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行书四屏》

资料百科

刘墉厚脸查久映行书四屏,书于嘉庆丙辰年,是刘墉晚年的书画作品,现在藏于昆仑堂美术馆,纸本来自规格为168.5 × 44.5 厘米×4。

  • 作品名称 行书四屏
  • 类    别 书画
  • 现藏机构 昆仑堂美术馆
  • 作    者 刘墉
  • 创作年代 清代

基本信息

  【名称】:行书四屏

  【类别】:书画

  【来自材质】:纸本

  【作者】:刘墉

  【书体】:行书

  【年代】:清代

  【规格】:168.5 × 44.5 厘米×4

  【收藏机构】:昆仑堂美术馆所藏

作品赏析

  刘墉行书四条屏,书于360百科嘉庆丙辰年,已是刘墉晚年作品被再血,用笔更加醇厚含蓄,虽笔藏锋敛,而未尝不神清气爽;墨浓笔沉而无迟涩痴滞之弊妒导大每定则针财,堪称佳作。

清·刘墉行书斤府括现末四屏 清·刘墉行书四屏

  刘墉的书法不仅为清代的帖学书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并且对清代后期的碑派书法影响很大。践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刘墉书法"力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帖学之成也。"包世臣《艺舟双楫》科参年济需胡凯灯天然则称其"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他书法中的用笔用墨之法确实对后来的碑吃低管派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基表准城情如界钢运区钢影响。

作者简介

  刘墉(1720-1804),字崇如,号石庵,穆庵、香岩、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二年官拜体仁阁大学士,后又加太子少保、提领文渊阁事。

  刘墉为人正直、秉公清廉。在政治上最著名来自的一件大事便是联同钱沣等人与当360百科时的权奸巨贪和珅的斗争,并最终赢得胜利,大快民心,从此名播海外。

  刘墉以善书闻名,书法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中年以后取法苏东坡、颜真卿,锐意创变,脱尽前人窠臼,自出新意,风格特立。一变明代以来传统帖学书法的流畅靡丽,而以浓墨大笔为主,点画丰肥浑厚,结体宽博散落、墨色浓妍与枯涩相间,因此人称"浓墨宰相"。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在乾隆之际,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刘墉并享书法声誉。当时,人们称翁、梁、王、刘"四大家"。其书法艺术成就,当推刘墉最高。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