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门号(ながと)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属长门级战列舰的1号舰。按照日本海军的命名惯例,长门号的命名取自旧长门国。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和号战舰在建造期间与战时均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在战时及战后初期,长门号与同型姊妹舰陆奥号(むつ)仍然是当时日本国民熟知的代表日本责仍充钱袁白了面山海军的战舰。在日本投降时来自,是日本海军唯一具备航行能力的战列舰。1946年7月被注销船籍,被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美国。在比基尼环礁原子弹试验中成为靶舰,受损沉没。长门级战列舰共拨款建造了两艘:分别是"长门"号(Nagato)和"陆奥"号(Mutsu)。
- 中文名 长门号战列舰
- 前型/级 伊势级(いせがたせんかん)
- 次型/级 加贺级(かがきゅうせんかん)
- 退役时间 1946年7月
- 英文名称 Nagato Class Battleship
详细介绍
简介

战舰长门号,是日本海军本愿的八八舰队计划中的一号舰.一次大战后,各国竞相建造巨型战列舰,认为应建造防护力超强绍杀短王,火力超大的巨型战列舰,以击沉敌人的海军舰艇.巨舰大炮主义的最高峰正是华盛顿海军军缩会议之前,各国都计划建造各型的巨型战列舰,而日本打算建造八艘战列舰,八来自艘战列巡洋舰,这就是八八舰队,但是华盛顿会议却限制了各国主力舰的数量,要是放任各国继续竞争下去,二次大战可能就会成为巨舰大炮主义者的天下了.这八八舰队之散具粒握力罪永析绍征中至今仍存有舰名的有:长360百科门,陆奥,加贺,土佐,天城,赤城,高雄,爱宕,纪伊,尾张,骏河,近江.
装备优势
长门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拥有四十厘米以上(410mm)主炮的战舰,速力竟达到了二十六点五节,但是在公开的时候,日本海难江听斤术军将其速度隐瞒为二十三节,当时大概没有人会相信这么大一艘战舰竟能达到二十六点五节吧.(可要记得长门号竣工时是1920年代).当时各国的战舰,德国,英国,美国,甚至是日本既有的战舰,主炮都是381mm口径,而速力都是二叶却带举绝套十五节以下,而长门号就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强的战舰,是日本海军的精条极湖费比阿试料岁防神象征,国民崇拜的图刻房始等后副腾.相对于后来世界最大的大和号算增形明创啊盟,长门号虽然根本比不模汽义溶站注做没得练上,但却为国民所熟知,因为大和号在建造甚至下水都甚停是在极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的国民根本不知道,反之,战舰长门号深为国民所崇拜,拥有着守护国家的精神象征. 深为国民所信赖,"长门号是世界最强的战舰!"
造型特点
长门号的造型和其它的日本战舰有所不同.她的舰桥是多重樯式,和以往的三角樯式比起来更显得雄伟,本舰的炮塔布置十分典型,八门410mm演二为到技远它副主炮收装在四个连装炮塔中,以前二后二的方式,两种露选组细江凯笑龙会械个两个叠起来布置在舰首和舰尾,前后火力平衡.两个烟囱布置在舰身中段,但是由于第一烟囱太过接近舰桥,以致在高速行驶时,烟囱和舰桥之间造成真空现象,如此一来,由第一烟囱冒出来的黑烟就会流到舰桥里面去,这造成舰桥内部的大困扰,长官还应械液价使拉赵官字是幕僚都被呛人的黑烟所环绕.
改装
长门号在昭和九年四月开始了她的近两年的近代化改装,一直到昭和十一年才完成.在近代化改装中,长门号的那支弯曲的烟囱终于被取消了,而将第二烟囱加粗来因应.此外,舰身在全长和全幅方面都有增加,加装了高角炮,对空机枪等加强了防空能力.日本的旧型战舰在建造的时候都尚未考虑到舰射水上机的问题,因为时间太早了.长门号在近代化改装时增设了水上机弹射器及甲板.我们可以看到金刚级的水上机弹射器是加装在第三和第四炮塔之间,这样一来势告执置集情建听毫执必对第三炮塔的射击多少有点影响,因为是巡洋战舰战绿据,所以金刚级的舰上空间可以说是较多的,相较之下,在相同长度之内,要装式余药细委士用六个炮塔的扶桑型战舰就没有密章妒推达地方布置水上机弹射系统了,所以像扶桑号就只能架设在第三炮塔之上,这对不管是炮塔还是认评缺绝露飞机都有极大的不便.后来的伊势号,日向号虽然将弹射器加装到船尾,但是舰尾空间有限,又会影响到第五,第六炮塔的作用.而长门号由于只装用了四个连装炮塔,所以就将弹射器将装在后部舰桥和第三炮塔之间,就没有以上的问题了.结果,长门号成为了一艘四万吨级的大战舰. 在太平洋战丝国今味室争之初,长门号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也是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舰,停泊在江田岛附近柱岛泊地,直到昭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才将旗舰的宝座让给了大和号.中途岛大海战中,长门号是属于山本长官亲领的主力部队之一,在遭受大败北了之后,和姊妹舰陆奥号一起被编入了第二战队,在同年八月进入了土鲁克岛,参加所罗门一带海域的作战.然号直到昭和十九年六月的马里亚那海战,和十月的雷伊泰海战,长门号才和大和号,武藏号一起被编到第二舰队第一战队中,司令官正是栗田健男中将,并在雷伊泰海战中参加了对美军空母群的炮击.
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迅速膨胀的日本为争夺海上霸权,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长门级战列舰原本是日本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中的第1型舰。

长门号战舰于1916年完成初始设计,并选定"长门"为舰名。日德兰海战后根据海战的经验,由平贺让博士主持修改设计方案。长门号战列舰于1917年8月28日在广岛县的吴海军工厂动工,并于1919年11月9日下水、1920年11月25日完工交舰。建造费用为当时价格4390万日圆以上。
建造
长门号战列舰采用了当时战列舰所搭载最大口径的410毫米口径主炮。并且为了主炮在远距来自离炮战中观通以及指挥的需要,采用和以往其它日本战舰的三角樯式桅楼有所不同,比起360百科来更显得坚固而高大的多重樯式桅楼,顶端设立射击指挥所。长门号采用长艏楼船型,最具日本特色的是设计了独特的带60°倾角的"勺型"舰艏(为了使用链系水雷,舰艏不会勾住连接两枚水雷的链条)。随着战列舰火炮威力、射程增加,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防御装甲设计借鉴了重点防护的概并热报念,加强了重点区域防御装甲,尤其是水平防御装甲,以抵御远距离炮战大角度落弹的打击。长门级战列舰航速超过26节,是当时航行速度最快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对长门级的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措施,当时对外公布的航速是23节)。长门号战列舰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
相关信息
由于之前建造的日本战列舰多是英国的设计或者是基于英国设计蓝图的更改,所以摆脱了英式战舰的影响完进直政持果起全由日本自行设计的永后外鱼许长门级战列舰被视为"第一型纯日本血统的战舰"。另外,华盛顿裁军条约签约各国放弃各自的主力舰建造,长门号战列舰与其姊妹舰 陆奥、英国的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为当时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战舰情,在海军假日时代被并称为"七大战舰"(Big Seven)责频命社安。
改造
1934年至1936年长门号战列舰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包括提高主炮仰角增大主炮射程;加强舰体与炮塔的防护装甲,舰体舯部增告图危缺加防鱼雷凸出隔舱;为改善线形减少航行阻力将舰艉延长;更换了新式专烧重油锅炉。由于锅炉数目减少,拆除屈曲状烟囱,锅炉排烟由两个烟囱合并成一离夫距个;根据金刚级战列舰改装的经验改建塔式舰桥;加强了防空火力,并取消所有鱼雷发射管。另外,加装一座飞机弹射器及配备三架侦察机。在此次现代化改装中未更换主机,改装后航速降到25节。
历代舰长
且足味希章请⒈饭田延太郎(大佐):1920年3月2日~
级写后缩服可裂施 ⒉桦山可也(大佐):1921年12月1日~
⒊高桥节雄(大佐):1922年11月10日~
念油保得结引 ⒋左近司政三(上用抗史冲月加大佐):1923年12月1日~
⒌固介略耐唱利之与种中岛晋(大佐):1924年12月1日~
⒍长谷川清(大佐):19雨26年12月1日~
增加界编氢足岁既用斤 ⒎松下薫(大佐):1927年12月1日~
⒏井上继松(大佐):1928年1节益翻2月10日~
⒐希复钢药境根培察用程斯滨田吉治朗(大佐):1929年11月30日~
⒑中村龟三郎(大佐):1930年12月1日~
⒒原敬太郎(大佐):1931年10月10日~
⒓杉坂悌二郎(大佐):1931年12月1日~
⒔斋藤二朗(大佐):1935年7月总立持紧原家季15日~
⒕福留繁(大佐):1938年12月15日~
⒖大西新藏(大演核小然佐):1940年10月15日~
⒗矢野英雄(大佐):1941年8月11日~
⒘久宗米次郎(大佐):1942年11月10日~
⒙早川干夫(大佐):1943年8月2日~
⒚兄部勇次(大佐):1943年12月15日~
⒛涩谷清见(大佐):1944年12月15日~
21.大冢干(少将):1945年4月27日~
22.杉野修一(大佐):1945年7月24日~
W·J·惠普尔(上校):1946年3月18日~
性能数据
基本数据(改装后) | |
---|---|
舰长(米) | 改装后224.9 |
舰宽(米) | 改装后34.59 |
吃水(米) | 改装后9.5 |
排水量(吨) | 标准39120、满载42850 |
动力 | 10x ロ号舰本式燃油专烧锅炉、4x 蒸汽涡轮 4轴三叶螺旋桨推进 最大功率82000马力 |
航速(节) | 25.3 |
续航力 | 8650海里 |
编制舰员 | 1333人 |
武装 | 4x 双联装 三年式41厘米/45倍径主炮 18x 单装 三年式14厘米/50倍径舰炮 4x 双联装 八九式12.7厘米/40倍径高射炮(最终改装后加装2座) 10x 双联装25毫米对空机炮(最终改装后换装66座128门各型机炮) |
舰载机 | 3x 零式水上侦察机 |
装甲 | 侧舷装甲 305毫米、甲板70-127毫米 主炮塔457毫米、副炮塔152毫米、司令塔356毫米 装甲总重量13023吨 |
战争经历
早期服役
"长门"号战列舰服役后多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直到大和号战列舰服役。从1920年开始服役,到1941年"大和"号建成,20年期间,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在日本国民心目中一直是海军的象征,素有"国民最熟知的战舰"之称号。
长门号服役后,发现前桅楼上面的建筑阻挡了气流,并且中部建筑稀少气流速度快形成气流下沉,形成了一个空气稀薄的区域,前部烟囱离前桅楼较近,排出的烟尘与热气,被吸向桅楼上面的指挥所,那里值勤的官兵苦不堪言。其后虽然临时在烟囱上加装排烟罩但效果不佳,因此在1924年将长门号的前烟囱改为向后弯曲的形状以远离桅楼,解决了前主桅桅楼与前烟囱距离过近导致排烟倒灌问题。长门号屈曲状烟囱成为日本国民熟知的特征。其他小规模改装还包括修改舰艏(舰艏稍作外张,改善凌波性),搭载水上飞机及弹射器。
1928年4月9日,以长门号战列舰为首,并与战舰陆奥、扶桑、巡洋舰天龙及16只驱逐舰组成的日本舰队远航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基地香港,由加藤寛治大将指挥。舰队到达香港水域后从维多利亚港东边鲤鱼门航道入港,其目的是作亲善访问。其间曾开放给香港市民上舰参观。长门号及其舰队在香港共逗留五日,在4月14日离开。此次访问是长门号舰历中唯一一次出访。
参与战争
太平洋战争
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长门号战列舰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及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坐舰。一直到1942年2月12日大和号成为新的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与姊妹舰陆奥号共同编成第一战队。1941年12月2日,由长门号上发出了"登新高山1208"的暗号电文,向出航的机动部队下达了偷袭珍珠港的命令。
在太平洋战争中,长门号、陆奥号与大和号和武藏号同是作为最后决战的主力舰均被谨慎使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加上航速的限制,太平洋战争战争初期都没怎么参加作战行动。开战以后日本海军包括长门级、大和级在内的战列舰战队因长期驻泊广岛湾的柱岛锚地待机,而被频繁出击的航空母舰战队的军官讽刺称为"柱岛舰队"。
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长门号虽然被编入第一战队参加了战事,但是并没有进行战斗,当日军机动部队主力四艘航空母舰被摧毁时,包括长门号在内的主力部队尚在后面三百海里处,战斗结束后收容了加贺(赤城?)的生存者返国。1944年2月"长门"号从特鲁克岛基地撤退后改为停留在林加锚地基地。1944年6月"长门"号编入机动部队参加阿号(A-Go)作战,在19日的 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战)中受到空袭,但损伤轻微。锡布延海海战
1944年10月"长门"号编入由粟田健男指挥的第二舰队第一游击部队参加捷一号作战。莱特湾海战中在10月24日锡布延海海战中,长门号于14:16被 富兰克林(USS Franklin CV-13)航空母舰及卡伯特(USS Cabot,CVL-28)航空母舰的攻击机的2枚炸弹击中。一发破坏了多座机枪和第一锅炉舱送风机,令其被迫熄火25分钟只能以三轴运转。另一发则破坏了无线电室及餐厅附近。52名乘员死亡、106名负伤。
10月25日萨马岛海战中,长门号于06:01向美军护航航空母舰进行炮击未取得战果。在12:36下达撤退的命令。长门号于12:43被2枚炸弹击中但损伤轻微。长门号在该日共发射了99发主炮弹及653发副炮弹。1944年10月26日撤退后,联合舰队受到美军的空袭。长门号被 大黄蜂(USS Hornet,CV-12)航空母舰的舰载机4枚炸弹击中,38名乘员阵亡及105名负伤。
莱特湾海战
莱特湾海战后1944年11月25日,"长门"号返回日本本土,回到神奈川县横须贺港,燃料、物资均不足,难以再次作远程航行。舰上的副炮被拆除移防陆上。在战争剩余时间一直停留在横须贺,1945年2月受命执行沿岸防御任务,6月1日成为横须贺镇守府警备舰,其对空装备搬上陆地。1945年7月18日长门号遭到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攻击,并被3枚炸弹命中,舰桥遭破坏,舰长大冢干少将战死,继任舰长是杉野修一大佐(日俄战争旅顺港闭塞作战战死的"肉弹勇士" 杉野孙七兵曹长之长子)。到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时时,"长门"号为可移动状态且日本唯一幸存的战列舰。
战后经历
1945年10月长门号战列舰被美军接收,作为战争赔偿移交给美国。1946年3月18日前往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成为 十字路口行动(美军的 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靶舰,舰长是W·J·惠普尔上校。随行乘载180名美国海军士兵。
第一次实验
1946年7月1日进行的第一次实验(ABLE、空爆/引爆点位于预定地点上空)中,以内华达号战舰为中心,长门号配置于距离预定引爆点400米处。原子弹于长门号西方600米上方引爆,与预定引爆点距离约1.5公里(1,640码)。当时长门号几乎无损(只有面向引爆点的装甲表面溶解而对航行不构成问题)。

第二次实验
1946年7月25日,第二次实验(BAKER、水中引爆中,长门号距离原子弹引爆点约900-1000米的位置,造成右舷约5度的倾斜。即使如此,,长门号仍漂浮于海上。1946年7月29日,长门号沉没。
长门号的沉没处成为潜水爱好者的地点,是宝贵的观光资源。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