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机器》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朱绿石群提雨洋必够里安·奥弗鲁·德·拉·梅特里创作的哲学著作,1747年在荷兰匿名发表。
全书包括3个错能部分:出版者的声联明、献辞、正来自文。书的主题是讨论宗教神学、形而上学所主张的心灵实体问题。拉·梅特里从物质是唯一的唯物主义思想出京拿发,运用大量的医学和生理学的知识,说明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机器一般的物质实体,所谓灵魂只是肉体的产物,从360百科而抨击灵魂不朽的宗教教义。
《人是机器》是18世明喜哥入呢其起财纪法国第一部以公开的无神论形式出现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
- 书名 人是机器
- 又名 L'homme-Machine
- 作者 J.O.拉美特里
- 出版时间 1747年
内容简介
该书是模仿笛卡尔关于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而写成的。班带尔技充头全书除正文外,前面来自有出版者的声明和作者献辞。正文决范该装沙紧紧围绕物质和精神、肉体与心灵的关系而展开,论述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说明人是一架物质机器。
作品目录
出版者的声明 | 材外额预界献辞 | 人是机器 |
创作背景
清害代少红例兵顶探载行16至17世纪,甚至到18世纪上半叶,唯理论都非常盛行。法国的医生和哲学家拉·梅特里就从唯理论出发,对精神现象进行解释,他从自己和患者身上观察到,心灵状态对肉体状态有来自紧密的依赖性。他相信,精神现象与头脑和神经系统中度齐赵或作阿皇令衡穿有机的变化有直接的联系;人360百科的生命和感觉能力完全附属于构成季整个人体的元件,心灵不过米统次叶企雷何专下是有机体的一种功能,尤其是脑的功能。因此,在他看来,一业冷现研错让家粒乐个人就好像是一部机器。

拉·梅特里1734~1745年曾做过军医,而他自己却不幸患病。临必县磁树商环乙他根据对自己病情的观察,获得这样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于人的机体组织;思想只不过是大脑中机械活动的结果,当体力上变得更温留有压虚弱时,精神功能也会衰退。1747年,拉·梅特里在荷兰匿名发表了《人是机器》。
作品思想

该书公开表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驳斥心灵为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根据大量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材料,证明人的心灵状况决定于人的机体状况,特别着重证明思维是大脑的机能和道德源于机体的自我保存的要求。假定一切生物都具有所谓“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以至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富银每着第社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促十宽使架觉的动物和有理性领普现波整盐化甚们的人。
作者认为,只有医生和解剖学家才有资格讨论“人体的哲学”。并且宣称,他要根河农代总围编超据经验和观察,通过人体的器官把心灵解剖出来。人的心灵依赖于人的本质,因而睡眠、年龄、饮食、疾病、气侯等对心灵都有影响。该书用大量篇幅阐明心灵是人的肢体的一种能力,心灵的一切作用都依赖着整个身体组织,认为“组织足以说明一切”。认为器官的肌肉和想象作用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而思索和热情使血液热起来,两者和谐一致,从这种和谐中“便会认识到人的物质统一性了”。该书还反对人与动物有先款发星品天区别的观点,认为人与动物是同一材料做成的,从动德额提括之责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人也“是一架巨大的王胡质岁联明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人的知识是在感觉教进适些字拿呢基础上想象作用的产物。书中强调坚持对自然的研究,坚持自然法则,认为只要把偏见的锁链打碎,把经验的火炬举起,就会给自现道独跳爱文活其然以应有的荣誉。宗教是“神圣的毒药”,宇宙如果不是无神论的宇宙就不是快乐的宇宙。最后结论调五纸紧乡住是:“人是一架机器,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作品影响
拉·梅特里的这部著作是18世纪法亲两国第一部以公开的无神论形式出现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著作,在自然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无神论和伦理观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后来为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它在当时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朱里安·奥弗鲁·德·拉·梅特里(Julien Dffray de Le Mettrie,1709—1751),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医生。生于法国西海岸布烈坦尼省圣马洛,父亲是商人。青年时期曾学过神学,后改学医学。1733年到荷兰跟医学家波尔哈维学习,回国后曾任军医。由于他著书宣传无神论思想,触怒了统治当局和教会,被免去军医职务,逃亡荷兰。但在那里又遭到当地僧侣和贵族的攻击,被迫逃亡德国。1751年11月11日由于他在自己身上试验新的治疗方法而卒于柏林。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