资料百科

鄂早18是湖找包稳皇通刘北省黄冈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稻新品种,通过来自湖北省和国家审定。

该品种属迟熟早稻类型,南料出方稻区平均生育期113丰东士天。株高87厘米,株型紧凑,茎360百科秆粗壮。成熟时叶青子黄,转色好。湖北省区试病场祖零生干套活尔国害抗性鉴定为中感稻瘟鱼至井明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轻。国家南方稻区区试病、虫害抗性鉴定为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中抗稻飞虱。两年国家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74.41千克,居首位。

稻米品质优、食味佳银尔区,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由护并极下出糙率78.4%,整精米率54.9%,垩白粒率23%,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7.电满参航有1%,胶稠度82毫米,粒长7.2限左清克毫米,长宽比3.3。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 中文名称 鄂早18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禾本目

2005年国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来自03

基本信息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3

  品种名称:鄂早18(区试代号:20257)

  选育单位: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

  品种来源:中早81/嘉早935

特征特性

千任务跟  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浙733迟熟1.9天。株型紧凑,耐肥力较强,叶色浓绿,剑叶挺直,株高91.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3.2万穗,穗长20.4厘米,每穗总粒数108.6粒,结实率79.5%,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平均4.9级,最高7级;白叶枯病1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5.6%,长宽比3.4,垩白粒率23%,垩白度6.5%,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

产量表现

  2360百科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0.14公斤,鲜任预逐苗和著代扩比对照浙733减产0.59%木田(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5.81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8.9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4.41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49%。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2.6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6.94%。

栽培技术

  要点

  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30公斤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6~7公斤。2、移栽:栽插密度以13厘米×20厘米为宜,每亩插足2.5万穴,每穴插足6~7苗(含分蘖)。3、肥水管理:每亩施11~13公斤纯氮、8公斤纯钾。在水浆管理上,做到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孕穗开花不脱水,灌浆至黄熟期保持田面干干湿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普具领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一般,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一般,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绝起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2003年湖北审定编号:鄂审稻002-2003

品种来源

  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用中早81 作母本,与嘉早935 作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早稻品种。

特征特性

  该品素利江宜种属迟熟籼型早稻。株型紧凑,叶片中长略宽,叶色浓绿,剑叶短挺,分蘖力中等,生长势较旺,亚专余得依字轮抽穗后剑叶略高于稻穗,齐穗等吗施态担曲铁后灌浆速度快,成熟时叶青子黄,转色好,区试中亩有效穗27.3万,株高86.校利调仍笔8厘米,穗长20.2厘米,每穗总粒97.9粒,实粒77.8粒,结实率79.5%,务元马术声陆消弱千粒重25.34克,全生育期或断项图115.5天,比嘉育948长6.3天,中感白叶枯病和穗颈稻瘟病,抗级5级。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78.4%,整精米率54.9%,垩白粒率23%,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7.1%,胶稠度82毫米,长宽比3.3,稻米品质达我图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逐却歌苦准。

产量表现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58.9洲兰责医末防发行社高乎4公斤,比对照嘉育948增产特调组规被9.47%。其中2001年亩产449.95公斤,比嘉育948增产5.63%;2002年亩产467.93正管送汉限配兴限公斤,比嘉育948增产13.43%,两年均增产极显著。2002-2003年在荆州、孝感、黄冈、鄂州等地及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试验、试种,均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3月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30公斤,秧龄不超过30天。地膜育秧,3~4叶期注意灌水保温,防止冷害。2、合理密植。株行距13.3厘米×16.7厘米,亩插基本苗15~18万。 3、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亩施纯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5公斤。适时晒田,后期严格控制氮肥,以防贪青倒伏。4、科学管理,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5、适时收获,注意脱晒方式,防止碾压,防止曝晒,以保证稻谷品质。

适种区域

  湖北省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新品种来自权授权公告号:CNA00360百科1220G

  申请日:2板花要子004/5/19

  申请号:20040238.2

  申请公告日:20怀肥04/11/1

  申请公告号:CNA001548E

  授权日:2007/7/1

  品种权号:CNA20040238.2

  妒远倍授权公告日:2007/7/1

  授权公告号:CNA001220G

  培育人:张忠元;吕德安

  品种权(申请)人: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

  本申请品种(原代号20257)是以中优早81为母本,嘉早935为父本杂交,经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