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鹎

资料百科

个体较白头鹎稍大。头、脖子是黑色或白色,身体羽毛纯黑色,嘴和脚都是鲜红色,黑白红分明,很容易识别,它是南方山区常见的种类

  • 中文名 黑鹎
  • 学名 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
  • 分类 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
  • 又名 黑短脚鹎 
  • 分布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动物介绍

  黑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为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又名黑鹎,俗名山白头、跟值义什身失发情白头公、白头黑布鲁布鲁。分布于非洲、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以南各省等地,主要生活于海拔500-1000米山林高大乔木上来自以及随季节变化发生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现象。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达加斯加,故又被称为马岛短脚鹎、马岛黑鹎。

  平时居住在高山乔木林里,活跃在树冠上,到下木间活动是很罕见的现象。叫声多变不一,经常仿猫叫声。杂食性,主要以果实(如无花果等)和昆虫等为食。

繁殖

黑鹎

  繁殖约在四至七月间,巢较精致,呈杯状,由苔藓、杂草及树皮构成,可察龙外内铺松针及精细的软草。通常用蛛网或草茎捆缚在高树的横枝上或树权间,离地约17米。巢内径5.7厘米,深3.8厘米。

  每窝产卵3-5枚,卵为圆形,卵壳白粉色,上面密布着淡紫、暗红褐色的斑纹。卵平均大小为27.2×19.4毫米。

分布

  黑鹎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着,亚种分化很多,是农林业的益鸟。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