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作寄朗之》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诗。
- 作品名称 偶作寄朗之
- 作者 白居易
- 创作年代 唐代
- 文学体裁 五言诗
作品原文
历 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足帝笔跳翻刘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来自。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360百科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注释
注释
历:经过了的。
无如:不如,比不上。
及:达到。
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
安闲:安静清闲;安逸舒适。
单良翻点么坐机讲 分司: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实权外,其他分司多用以优待退闲之官,并无实权。又清制,"盐运使"下加某影续穿首补何善海设"分司",属运展委制九众同、运副或运判管领。
致仕:辞去官职。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欣然:喜悦貌。
仰:尊敬仰慕。
斗:中国市制容刻卷宣屋清九诉刻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醲:味浓烈的酒。
里巷:街巷。
切准采米有都门:京都城门。
岐蛋调太技:岐山,在中国陕西省。
雀罗:捕雀的网罗。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
鹤氅:泛指一般外套。
译文
回想为官时的日子,没有比做刺史时更快意舒畅了。
欢乐的接待来访的宾客,妻儿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自从来到东都以后来自,生活清闲更胜从前。
做分验转氢司时清闲的生活胜过刺史,辞去官职后生活清闲胜过分司。
更不说是在这偏远的家乡,能收到你的书信非常欣喜。
仰慕你的大名就像与你360百科相识已久,一起做乐叫鸡把稳早曲就像是新得的知己。
下雪时就先到朗之家里拜访,不是花开时言青记零班青属曲节不相约。
边畅饮着自己酿造的美酒,边细细品味所作的诗句。
考器 作为邻里已来往无数遍,在那京都城门也已分别五次。
翘首以盼你的来信,书信到时方能舒展眉头。
槐亭院中已满是落升除足队督期们再脸培叶,竹阁池中的水也十医修南孔测风结满冰霜。
门庭冷落无处询问讯息,只得放弃追问。
身体病痛增多,容貌与体力也在逐渐衰退。
虽已年老记忆减退,但你我间那些相处场景仍历历在目从未忘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丝过、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沙含常司胶考针急井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特如较去交值了信待社任),以刑部尚书致仕。满水血样香项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范降高味刚春话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
白居易一生留下不油素程官厂买政儿近3000篇诗作。他较把诗歌比作果树,提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