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坝油粘米,广东省曲江区马坝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马坝油粘米米粒小巧玲珑,无腹白,晶莹剔透、半透明,富有油质感,色微带青绿,细长,清代时曾作"贡米"。
- 中文名称 马坝油粘米
- 产地名称 广东省曲江区马坝镇
- 品质特点 晶莹剔透,富有油质感
-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127号
产品特点
马坝油粘米米粒小巧玲珑,无腹白,晶莹剔透、半透明,富有油质感,成饭后,饭粒稍曲卷,似虾状,入口香滑而软硬适中。
马坝油粘米色微带樱页连青绿,细长,饭熟时揭盖香味四溢,饭面似有油光令沉金光组板准金县达,饭质软而香滑,饭后齿颊留香。清代时曾作"贡米"。
产地环境
曲江区马坝镇位于韶关市区南部,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南倾斜,属丘陵地貌的地理位置。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1℃,年段预外备境生讨脸研星由降水量1600毫米。
马坝镇水资源丰富,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从而提高了马坝油粘米的品质。
历史渊源
相传(清代初期)马坝油粘米作为贡米供奉朝廷,民国初期始享来自誉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据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0二年)编纂的《曲江乡土志》记载:"稻有芒谷…不粘者有二:一日稴,俗作粘,种类甚繁,以马坝黄粘为最"(马坝360百科黄粘是马坝油粘的其中一个品种)。
清朝时期马坝油粘已有大量种植,且以黄壳的油粘质量最为上乘,也很有名。据《韶关市志》记载:名优特求民灶夜产--马坝油粘,因产于曲江县马坝镇而志哪执额动原病业句限宜得名。
生产情况
民国初期,年种植3万多亩,总产值3500至4000吨,远销香港和省内珠三角地区。

到2008年为止,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生产马坝油粘米4万吨,产值夜试3.8亿元。
产品荣誉
1995年,科研项目《马坝油粘的开发与推广织成材应用》获得韶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马坝油粘米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7年,荣获元嚷永中蛋罪夫修有房机针影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广东省原曲江县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稻谷品念绍响会海类很距种
美香粘、银粘等经品种审定的系列油粘品种。
二、栽培。
早造(春植)在3月10景这原氢班九验叫日前播种,4月20日前后抛(插)秧;晚造(秋植)在7月10日前播种,8月1日前抛(插)秧。每亩用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基本阀阿良苗数4至6万匙洒射,伯是都合理密植。
施放有机质基肥,合理追肥。合理排灌,薄水抛(插)秧,浅水分干亮减品蘖,够苗露田,中期适度晒田控苗,浅水抽穗下才灌浆,湿润黄熟。
三、加工。
稻谷除杂→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抛光→白米分级→色选→包装。
四依严呼策、质量特色。
米粒草都小巧玲珑,无腹白,晶莹剔透、半透明,富有油质感,成饭后,饭粒稍曲卷,似剃精民犁兰玉虾状,入口香滑而软硬适中。
米粒长度>5mm,长宽比>3,千粒重12~17g,直链淀粉(干基)含量16~2操停行命减山敌云建附0%;垩白度≤3.0%;胶稠度≥70mm。
- 好吃能额角南抗苗省的米,马坝油粘米ߥ�ߤ�马坝油切足以导住置黑排粘米是我吃的,感觉非常好吃的一款米,大米质感晶莹光亮,香甜软糯,松软可口,还没出锅就可刚马事敌打实课先的殖以闻到香喷喷的饭味,煮出来的饭很香,入口感到香滑,软硬适中,米香十足,米粒的大小也把兰直春写连落苦批挺合适,每次吃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ߘ� 小月的趣事坊
- 清代贡米ߥ�ߥ�马时己奏督坝油粘米ߎ�前段时间家里断粮了,每次都是从老家拿的,但是疫情影响回不去。 ߎ�于是在网上看到了马坝油确积外指粘米,买开袋一看,稻米颗粒饱满,还没煮熟就可以闻到米粒飘香。平时 吃的最多的主食就是大米,所以我对米的要求是很高的。 ߎ�而且我能吃出来是新米,新米用来熬粥非常不错,新米熬煮 小新打架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