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菊

资料百科

麦秆菊(拉丁学名:Helichrysum bracteatum)别名蜡菊、贝来自细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和欧美栽培较广。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酷热。播种、扦插、 压条繁殖都可以,秋季开花,味甘止写苦,微寒,干燥的花瓣呈金黄色,花色鲜艳且长久不褪,古希腊语中意为"太阳"和"金子"。因其花干后不360百科凋落,如腊制成,是制作干花的良好材料,是自然界特有的天然"工艺品"。

  • 中文名 麦秆菊
  • 分布区域 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和欧美栽培较广。中国新疆有野生。
  • 别    称 蜡菊、贝细工,
  • 花    语 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麦秆菊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全株具微毛 。叶互 生,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短叶柄。头状花序生于主枝或侧枝的顶端,花冠 直径3~6cm,总苞 苞来自片多层,呈覆瓦状360百科,外层椭圆形呈膜质,干深需燥具光泽,形似花瓣 ,有白、粉、橙、红、黄必影等色,管状 花位于花盘中心,黄色。晴天花开放,雨天及夜 间关闭,瘦果小棒状,或直或弯,上具四棱,千粒 重0·859种子寿命2~3年,花期 7~9月 ,果熟期9一10月。 栽培品种有"帝王贝细工",分高型、中型、矮型品种。有大花型、小花型之分。同属 植物500 余种。 

产地分布

  原产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和欧美栽培较广,中国也有栽培,新疆有野生。

生长习性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酷来自热,在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360百科见品种

  毛叶麦秆菊

  毛叶麦秆菊,是麦秆菊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栽培品种。

  毛叶麦秆菊的原产地是在材运茶儿础联久件新西兰,现在已经在园林栽培中比较常见了。毛叶麦秆菊的主要特点就是它具有蔓性生长的茎,而叶片呈现倒卵圆形。开花时,头状花序单朵开放,花朵银白色。

  伞花麦秆菊

  伞花麦秆菊是麦秆菊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栽培品种,它不是产自澳洲大陆的,而是原产自南非地区。伞花麦秆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头状花序伞呈房状。

  伞花麦秆菊的基部有些灌木状,它的叶片是卵圆形的,头状花序伞呈房状,总苞苞片则是长圆形,先端较钝,呈现乳白色。

  天山麦秆菊

  天山麦秆菊,也是麦秆菊的常见栽培品种之一,这种麦秆菊是原产自中国的新疆地区的,在中国有着种植历史,分布也比较广泛,天山麦秆菊在岭南地区的花圃里安爱座刑继煤普遍种植。

  天山麦映根秆菊为宿根草本植物,天山麦秆菊的植株全株有着浓密的细小绒毛,叶片狭长,是呈现披针形的,头状花序同样也是呈现伞房。开花时,天山麦秆菊的花朵颜色为黄色或桔红色,这种麦秆菊开出来的花朵很像金色的太阳,光彩夺目,十片找分动人。

  帝王贝细工

  帝王贝细工是另外一种栽培品种,它主要分高型、中型、矮型品种。有大花型、小花型之分。

繁殖方式

  麦秆菊常用播种,扦插和压条的方法进行繁殖。

麦秆菊

  播种繁殖的方法

  1、播种时间:麦秆菊的播种期是在4月到6月份, 一般3一4月可以播种于温室,温暖地区可秋播,在9月份进行。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但是如果选择秋季播种,则需要考虑麦秆菊的过冬问题。

  2、土壤: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做床,土中最好混合有机质堆肥。

  3、种子采收:麦秆菊在果实成熟后采种,采种尽量选择花色深的花头,清晨进行手摘,以免种子散落。采下的种子应当放在阴凉处晾干,装入纱布袋内,贮藏于低温干燥处。

  4、播种步骤:麦秆般括打液木呢菊从播种到部分植株开花,需要约3个月的时间。为便于管理,最好用育苗盘播种各底殖粒景洋诗。育苗盘上装床土,稍压实,刮平施入一定量的基肥并浇水,播下种子。

  播种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一周内就会出苗。当有7-8片真叶时移植,注意控制水民损肥。在开花前可以多次摘心。

实占过获氧  5、注意事项:麦秆菊在播状年九物内每诗音减种要先将种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藏。

  麦秆菊在播种时要注意,种子表面的覆土的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3倍。如果是秋播,要保证麦秆菊有适宜的生长温度,可能需要温床越冬。

  麦秆菊种子发芽出土最适温度约李证不款20℃左右,秧苗生长适宜温度在5-25℃之间,喜温暖又能耐霜,忌酷热。喜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秧苗生长缓慢。

栽培技术

  温度管理

  麦秆菊喜欢温暖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不耐寒,忌酷热。夏季气温不能高于34℃,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

麦秆菊

  若读卷供仍势照管理

  麦秆菊春夏秋三季需要在遮荫条件下养护。气温较高,阳光直射,叶片会明显变小,枝条节间缩短,脚叶黄化、脱落,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

  在冬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可以照射直射光。

  水肥管理

  麦秆菊与其它花卉一样,对水肥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味东模农要“淡肥勤施、量少次多、汉越城轻既城营养齐全”的浇水施肥见溶原则。

  春季和秋季块社川映这两个季节是麦秆菊的生长旺季,对水肥的需求量比较大。夏季高温期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晚上保持叶片干燥。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要出拉两代远药减介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要注意阴雨天气,麦秆菊要少浇水或不浇水。

  摘心

  麦秆菊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摘心和修剪。

  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在麦秆菊生长的初期把顶梢摘掉,可以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可以进行第设较显贵销类队二次摘心,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

  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病害防治

锈病

  麦秆菊会发生的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锈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使叶片干枯。

麦秆菊

  锈病的发生有许多原因,栽培管理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等,都会促进麦秆菊锈病的发生。

  当麦秆菊出现锈病时,要加强栽培管理。在栽植过程中,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发现病叶、病枝要及时剪除,以防病菌蔓延。

  在锈病发病期间可以喷洒80%代森锰锌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等进行治疗,每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喷3-4次,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白粉病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及茎。在发病初期,麦秆菊会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此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10℃左右时最易感染发病。

  当麦秆菊发生白粉病要注意通风透光,摘除早期病叶烧毁,并在发病前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一次,连续喷施4-5次。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麦秆菊的叶、茎、花等部位。叶片边缘有褐色病斑,叶柄花柄软化,外皮腐烂。一般在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以及土壤质地粘重时,灰霉病容易发生。

  当麦秆菊出现灰霉病时,应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掉。平时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壤灌水,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

植物文化

花语

  麦秆菊的花语是永恒的记忆与铭刻在心。麦秆菊的花有一个特性,它的花颜色鲜艳,长久不褪色,花干后不凋落,如腊制成,经常用作切花的材料,是自然界特有的天然“工艺品”。干燥后的麦秆菊,还是那么的灿烂,就像永恒一样。

  麦秆菊总在晴天开放,雨天及夜间关闭。果实瘦小呈现小棒状,因为麦秆菊的这个习性,就像喜欢保护自己恋人的另一半一样总是爱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所以,它的花语是:永恒的记忆。

传说

  关于麦秆菊,在古希腊语中,它的含义是“太阳”和“金子”。虽然麦秆菊的原产地不是希腊,而是澳大利亚,但是,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当中,麦秆菊还是有着自己的身影。

  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里,有一则传说。传说尤里西斯乘坐的船只,在航海途中遇上风浪沉没,他被冲上法伊阿基亚岛,遇上皇帝的女儿娜乌茜卡。她以女神般的美丽容貌而闻名,据说为了永远保持美丽,她以一种具有再生功效的珍贵金黄色香油涂抹全身。

  为了帮助尤里西斯重拾勇气,继续旅程,娜乌茜卡给他送上一瓶她常用的著名金黄色香油:麦秆菊精华油。尤里西斯将精华油涂遍全身后,回复了神人后代的英雄气概和俊美容貌,于是重新出发,完成那伟大而艰辛的旅程。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