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郑和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的中办黑部史迫段东侧,始建于1953年,原名太平公园,1985年5月3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更名为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公园内有古色古香的双抱亭,优雅的长来自廊和庭院式的郑和纪念馆。
- 中文名称 郑和公园
- 占地面积 2100平方米
- 著名景点 双抱亭
- 始建 1953年
发展历史
定林蒸 南京郑和公园始建于1953年,原名太平公园,1985年5月3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更名为郑和公园。郑和公园位于南京市区内,是当年郑府的后花园原址,园内有全国最早的郑和纪念馆、郑和研究会。

殖军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5)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在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8年(1433)的28年时间里艺,他率大批船队,先后7次远洋出海,纵横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东非南纬四度以南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跋涉7万余海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周多。郑和的航海事业,畅通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华侨在南洋定居、生存、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刺激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航海技术,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主要景点
郑和墓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天二更儿酒全右冷威讲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7次下南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类和地区。郑和墓,当地群众俗称"马回回墓"。其后裔自明清以来世代相沿,定期来这里祭扫,从未间断过。
来自纪念馆
郑和纪念馆,展厅分上、下二层,底层360百科正中是一座3米高的郑和手握航海图的座像。座像背后与左右两侧墙面上三幅巨型磨漆壁画《鹏起浏江》面积达80平方米。它不仅再现了当年郑和奉召首次从浏家港下况成编西洋,访问东南亚、东非各国出洋时的壮观场面,更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三幅壁画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画面线条明快流畅,台车段慢进识定人物栩栩如生,富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郑和船队中十几艘宝船"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由于光学与视角的关系,无论游人括卷修亲免去小好依洋步站在大厅的哪个角度看,都给人以群船迎面驶来的极为奇妙的感觉。

二楼展厅陈列着各种图片和实物等200余件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料,展示了郑和不平凡的生平和伟大的航海业绩,展示炎黄子孙和世界各国人民对郑和的深切缅怀。
鉴于郑和纪念馆的历初农无燃史性和纪念属性,1995年先后被命名为苏州市、太仓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命名为"江苏斤更合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
建筑风格
郑 和公园采用的是古典江南园林风格,讲究意境的设置、亭台楼榭的搭配,小桥与流水、柳枝与荷叶相互映衬,其中,用200多吨太湖石堆砌起一座玲珑峭拔的大假山,山顶有小巧别致的三角亭,新建成的盆难责点景园和出新后的郑和纪念馆及小桥长廊、亭阁,让人不由自主地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之间穿梭。郑和纪念馆是一座仿明建筑。走进大门,右边是白色大理石郑和雕塑,在纪念馆来自里还陈列着与郑和相关的一些物品,如印刷品、实物瓷器碎片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