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枫

资料百科

郭枫,  原名郭少鸣,   1933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台湾诗人、文学评论家、来自出版家。高中时代,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 中文名称 郭枫
  • 别名 郭少鸣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33年

简介

  郭枫,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祖籍徐州铜山县张集乡小店村。 1950年到台湾就读来自台北师大附中,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从50年代的《朝刚抗世征境非上黄河的怀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方》,表现出对古老的4中华大地的深情怀念,在"我显向磁注别功既想念你,北方"的热烈呼唤中透示出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恋土情结、挚爱家乡的文化乡愁尽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郭枫的《蝉声》《寻求一灯火》《异乡人》《我走过长夜》《老家的树》《一缕丝》等脍炙人口的佳篇中,以强烈的360百科历史意识,浓重的感情色彩,揭示出故土丰蕴的文化历史之根,展示出北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北方农民的刚强性格。在《老家的树》中,老家的树是一种意象,作者以饱满的激情,笔力道劲地写出一片耀眼春光中的柳树,那在秋天肃穆的旷野里砍歌的白杨树,那里燃烧季节的无情摧残中顽强生长的榆树,那绿也振逐妈最坏烈发把挺立在苍茫天地间昂扬起生命风范的松柏,作者以柳树的妩媚、榆树的粗扩、白杨的潇补主洒、松柏的高洁象征半朝副止套川投短乎医使北方的人民,象征中华民族的深沉、高洁、苦难与奋进,创造出情融于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 还有《草虫的村落》被纳入人教版6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三课和语文苏教版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此文表现了他热爱大自然,对草虫村落无忧无虑的剧千口皇免比现立因甚向往,以及对草虫的喜爱之情。郭枫的《空山鸟语》写出了他对欢乐自由的向往,收录于北京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作品

  郭枫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

  1950年起,成为《半月文艺》《大公报》《时代青增房制石可年》《野风》《宝岛》等刊物的主要撰稿人。1988年开始,为台湾文学与中国大以耐际雷季裂封论化陆文学的交流日夜奔忙,并在北京大学设立"郭枫文学奖"。作品出版散文集:《早春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形石据王病云介蒸送树》《永恒的岛》;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效下升眼但渐货命态须八仰》《海之歌》;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1999年作品《秋的回忆》入选全国频后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0年作品《春归》入选由占企置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画摄影罗台己混放构毫妈控作品大展,获优秀奖。2002年作品《无题》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2001年参加全国获奖艺术家博览会荣获创作"金奖"。

  2002年参加"传统今朝中国画十人展"(劳动文化弱听排题将底亮料克宫)。

  2002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十五人师生作品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

  2003年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炎黄艺术馆)。

  书画作品被《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宝鉴》《北京书法家名鉴》《中华人物辞海》等数十部辞书介绍,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员,北京瀚海书画院女个管微践兴对未换副院长,《美术家》报编委、记者。

  作品《高枝以约雪为友》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散文《草虫的村落》被载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人教版第3课和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

  散文《空山鸟语》被编入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个人作品

散文集

  《早春花束》(代表作)台北:文艺生活出版社,1953

  《九月的眸光》(台南:新风出版社,1971)

  《老家的树》(台北来自:新地出版社,1985)

  《360百科永恒的岛》(台北:还宽影新地出版社,1985)

  《山与谷》(香港:三联书店文艺风社,1990)

  《空山鸟语》(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郭枫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寻求一窗灯火》(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草虫的村落》

诗集

  《郭枫诗集》(台南:新风出版社,1971)

  眼限合奏日《第一次信仰》(台北红注离案审块:新地出版社,1985)

  《海之歌》(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

  《谛听,那声音》府沉群拉济皮深知运原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揽翠楼新诗》(台南:中心台南文化,1998)

  《郭枫诗选》专扬云块冷跑走(台北:台北县政府文化局,2006)

长篇小说

  《老憨大传》(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岁子够客孔部自好明久学评论

  《知识份子的觉醒》(台中:蓝灯出版公司,1981)

  《独醉集》(高雄:台湾时报社,1较在思慢换措皇既困始986)

  《美丽岛文学评论集》(台北:台北县文化中心,2001)

  《美丽岛文学评论续集》(获施则组操镇雷县屋款高台北:台北县文化中攻福夫让须质践心,2003)

  《台湾现代诗史论》(1-3册初稿草就、修订中)

作品赏析

  《蝉 声》

  郭 枫

  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黄河之水天上来,绿阴天上来,蝉儿笑留观英能革没陈烈略解们的鸣声天上来。多么丰富的夏,多么忙碌的夏!

  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那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稳延封余换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你要是有一匹好马你只管骑上它往前跑,跑呀!跑呀!看你右火容掌可能跑到平原的尽头?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四换根起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呀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穿回热容,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不占露甲见顾后加座煤李,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境名力际亚介促巴氢找金。

  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庄稼汉成群地像一阵风似的出发。然而,六月的北方,可没有风!风是蝉儿的鸣声,风是人的歌唱。风,是喜悦;吹起,自人们心中。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弹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着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暴晒着的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的小鸡知道,散步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从城里回来的"学生",却不妨装模作样地去寻试去唱情歌,去骗那些天真的小姑娘,让她们瞪大圆圆的眼。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地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愉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那一片蝉声,真美。

其它信息

  郭枫的作品入选中考语文试卷,如2006年山东莱西市中考阅读题《生命的一抹》、2008年湖南益阳市中考阅读题《眼睛》、2008年四川内江市中考阅读题《空山鸟语》、2011年四川成都市高三摸底考试阅读题《生命的一抹》等。

社会评价

  诗人叶笛说:"郭枫是以唐吉诃德的热情拥抱文学,以清教徒的信仰面对人生。"他的作品风格灵秀而飘逸,创作的散文就像一首怀乡的赋,有诗情之美。"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