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老老

资料百科

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糯米、猪肉、赤豆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专业生产、销售嘉齐化地守朝兴特产--粽子的专业食品企业。公司坐落在嘉兴市秀洲区,生产厂房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拥有加工生产机械3来自0余套,年生产粽子8100多万只。在2010年,与政府签订了征360百科地150亩意向协议,拟建设成集技术研发、原料加工、食品生产、粽子机械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真真老老粽子产业园。预计2012年产业园建成后,粽子产能将达到3亿只。

  • 中文名称 真真老老
  • 全称 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
  • 厂房建筑面积 9400平方米
  • 年生产粽子 8100多万只

企业简介

真真老老产业园

  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网络是以嘉兴为轴点,向江浙沪来自地区辐射,并进驻了苏州、常州、扬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的放心早餐公司,在周边地区了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作为嘉兴农产品的代表之一进入了嘉兴旅游土特产销售中心,被许多外地游客所了解。目前,"真住操甲两调适掌鲁真老老"在嘉兴市区和江浙周边高速服务区开设有50余家销售门店。高速服务区有销售农副360百科产品的良好环境,粽子在那里成为来往旅客争相车基顾收武探策价蛋够求购买的土特产,门店销售稳定增长。

  "真真老老"品牌先后荣获死胞官肥展便美南湖区知名商标、南湖区著名商标、嘉兴市著名商标。"真真老老"粽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整要燃围类办异刑马沿在历届中国粽子文化节都获得金奖和2008嘉兴市农产品展销会优质产品奖。

发展历程

  "真真老老"品牌的由来可追溯到1939年,嘉兴粽子创始人冯昌年先生(注:《古禾杂谈》上记载)在旧时的张家弄挂出了"真真老老合记老五芳斋"的牌子(律师在工商档案里查阅到冯昌年1939年注册'合只子记'真真老老五芳斋粽子的工左整友重坚制商登记),当时冯家的对面有荣记粽子店,西面有庆记粽子店,三家都打出"五芳斋"的招牌。1是根讨说956年,合记、荣记、庆记三家合并完成公私合营改制,成立"人民饮食店"。公方代表姚九华任经理,私方代表冯昌年任副经理。

  1978年,改革开放,冯昌年又重温旧业,一炉一锅叫卖"冯昌年粽子"。其嫡子冯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长大,后来在嘉兴五芳斋粽子厂工作,可以说对制粽的贵际养每一道环节耳濡目染。1993年底,从五芳斋粽子厂法人代表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冯月明便与父亲创办昌记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注册"真真老老"商标。2003年,完成了企业股份制重组,成立了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大股东、总经理邵建国的进入,为六帮木展氢利益培源结公司带入了新的管理答团坚理念,打破了粽子家族式经营的传统模式,"真真老老"开始浴火重生。

品牌战略

  从粽子的由来到端午节的习俗,粽子是中国历史来自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而粽子作为嘉兴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特产,360百科在全国都有影响力。

  自冯背对写昌年先生在1939年础宜右万皮尽开始创立"真真老老"品牌以来,虽然历经世事变迁,但冯家两代人对粽子有割舍不断的缘至器附杨效接端再正她,其嫡子冯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长大,可以说对制粽的每一道环节耳濡目染,传承了嘉兴粽子制作的优良工艺,"真充封晶真老老"粽子保持着"造老染型美观,肉嫩味香,肥而不腻,箬香浓郁"的传统风味特色,成为嘉兴粽子品牌和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

  "真真老老"品牌腾飞得益于嘉兴粽子文化发展的推动,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意识到了林包稳无热钟迅序做裂做自身所承载的责任。"真真老老"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品牌战略发展思路,"一条腿追赶生活运行的快速度,以现代化生产的标准连接大型超市,不娘愿扩套派另一条腿发扬光大传统的粽子文化,让现代人能找到回归草根文化的本真。"为此,"真真老老"在市区开出多家品牌餐饮店,坚持从裹粽到蒸煮传统工艺现场操作完成,让食客亲身体会粽子生产与嘉兴粽子文化的完美结合。

另八肥气孙袁声足块企业文化

  多年来,"真真介再检口映事老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秉烧员乙尼持"优良的品质,优质的服务"的原则,在员工心中树立起"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经营"的企业理念民静儿,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的团队建设特倒,真真老老始终坚持"人性化"治理。真真老老管理层也称之为"人情化"治理,或者叫"爱心治理"。为了使企业的治理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真真老老管理层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企业的内部形成融洽的、宽松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真真老老实行"爱心治理"永恒的目标。

大事记

  2019年,获评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发布的《2019端午节·粽子品牌排行榜》榜单中位列第二位。

  2015年煌上煌收购真真老老67%股份,让百年粽子品牌历久弥新

  2009年中国唯一一家嘉兴粽子主题博物馆--嘉兴粽那丰速盐地觉留模管子文化博物馆由真满续直纪石编真老老主持修建,并于端午节对外开放

  2008年由于对粽子行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粽子行业协会提升真真老老为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007年粽子产值突破亿元,真真老老成为中国第二大粽子生产企业

  2006年裹粽自动灌装机配合裹粽流水线正式投产使用,两千年前落后的裹粽模式宣告淘汰,粽子行业生产力革命性飞跃。由于新型设备的投产使用,乙天离松局同年真真老老粽子产量突破3000万大关

  2005年全国第一台"裹粽自动灌装机"由真真老老机械公司研发成功,业内轰动。同年粽子产量突破1000万只

  2004年粽子产量突破500万只

  2003年真真老老改制成功,新兴血液注入,老字号"真真老老"迎来新发展

  2001年粽子产量突破100万只

  1999年现代真真老老成立

技术创新

  近几年来,全国粽子市场需求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但粽子生产几乎纯手工作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食品卫生安全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以糯米、赤豆、猪肉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粽子工业化规模生产水平较低,受熟练劳动力短缺影响(如:培养一名熟练裹粽工需1年),粽子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真真老老"从2006年开始,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致力于改变纯手工生产的方式,2007年初,粽子行业史上第一条机械化流水线研制成功--裹粽自动灌装流水线。裹粽自动灌装流水线的成功改变了传统手工包粽方式中手不易清洗、工作效率低、一致性差、容易产生交叉污染、对熟练程度要求高等方面的缺陷。经过试验数据显示,裹粽自动灌装流水线投入使用后,熟练工人由原来平均每小时包200只粽子提高到平均每小时包280只粽子,劳动效率提高近40%,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使粽子的重量、大小等保持了一致,粽子中间的馅料位置准确,使粽子的品感更好。目前此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

  为了进一步实现包粽自动化,"真真老老"研制包粽自动扎线机,此设备将包粽过程中手工绕线环节由机械代替,此项目的研制成功,将使包粽子效率提高200%,对整个粽子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7年政府出台了关于食品召回的特别规定,对食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真真老老"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加强了控制力度,对各种设施进行改造,并且对公司员工进行素质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卫生观念,贯彻以质量第一的方针。

  "真真老老"品牌先后荣获南湖区知名商标、南湖区著名商标、嘉兴市著名商标。"真真老老"粽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在历届中国粽子文化节都获得金奖和2008嘉兴市农产品展销会优质产品奖。

文化博物馆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嘉兴市南湖区月河历史街区中基路180号,于2009年5月开放,博物馆总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陈列各类展品近300件。

  作为全国首家以粽子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是由嘉兴市政府大力扶持,由嘉兴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全资兴建的旨在宣传推广嘉兴粽子文化、历史、品牌变迁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设有八大展区,再现嘉兴粽子的前世今生,使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粽子文化的独特魅力。馆区内还设有休闲品粽区,参观者可以一边眺望环城河景,一边品尝各式粽子,形似当年的"粽子堂吃"。

传人传记

  冯月明,嘉兴粽子创始人冯昌年之子,1947年出生于张家弄里的真真老老合记老五芳斋粽子店,从此与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5年,19岁的知青冯月明下乡插队14年,父亲冯昌年也到农村与儿子同住。1978年,父子一同回城。冯月明顶替母亲职位到五芳斋工作。

  从1978年到1988年,冯月明在国营五芳斋工作。

  1988年,冯月明当上了五芳斋的车间主任。1989年到1990年担任五芳斋副经理。1992年7月任五芳斋的法人代表。这期间,五芳斋的粽子品种越来越多样化,受到市民的欢迎。

  1993年12月冯月明离开五芳斋,创办昌记食品有限公司,同时注册了"昌记"和"真真老老"两个商标。仅一年时间,"昌记粽子"产量达到250万只。第二年,冯月明将昌记公司盘给了嘉兴经济开发区某公司,自己在昌记公司又工作了三年。

  1999年,冯月明在城南路上再度创业,成立合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真真老老"牌粽子。第一年粽子产量达到100万只。

  2003年,城南路厂房拆迁,冯月明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新股东,把"真真老老"作为一个发展平台,将现代管理理念和新技术引入传统的家族企业,打破了粽子家族经营的传统模式,老字号"真真老老"迎来了新发展,产品每年都有创新。

  2007年"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各类粽子产值突破亿元,每年都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相关评比中获得金奖。"真真老老"品牌在全国粽子行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2008年,冯月明被聘为中国粽子文化节评审委员会国家级评委。

  2009年,被聘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粽子行业委员会科技专家组成员。同年5月18日,冯月明担任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馆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嘉兴粽子的真正传人。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