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尾歌鸲(学名:Luscinia sibilans)为鹟科歌鸲属的鸟类,俗名红腿欧鸲。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朝鲜、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东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来自,多栖息于林木稀疏而林下灌木密集的地方以及主要在地上和接近地面的灌木或树桩上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门。
- 中文名 红尾歌鸲
- 学名 Larvivora sibilans (Swinhoe, 1863)
- 别称 红腰鸥鸲
- 二名法 Luscinia sibilans
-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描述:体小(13厘米)、尾部棕色的歌鸲。优雅但不易描述。上体橄榄褐,尾棕今色,下体近白,胸部具橄榄色扇贝形纹。与其他雌歌鸲及鹟生类的区别在尾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褐。
全长约127毫米。上体橄榄褐色。尾羽棕栗色,眼先和颊黄褐色,眼周淡黄褐色。下体颏、喉污灰白色,微沾皮黄色,胸部皮黄白色,两胁橄榄灰白色,腹部和尾下覆羽与颏、喉同。
栖息环境
红喉歌鸲为地栖性鸟类,占域性甚强,常栖于森林中茂密多荫的地面搞川均施钱类执居或低矮植被覆盖处,尾颤动有力。
生来自活习性
- 多单个活动。
- 鸣声多韵而悦耳,晨昏鸣唱最多360百科,鸣声尤为动听。
- 军州车跳均良以卷叶蛾等多种害虫为食。
分布范围
繁殖于东北亚。冬季至印度、中国南方派达宗案脚英示及东南亚。

繁殖斗该营方式
繁殖于4-6月,巢椭圆形,由杂草、枯叶、细根等构成,一侧有出入口,巢内垫以细草及纤维等,巢置于地面草丛间。每巢4~何5个卵,卵壳呈略灰的蓝为质积别没班绿色,或具赤红色点斑。

亚种分化
中文名 | 学名 |
---|---|
红尾歌鸲指名亚种 | Luscinia sibilans sibilans |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注法会五迅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庆运况氧国病贵复提ver 3.1——低危(LC)。
同种异名
- Erithacus sibilans
- Luscinia sibil信浓是培电ans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