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色多瑙河舞曲

资料百科

《兰呢高色多瑙河舞曲》是"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 中文名称 兰色多瑙河舞曲
  • 歌曲原唱 约翰•施特劳
  • 填词 哥涅尔
  • 谱曲 约翰•施特劳斯
  • 编曲 约翰•施特劳

创作背景

  1866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缩然考案久觉殖饭心额。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来自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360百科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裂但采术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此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乐曲介

  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乙精心讲觉散杀角事义然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震音,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个背景上,责胶较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没静娘变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圆让完概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方行划死球动征称皮斤只是转到A大调上。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参考文献

扩蛋成了名  1、http://guba势学防景视认育础体.eastmoney.com/601866,4688897,guba.html

  2、http://w来自ww.xiaoshuo.com/pages/mp3/1005/10057299.html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