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传

资料百科

郑道传(朝鲜语:정도전,1村很手任升342年~1398年),朝鲜古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儒学家、改革家,朝鲜王朝开国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字宗之,号三峰,本贯奉化,生于高丽荣州。自幼博览群书,入仕高丽王朝来自以后力主改革,作为新兴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而与守旧的世家大族对立。后投靠大将李成桂(后来的朝鲜太祖),并辅佐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封奉化伯。郑道传主张实行科田法,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崇儒排佛,对明朝采360百科取事大政策,并主导规划新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友唱。晚年卷入王团与不位之争,终于在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中被李成桂五子李芳远(后来的朝鲜太宗)所杀。遗著《三峰集》。后世韩国史家称其为"王朝的设计者"。

  • 中文名 郑道传
  • 外文名 정도전
  • 别名 郑宗之、郑三峰
  • 国籍 朝鲜
  • 民族 朝鲜族

简介

身世

  郑道传出身于高丽王朝的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郑均官至检校军器监,父亲郑云敬官至刑部尚书,并曾作为书状官奉使元朝,并与高丽名士李谷结为忘年之交。而郑道传的早年生平却不详,他的出机相代外领但矛开低图通生年就有1337年和1来自342年两种说法,而争议最大的则是他的母家,郑道传称复洲刚容根迅要买京刘其母禹氏为"荣州士族散员(禹)渊之女" ,但他的政敌则说郑道传"家风不正,派系未明" 、"起身贱地" ,《朝鲜王朝实格剧批规海运序斗背候唱录》也记录他的外祖母为僧人通奸所生。 而据现今韩国忠清北道丹阳地方的传说,有相士预言郑道传之父郑云敬在十年后结婚所生的儿子将成为宰相。郑云敬相信了这个预言,前往金刚山修养十年。十年之后在回老家安东奉化的途中遭遇降雨,郑云敬寄宿于丹阳三峰的草庵之中,并邂逅了当地禹氏少女。郑云敬娶其女而归,生学磁下了郑道传。取名360百科"道传"就是因为他在道路上诞生的。 郑道传身世的各种说法反映了他在当时的巨大争议。

早年

  郑道传由于其父郑云敬与李谷的忘年交的缘故,因而拜李谷之子李穑为师,并与同门命磁攻的郑梦周、李崇仁等交好。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在李穑门下"讲论不辍,闻见益广,为文章汪洋浑厚,诸公咸推让之"。1360年(高丽恭愍王九年)参加科举考试,中成均试,两年后进士及第,历任忠州司录、典校注簿、通礼门祗候等职。正月丁父忧,郑道传奔丧,同年十二月,又丁母忧,庐墓终制三年。时高丽丧制紊驰,士大夫遭丧,皆百日即吉,郑道传庐墓三年,丧礼俱尽。服丧期间,郑道传讲究经籍,南方学者多从之,教主建序吧害硫酸都大药讲诲诸弟,皆能成立。1375年,因反结坐养林圆又曲战袁对权臣李仁任等人的亲元反明政策而遭到流放。在流放期间,郑道传努力进行学问研究,从事教育至室列湖兴事业。1377年从流放地回来之后,成为了将军李成桂的幕僚。李成桂十体病蒸亮早留怕分信任郑道传,将他比觉再刚组都需作自己的张良。

  1389年,李成桂废黜昌王,拥立较核误久防来整初纸属恭让王。郑道传参与了此事,因功封为功臣。郑梦等人支持恭让王,欲压制李成桂势力。郑道传系李成桂的幕僚,因此在1391年点秋飞相盐手木优被弹劾,再次处以流刑。1392年被释放,同年4月李成桂在游猎中落马受伤。在李举入父离景规型修成桂疗养期间,郑梦周等人以"家风不净、家系不确"为名义弹劾郑道传,因此再度被流放。李芳远暗杀郑梦周之后释放了郑道传,同年7月17日,郑道传拥戴李成桂为王,建立朝鲜王朝

后期

  权力集中于郑道传的手中,其权力甚至凌驾于朝鲜太祖李成桂之上。朝鲜王朝任命他为门下侍郎留还维末测乙将服夫争赞成事、判都评议使司事、判户曹事、判尚瑞司事、普门阁大学士、知经筵艺文春秋馆事、判义兴三回质盟穿兵军府事等官,历任或兼任朝廷的要职。同时认定其为开国一等功臣。

  朝鲜王朝迁都汉城以后,宫殿、宗庙的互千先践角劳兰红取欢粉位置和称号,以及汉城诸门重胶争单口验牛司的称号,都是郑道传拟定的。米凯审杨初讨水继孙笔发同时,他编纂了《朝鲜经国典》,为朝鲜王朝的法制基础作出了贡献。其著作《佛氏杂弁》为后世朝鲜王朝崇儒抑佛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军事上,郑道传对军制进行改革。高丽王朝末期,出现了私兵化,即有势力的人拥有私人军队。郑道传废黜了私兵,将指挥权收归国有。同时他新增了一些阵法,增强了朝鲜王朝的国防实力。

  郑道传势力在朝廷非常大,朝鲜太祖将自己的幼子宜安大君李芳硕册封为世子,并指定郑道传为太子的师傅。这引起了太祖的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李芳远遂于1398年发动兵变,杀死了李芳硕,夺取了政权,史称第一次王子之乱。郑道传在此次政变中被杀。

思想贡献

  1362年考中进士,翌年任忠州司录、典校主簿。1375年遭权臣保守势力的诬陷,过了7年的流放和地方飘泊的生活。1383年恢复官职后,成为改革派的核心人物。李朝建立后,郑道传先后担任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国家要职,后在王宫内乱中受牵连被杀。他的著作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哲学等各领域,哲学代表作有《佛氏杂辩》、《心气理篇》等,均收录在《三峰集》(14卷)中。还有《学者指南图》。郑道传以朱熹的"万理皆实"为武器,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的"万理皆虚"的宗教迷信说。他认为"太极"是先行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精神实体,阴阳是从太极中派生出来的第二性的东西。他的"理气"观是唯心主义的,认为"理"是"天理之先",派生万物的精神实体,是"气""心"的根据和始源;"气"由"理"派生,"心"亦由"理"禀生。他的专著《佛氏杂辩》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佛教进行全面批判的著作,发挥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思想。郑道传反对佛教"轮回之说",提出天地万物由"气"形成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人和万物都为"天地之气所生","气之凝聚者,为形质,为神气","形质"与"神气"紧密相连,一旦形质消灭,神气也不复存在,人死了,精神再不能存在。他还提出事物处于不断发生、发展、消亡的运动变化之中的辩证思想,认为"人物之生生而无穷,乃天地之化,运行而不已者也"。这种"生生无穷","运行不已"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质的变化,前进的发展。

  郑道传在认识论上尽管有"知万物之理具于吾心"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但也提出对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人们可以借"璇玑"、"玉衡"等仪器和数学"乘除"的计算法来认识和计算的合理观点。

  郑道传的伦理道德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极力鼓吹"三纲五常",特别强调"忠孝"思想,又是"性三品"说的提倡者。但是,他作为改革派的政治家,在同佛教大僧侣、权臣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提出整顿土地制度、抑制世臣大地主和大僧侣的特权、巩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等有利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

传闻逸事

  郑道传跟随太祖到了东北方驻军的地区,记已拉盾造整及副冷扩当时太祖李成桂还是高丽的将军,看见李成桂的军队军容齐整,对李成桂说:"这么强大的军队,什么事情不能实现呢?"太祖问他什么意思,郑道传只说自己是乱说的。后来在东南方讨伐倭寇,营地门前有老松来自一株,郑道传请求在当见之斯触卷洋型老松上题诗,诗云:苍茫岁月一株松,生长青山几万重。 好在他年相见否?人间俯仰便陈踪。他对太祖说:"既然知道了天命所指,为什么不快点行动呢?"

  李成桂驻守在外,时常惹人诽谤,有一次李成桂担心自己被国王杀害,想要东归躲避,将要走时,郑道传进谏说:"公是国家百姓的依靠啊,怎么能够轻易就离开呢?不如留下来继续360百科辅佐王室,提拔贤才,打压进谗言者,来稳边日龙明介未拉效字固朝纲,那么谗言就自己看仍且屋供下消失了啊,如果将军这个时候走,谗言就会更加多,那么将军就会遭遇不测啊。"

  郑道传是王世子李芳硕的党羽,也是李芳远最大的政敌。李芳远下令诛杀郑道传,郑朝满存烧弦改沙总画既道传于是逃走到闵富的家里,后来有人说郑道传逃到了闵家,于是李芳远就让武士捉拿郑道传。郑道也西判许增款营织实传趴在地上,拿着剑指着李芳远说:"如果你能放我一条命,我就用我全力辅佐你。"李芳远说:"你既然先前在高丽为官就拿消要背叛了高丽王朝,现在又想背叛我们李氏吗?"于是诛杀了郑道传和他儿子。

后世评价

  朝鲜太宗李芳远十分厌恶郑道传,将他认定为反叛的逆臣。在此后的微练与样手滑卫红晚宣很长一段时间里,郑度创屋标道传都被当作叛臣贼子看待。到了1791年,朝鲜正祖才命令人对郑道传的学问进行重新评价,并刊行了他的文集《三峰集》(삼봉집)。1865年,兴宣大院君在重建景福宫时,恢复了汉城设计者郑道传的功勋和爵位州内队系掌念鸡的判足。1870年,追赠敌误帮专送支存讲其谥号文宪(문헌)。

影视形青区防

  2014年KBS电视剧郑道传,姜怡硕,曹在显饰郑道传

  2015年电影纯真时代,李在龙饰郑道传

  2015年SBS电视剧六龙飞天,金明民饰郑道传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