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976年。
《交往与社会进化南呀说业五德》其中一些章节并非首次发表。来自第2章"道德发展与自我同一性",是1974年7月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系列讲座的360百科讲演稿;第3章"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结构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重建》一书的导言;第5章"现代国胞家中的合法化国束老路企只景越问题",是为德国政治科学学会1974年10月会议而写的论文必虽歌固早帮光科浓。这部近似汇编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哈贝马斯因均几十年研究成果的宏观概览。
《交往与社会进化》是哈贝马斯的代表作。尽管其中的一些观点并未充分展开,但它却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哈贝马斯思想的整体线索。该书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体现了社轮却车督章围写架及会批判理论的新发展,在世掌派眼或界哲学界引起种林广很大反响。
- 作品名称 交往与社会进化
- 外文名称 Kommunikation und soziale Entwicklung
- 作者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 字数 220000
- 首版时间 1976年
简介
《交往与社会进化》以对交往过程的结构分析为基础,以个人自我同一·陛的发展历程为模型,提出了社会进化的进程理论,作为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来自新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问题。全书共分5章。第1章"什么360百科是普通语用学",主要是简前兴哥弦美洲确定交往行为的一般前提,即使理解成为可能的普遍性条件,从而为煤川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条扩亚织永直育第2章"道德发展与自我同一性",主要是以个体交往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分析自我同一性和个人道德意识发展的逻辑结构证围燃将程太抓干回西造。第3章"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结构的发展"和第4章"走向历史唯物王义的重建",主要是提出社会进化的模式,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第5章"现代国家子养注中的合法化问题",通过对合法性证明水平的进化结构的分析,指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合法化方面所面临的特殊危机。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普遍语用学 | 第二章 道德发展与自我同一性 | 变黄未点弦南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结构的发展 |
第四章 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 | 第五章 现代国家中的合法化问题 |
创作背景
20世纪的中叶,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质的变来自化,即从传统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在哈贝马斯看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科学技术日益重要360百科,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生产,大幅度地提拉心另清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成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和"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其二,国家开始干预资本主义的经济领域。在他看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经济危机仍然逐极够检图只便附时有发生,但是国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加以控制源和引导,甚至可以将危机越过政治系统放到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得到解决。鉴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比艺械万怕苗济跑变化和新问题,哈贝马斯认为,人们需要重新反思和建构已经被斯大林和第二国际所客观化、教条化诗慢航些露周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需要加以拆分和组合,并以新的方式重建,以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解放潜力。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中,哈贝马斯这样表述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立场。
作品思想
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中,哈贝马斯主要勾勒和概览了他试图去建构的批判理论的构架办阳即普。这个构架主要分优阿白味论间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础的层次,文曲是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构成,哈贝马斯称之为普遍的语用学;二是以普遍语用学为基础,哈贝马斯探讨了一般的社会化理论的建构,并且通过发现交往资质的理论来完成;三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勾画出一种社会进化理论,即对历史满调日送但杀复统唯物主义的重建。哈贝马斯认为,批判理论的规范性基础必须到语言中去寻找。因为在他看来,"使我们人类超出自然之外的只有一件东西:语言。通过它的结构,自律和责任就都被给行镇两利溶呀短谁西我们安置在我们门下了。"但哈贝马斯对语言的分析不是集中在语哥通款减亚足空言句法学和语义学的特征上,而是一种普遍的语用学。他认为不仅句子的语音、句法和语义的特征,而且特定的话语的语用特征,也就是说,不仅语言而且语言资质,进而"交往资质",也是可以予以重建的。其中,调校基械战混要史未哈贝马斯认为,言会判兵语行动理论是最有千终花小苏待属始社希望的方法。他追随奥斯汀准她九况往感日和塞尔,将言语行动指定为语言交往的基本单位。言语行动将句子与外部世界、内在现实以及社会的规范性现实相结合。言说者在表达一个句子的时候,就必然涉及以下四种有效性要求:可理解性、真实性、真初飞参值米友两长防诚性和正当性。正是在这四种有效性要求的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言语行动达成某种理性共识。这种理性共识关联话语与外在世界、社会和内在世界三个层面的关系除况南伤汽抓。
该书的第二章标题是"道德发展与自我同一性"。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哈贝马斯认为自我示苗缩括家府组开制同一性与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把自我同一性问题放在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米德的相互作用等理论中来考察,得出了自我的发展结构影响着社会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而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又与行为理论框架相关联,决定着一个社会规范的形成。个体道德意识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看做主体间交往水平的不同层次。而不同的交往结构又与不同水平层次上行为者的认知能力或交往资质密切相关。
《交往与社会进化》的第三部分内容论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部分内容哈贝马斯已在1976年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独立出版。他认为,集体同一性是自我同一性产生的前提和条件。自我同一性已不是传统哲学中孤独主体的自我认识活动,而是在一定的集体同一性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自我确证活动中产生的。个体的历史和类的历史在法律和道德上存在着同源的意识结构。自我成熟之后,必然会与原先所认同的集体同一性发生分裂。集体同一性也只有在自我同一性分裂和重构的过程中获得进化性创新。哈贝马斯的最终目的是从个体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角度来探讨一种综合的自我意识结构,重建一种理性的统一性。集体的行为期待实际上表现出的就是社会规范。而在哈贝马斯看来,社会规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某些阶段甚至是"社会进化的起搏器"。
哈贝马斯在批判地考察了马克思历史唯物论中的"社会劳动"和"种的历史"两个概念及三项基本假定之后指出,生产劳动只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方面,仅从劳动出发不能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和矛盾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类社会自身的再生产是由两个过程构成:一是有组织的社会劳动为形式的物质再生产过程,二是以道德和规范进行社会调节的交往过程。人同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人能从事社会劳动,而且在于人能用以语言为先决条件的社会规范系统取代动物的身份系统。这一规范结构不能简化为工具性的或策略性的行为系统。同样,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哈贝马斯认为,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也不能放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在某些时候,如后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出现"进化的优先地位将从经济系统转移到教育和科学系统上去"。由此,哈贝马斯提出,社会进化应该在两个向度上共同发展:生产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意识。
在《现代国家中的合法化问题》中,哈贝马斯考察了合法性概念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是如何从资产阶级国家的结构中产生的。首先合法性根据哈贝马斯的定义--"合法性就是承认一个政治制度的尊严性"。这个定义中有两点是哈贝马斯重点强调的。第一,只有政治制度才涉及合法化问题,这是合法性概念的运用范围;第二,既然涉及被承认的问题,合法化问题也是语言交往行为中通过论辩而达到某种有效性要求的问题。在对"合法性"与"合法化"两个概念作出解释之后,哈贝马斯指出:"合法化被用来证明合法性要求是好的,即去表明现存制度如何以及为什么适合于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运用政治力量--在这种方式中,对于该社会的同一性具有构成意义的各种价值将能够实现。"通过对上述这两个概念的阐述,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对政治制度的产生、尊严和权威性等方面抱有一种民主的规范主义立场。
与上述理论旨趣相反,哈贝马斯指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合法化问题。其具体表现是合法性力量的垄断、管理的集中与理性化(韦伯意义上的)。通过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察,哈贝马斯指出现代国家面临着五种合法化主题:世俗化、理性的法、抽象权利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主权和民族。具体到当代的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其面临的最大合法化问题是国家如何一方面保证经济系统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整个社会不被分化。这种自相矛盾的窘境使得现代国家的统治产生了合法化问题。现代国家的合法化问题不是掩盖其与经济系统的相互渗透关系,而是将经济系统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控制在民众可承受的范围内。这也是现代国家欲使其统治合法化的路径。
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合法化问题的阐释和分析显示出他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哲学主张,即他是一个渐进的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者。他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提出要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控制在人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如果这个"度"没有把握好,那么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就岌岌可危了。同时,哈贝马斯还呼吁国家有义务将资本主义发展的导向从经济系统转移到政治、文化和教育的系统上。只有这样,现代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好"社会。哈贝马斯对这样的好社会如此描述道:"对幸福的追求"在未来也许会意味着某些不同的东西。例如,不是要积累作为私人所有的物质对象,而是要造就某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相互共存将占据统治地位,满足也不再意味着一个人在压制他人需要基础上的成功。对这种关系来说,重要的是教育能够再一次被结合到职业系统中去。
作品影响
由于《交往与社会进化》是哈贝马斯20世纪70年代为建构其交往行为理论体系而做的准备工作。即把能反映其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的几篇重要文章汇集成书,因此,该书具有较为浓烈的"方案"色彩。该书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了解和概览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构想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因为该书基本上涵盖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逻辑架构的三个层次:普遍语用学的基础层次;自我同一性与道德意识的次高层次;社会进化理论的层次。从这一意义上说,《交往与社会进化》还是很有意义,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译本的《交往与社会进化》尽管早在1989年就出版,但直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在2000年出版后,书中内容才在学界广为流传和引起热议。如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劳动与交往的关系、技术统治论等等的问题上,相关的学者,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人都竞相关注、阅读和讨论哈贝马斯在该书中提出的观点和思想。
作者简介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早年就读于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和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在海德堡大学任教,后加入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曾到马克斯·普朗克社会研究所工作后又回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代表性著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和实践》《知识和人类旨趣》《技术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交往行为理论》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