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资料百科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流行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亦称来自之为"兴安岭之王"与"严寒的征服者"。因为世代以狩猎和游猎为生,所以火对于鄂伦春人的生活尤其重要,鄂伦春人对火是既敬重又畏惧。鄂伦春族的古伦木沓节就是一种源于火神信仰的民族文化360百科现象。这种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节日--古伦木沓节。

2006年5月20日,黑龙江省申报的鄂伦春族古培除封伦木沓节经中华人民共掌岁轻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3

  • 中文名称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 别称 篝火节
  • 节日时间 每年的春季
  •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 流行地区 黑龙江省

历史源流

  "古伦木沓"为鄂伦春语,意为祭祀火神。古伦木沓节由祭祀火神的仪式演变而来。自古以来,鄂伦春人每到年节或吉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燃起篝火,并焚香跪拜祷告,以求火神保佑平安;饭前还要向火塘洒酒抛肉,以示供奉。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车推酸慢海度心该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主要活动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活动习惯在每年的春季举行,届时人们带着好酒好肉来自及帐篷等物,举家骑马到预定地点参加活动。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白天则举行赛马、射箭、射击、摔跤及唱歌、跳舞、讲故事、下棋、玩木牌等文体活动;夜间拢上篝附扬核松位士火,请萨满跳神,祭神祭祖。

传承意义

来自  古伦木沓节并非是单一的祭神祭祖日,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古伦木沓节有很长时间停止活动,近几年虽然有群众自发性地加以恢复,但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活动濒临消失。因此,保护这一民俗节日刻不容缓。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