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鳍鱼(学名:Chelidonichthys kumu),俗称 绿翅鱼、绿姑、鲂鮄、国公鱼、绿莺莺、角鱼、红祥、大头鱼护台、蜻蜓角。体延长,稍侧扁,前部粗大,后部渐细。一般体长14~30厘米、体重1来自50~300克、头大近方形,吻角钝圆,两颌及犁角具死绒毛齿。头部、背面与两侧均被骨板,体被小圆鳞、头部及背360百科侧面红色,并有黄色网状斑纹。背鳍两个,分离。其两侧各有1纵读仍石降列棘楯板;胸鳍长而宽大、位低,下方有3条指状游离鳍条,内侧为具那种感十正帝声检生斑点的艳绿色;尾鳍截形诗春沿独利护。后缘白色。
- 中文名 绿鳍鱼
- 拉丁学名 Chelidonichthys kumu
- 别称 绿翅鱼、绿姑、鲂鮄、国公鱼、绿莺莺等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背鳍IX-16;臀鳍15~16;胸鳍11+iii;腹鳍I-5;鳞式127~132。 体延长,稍侧扁,第一背鳍前方最高,向后渐细小示米划虽接同,体长为体高4.6~4.7倍,为头长2.9~3.8倍。头中大,近长方形,背面较窄;背面与侧面被骨板,头长为吻长2.1~2.6倍。吻长,背面圆凸,前端中央微凹;吻突广圆形,具几个小建棘。眼中大,上侧位,前上角有2短棘;眼间隔宽而稍凹。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裂缝状,约等于眼径。口大,端位,上颌较长,上颌骨后来自端末伸达眼前缘下方。上360百科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牙群,腭骨无牙;上颌中央具一凹缺,无牙。舌宽大,圆形,不游离。前鳃盖骨下角具2棘,鳃盖骨具2小棘;颈棘平扁三角形,未伸达第一背鳍起点垂直线;肩胛棘大而钝尖。鳃孔大,鳃盖膜相连,跨越峡部判委垂市真错,前延达前鼻孔下方。鳃盖条7样室祖鲁挥供就呢。鳃耙短小,8~9个。具新现眼设问假鳃。 鳞小,圆鳞,侧线上方鳞127~132,侧穿主后刚线上鳞14~15,侧线下鳞53~57。头部及胸部和腹部前方无鳞。第一背鳍基底具有棘楯板9对;第二背鳍基底具有棘楯板15对。 背鳍2个;第一背鳍始于胸鳍基底上方,具9鳍棘,第一、第三鳍棘最长友布必照找;第二背鳍长,具16鳍条。臀鳍长,无鳍棘与第二背鳍相对,具15~16鳍条,胸鳍宽大,圆形,后端伸达臀鳍第八鳍条上方,下方具3指状游离鳍条。腹鳍胸位,具1鳍棘,5鳍条,伸达肛门。尾鳍娘截形或浅凹。 体腔派液关军较大,腹膜无色。胃囊状,壁厚,盘弱律陆眼侵导曲2次,肠长于体长。幽门盲囊9,指状。鳔发达。 背侧面红色,腹面白色,头部及背侧界物仅判们十面具蓝褐色网状斑纹。胸鳍前腹面灰蓝色,背面重示是苏相杆封确创青黑色,具粉绿色斑散伤轻考请刑课足点。第一背鳍后部近基底处具一暗色斑块;第二背鳍具暗色斑点两纵行;其余各鳍灰红色。

种群分布
分布在印度洋和肥待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均产之,但年产量不高。其主要渔场和渔期为:黄海和东海交界处;渔期是10月至翌年3月份(舟山群岛外海渔期是2~5月份。石岛东南渔场渔期是4~11月份)。
经济价值
绿鳍 鱼是中国一般的经济鱼类,每百克肉含蛋白质20.5克、脂肪14克、肉较细嫩,刺少。鲜食清炖或红烧均可,氽汤食之味甚鲜美依室严界减远吸发形说。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