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
1. 温度低:~快。~爽。~意。~气。阴~。~丝丝。~亭。荒~。寒意~。
2.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心~了来自半截。
3.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今武威市凉州区为中心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前、后、南、北、西)。
4.异体"凉",为古"凉"俗体,古籍中多作"凉"。
5.借指"死亡"。也指事业等各方面走到尽头。
- 中文名称 凉
- 拼音 liáng
- 部首 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 注音符号 ㄌㄧㄤˊㄌㄧㄤˋ
- 五笔86 UYIY
读音
拼音: liáng liàng
注音符号: ㄌㄧㄤˊ ㄌㄧㄤˋ
部首笔画
部首: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五笔86:UYIY
五笔98:UYIY
仓颉:IMYRF
笔顺编号:4141251234
四角号码:30196
Unicode:C来自JK
统一汉字U+5怎继担直什并唱金酒1C9
繁体字钱河友:凉
汉字首尾分解:氵京
360百科 汉字部件分解:氵京
处笔顺编号:4141他响严军指促席事251234
笔顺读写:点提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详细字义
形容词
- (形声。从水,京(liáng)声。本义:寒)
- 同本义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凉风至。--《礼记·月令》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久剂黄往请门务表也。--《释名·释州国》水浆,醴凉。--《周礼·浆人》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宋·苏轼《超然台记始危号茶述议药二京场》
- 微寒,稍冷日初出,沧沧凉来自凉。--《列子·360百科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曰燠,曰寒。--《书·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杜甫《天末怀李难同导初略温刘真钢仍务白》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凉宇(凉秋的天空);凉吹(凉风);凉榻(竹制矮床);凉轿(一种无帷轿);凉衣(凉衫;内衣);凉风(初秋凉爽的西白事用王块准扩南风。八风之一)
- 薄;轻微;刻薄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虢多凉德。--《左传·庄公三十轮食二年》又如:凉德(薄德);凉能(才能微薄);凉菲耐容无随(才德微薄);凉厚(薄与厚);凉薄(微薄,浅薄);凉驳(浅薄芜杂)
- 人烟稀少;冷落。如:凉落(衰落);凉凉(寂寞冷落的样子);凉野(荒寒的旷野);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 悲怆清让,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如:悲凉;凉思(凄凉的思绪);见此惨状,心都凉了。
- 专充衡史提〈方〉∶痛快;舒服。如:当干部的态度好,人家穷也穷得心凉。
- 通"谅"。诚信民之罔极,布送未液律客围困盟立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 假借为"倞"。辅佐[assi接假st]凉彼武王。--《诗·大深较换占批认治其织雅·大明》。传:"佐也。"又如:凉贰(副贰。特指太子。凉,辅佐)
- 信,实。通"谅"[展事白连封四必看子组believe]凉曰不儿管可,覆背善詈。--《诗·大雅·桑柔》君子作法于凉。--《左传·昭公四年》
- 把热的东西放置孩讲一会儿,让温度降低[岁制限假make or become cool]。如: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 〈方〉∶冷落,撇在一边[treat coldly]。如:别把客人凉在一边
名词
- 秋季。如:凉天(秋天);凉月(凉石害抓粒松蟾。秋月);凉宇(凉秋的天空);凉沙(秋天的飞沙);凉夜(秋夜)
- 国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凉"。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 通"辌"。辒辌,丧车棺载辒凉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
- 姓
- 另见liàng
常用词组
- 凉白开liángbáikāi[口]∶指放凉了的白开水。
- 凉拌lián办除助余针手该季路校gbàn把食品加调料拌和凉吃。凉拌便布迅印动品副到粉皮
- 凉冰冰liángbīngbīng[icy cold] 形容很凉湿衣服贴在身上凉冰冰的。
- 凉不丝儿liángbùsīr形容有点儿凉大热天喝碗凉凉的绿豆汤真舒服。
- 凉菜liángcài凉吃的菜;冷菜。
- 凉床liángchuáng夏天乘凉时睡卧的竹床。
- 凉粉liángfěn一种豆制食品,用醋、辣椒等作料凉拌着吃。
- 凉风liángfēng清凉的风凉风掠面。
- 凉津津liángjīnjīn形容稍有凉意。秋夜凉津津。
- 凉快liángkuài(1) 清凉爽快。这里凉快,坐下来歇会儿。(2) 降温到使人满意或愉快的程度。到树荫下面去凉快一下吧!
- 凉凉liángliáng微寒的样子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
- 凉了半截liángle bànjié比喻非常失望他听了,心一下凉了半截
- 凉帽liángmào夏天戴的遮挡阳光的帽
- 凉面liángmiàn一种凉着吃的面条,煮熟后捞出,拿冷水冲,用油拌匀,吃时另加作料
- 凉棚liángpéng夏天专门用于遮阳乘凉的棚
- 凉气,凉气儿liángqì,liángqìr凉的空气;清凉之气倒抽一口凉气
- 凉伞liángsǎn见"阳伞"
- 凉薯liángshǔ〈方〉∶豆薯
- 凉爽liángshuǎng凉快黄昏的凉爽
- 凉水liángshuǐ(1) 温度低的水;冷水(2) 生水别喝凉水
- 凉丝丝liángsīsī形容稍有些凉
- 凉飕飕liángsōusōu形容风很凉风扇吹得身上凉飕飕,怪舒服的
- 凉台liángtái边上开敞或多窗可供乘凉的阳台
- 凉亭liángtíng常建在花园或公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或亭子,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 凉席liángxí夏季为凉爽而铺垫的竹席或草席
- 凉鞋liángxié一种夏天使用,基本上只有鞋底,用塑料或布制条带系于脚上,多为赤脚穿着的鞋
- 凉意liángyì凉感湖上微风吹来,令人感到一丝凉意
- 凉拖liángtuō露脚趾的拖鞋,多为塑料材质。与"棉拖"互为反义词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ࠀ�吕张切,音良。《正韵》凉,通作凉。《韵会》薄寒为凉。《前汉·五行志》�凉,冬杀也。《注》师古曰:凉,薄也。
(凉)《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ࠀ�音良。《说文》薄也。《左传·庄三十二年》虢多凉德。
又风名。《礼·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
又州名。《广韵》汉武帝攺雍州为凉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阳凉茂。
又与䣼同。《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浆醴凉医酏。
又《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ࠀ�音亮。佐也。《诗·大雅》凉彼武王。本亦作谅。《韩诗》作亮。
又信也。《诗·大雅》凉曰不可。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