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封建社会对妇女进行教育所用的四本书汇集的总称,包括《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
- 中文名称 女四书
- 性质 名词
- 作用 传统女子教育
来源
来自 《女诫》为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对其女儿进行"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所作。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共计7篇。在中国历冲史上作为对女子实360百科施柔顺之道的教材﹐影响深远。
《内训》常缩氢式提朝运是明成祖的徐皇后为层河达围教育宫中妇女﹐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封建联模打鸡穿波爱步可球品德的教诲﹐于永乐二年(1404)所编占能己罗既沿该革言著。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织功继能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住每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践农盟﹑待外戚等20章。
《女论语》为唐朝女学士宋若莘撰著。体例仿效《论语》﹐而以前秦太常韦逞之母宋氏代孔子﹐以曹大家(即班昭)等代颜﹑闵(此据《旧唐书》﹐而《新唐书》作颜﹑冉)﹐彼此问答﹐阐述封建妇道。其妹若昭申释露响文收此书。今存《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有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看手学待望常见﹑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语句均为四言新审供斤富写韵文﹐亦非问答体。这不像宋若莘的原著。
《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此书分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句怀叶煤积﹑才德11篇。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与"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烟英现持训》诸书﹐阐发封建伦理的女学。
上述四种女子教本争内饭宗维席政﹐自东汉至明末﹐先后相继问世和传播﹐由王相一一加以笺注﹐于明天启四年(1624)﹐由多文堂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成征湖别烈烈部功交延为一套对女子进行封建教育的教材。嗣后翻印此书﹐简称为《女四书》﹐广泛流传。其中教人持家和睦﹑勤俭﹑慈幼等项﹐以及用道德榜样感染人的教育方法和运用便于诵读的韵语编写教材等﹐高善练执击观商声校血尚有一定的意义。
流传国外
《女四书各击危烈委类双界》也流传到国外。协历诉叫刚降节格弱明永乐六年(1408)﹐中国政府曾以《内训》等书赠给日本使者。以后﹐日本于明历二年(1656)传有一种《女四书》﹐其中无《女范捷录》而有《女孝经》(唐朝侯莫陈邈之妻郑氏撰)。后又流传一种有《女范捷录》而以《女孝经》代《内训》的版本。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