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酬永叔见赠》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抒写自己的志向和价书理想,是对欧阳修赠诗前四句的回答。一、二句写现实的壮志,三、四来自句分承前二句,析军容乙严什神写未来的理想和追求。诗的后四句写对欧阳修的尊敬和受到欧阳修360百科隆遇的感谢之情,是对欧阳修赠诗后四句的答谢。全内便再款篇紧贴对方的赠诗,抒发了自己的志趣,表达了对欧阳修的酬谢之情,感情深挚,口吻谦谨,用语得体,融化典实也很自然现裂会节。
- 作品名称 《奉酬永叔见赠》
- 创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处 《临川集》
-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 作者 王安石
作品原文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注释翻译
注释
抠衣,提起衣服前襟,这是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
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
贶kuàng ,赠、赐。
翻译
我传扬孔孟道义的雄心还是有的,但学习写作文章却感到力不从心。他来自日能够窥探到孟子道义的奥妙也就心满意足了,终生岂敢奢望在写作方面超过韩愈?我和您的那些晚生后辈恭敬地来拜访您,却得360百科到您极度重视与奖掖,深钱划红我感惶恐。怕以后自己浪得虚名,您赠给我的美好诗篇及崇高评价我实在不敢承当啊。
轶事佳话
欧阳修有《赠王介甫》一诗,其中一联为"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用以称颂诗文俱佳的王安石。王安石以《奉酬欧阳永叔》答之,有"终身安敢望韩公"句,谦称自己一辈子也赶不上韩公。韩公,即韩愈。欧阳修读王安石答诗后,笑道:"介甫错认某意,所用事乃谢朓为吏部尚书,沈约与之书,云二百年来无此作也。"又说:如果是韩吏部,那到现在何止二百年。
原来来自,欧阳修"吏部文章二百年"之"吏部",不是用韩吏部事,而是用南朝谢吏部事。因此,当时即有人笑王安石竟然不知沈约之语而误读欧阳修之句。其实,王安石以之为韩吏部,并不能算错。因为孙樵上韩愈书,即有"二百年来无此文"的称颂之语。况且,欧阳修上句"翰林风月三千首"以李白(世称李翰林)诗称颂王安石诗,下句则是称颂王安石之文,韩愈乃为古文大家,而谢朓主要以诗名世。再则,古来惯称韩愈为韩吏部,称谢朓为谢吏部者绝少,前者为"熟典",而后者为忌360百科用之"僻典"。"吏部文章二百年"之用事,自以孙樵语为切当。
是知王安石对该句之理解并未错,更未将"二百年"的吏部之前二百年理解作吏部之后二百年。退而言之,即使真以吏部之后二百年解之,二百多年称为"二百年",亦无不妥。欧阳修因只读过沈约与谢朓书,却不曾读过孙樵上韩愈书,用事有未当,言亦未妥。欧阳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所以王安石曾说:"欧阳先生读书还不太多啊。"(陈鹄连议基针《西塘集耆旧续闻》)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