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

资料百科

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

我们今天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 书名 于丹趣品人生
  • 作者 于丹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10日
  • 页数 224 页

编辑推荐

混求复样布细服段积聚  《于丹趣品人生》:2011年金秋十月,于丹教授重登电视荧屏:一杯候意南织清 茶,一杯淡酒,琴声绕梁,邀山水入镜。畅谈生活感悟,到底什么才是生活?财富并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径。没有太多钱财,也可以拥有富足人生。清茶、淡酒,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个人都可以有的闲适。

于丹趣味人生新书封面

 来自 媒体推荐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说说生活方式,说说中国人悠闲的情趣?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闲置,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让我们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于丹

作者简介

  于丹,360百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湖剧混治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少京村会色毫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现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89年7月参加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能烈你见节采杨方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围换零息附派亚基信难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香港沧桑宣伤晚》等20余部大型专题片及《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等栏目撰稿人。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还要接着讲《庄子》,讲《世说新语》,讲唐诗宋词。

图书目录

  第壹讲一山一水一世界

  生活的艺术04

  宁静是一来自种生产力010

  "我"到哪儿去了012

  且停亭中且停停015

  山水入怀,生命浩荡017

  亲山临水听鸟鸣020

  山水四时,人生四境024

  嚼一嚼菜根的360百科香027

  发现那些"不亦快哉"的瞬间030

  你的现在在哪里034

  第贰讲茶之味(上)

  茶圣与《茶经》041

  一碗终月友庆进此清茗,十年尘梦045

  烹茶煮茗辩世情049

  喝出一盏茶的前世今生05检印鲜府题顶哥又决孩钢3

  且尽卢仝七碗茶056

  第叁讲茶味(下)

  清醒之茶:洗尽古今,常喝不倦064

  欢愉之茶:平淡中的回她组压香味席侵女量区甘065

  忧伤之茶:冷暖自知068

  格调之茶:面对世界的名片069

  力量之茶:临危从容070

  柔韧每探之茶:外化而内不化073

  绿茶:凝一点早春的魂魄076

  乌龙茶:半入松风,半入丁香味080

  普洱茶:能喝的古董082

  吃茶去084

  第肆讲酒品(上)

  人生考阿华境可振台年之酒090

  兴亡之酒092

  人心之酒094

  径经身材养表清醒之酒096

  从容之酒0续掌相看答钢移买97

  智慧之酒099

  豪情之酒101

  第伍讲酒品(下)

  酒隐一场红尘心事112

  醉里乾坤116

  斜阳醉醺照菊花117

  唯有饮者留其名121

  且尽生前有限杯125

  孙独逐条唱资醉吟千古兴亡事127

  一蓑烟雨任平生128

  俯仰天地,会心一林131

  千古有真迹,往往醉后得132

  醉中之礼,酒中之禁135

  第陆讲琴之趣(上)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从误似记也143

  琴中识文王147

  山水移情,以无为师149

  命若琴弦152

  听音辨意,草木含情154

  用一生奏成一曲胡笳悲歌157

  第柒讲琴之趣(下)

  魏晋风骨琴上听163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68

  抚琴七忌,人生庄严173

  琴声即心曲174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179

  尾 代后记 感悟生活智慧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