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资料百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来自主办的矫形外科(骨科)类期刊 。

截至2020年4月17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共有顾治践热态约胞事问16人、特约编审360百科16人、常务委便圆坏际转需是副讨员92人、委员155人、外籍编委10人、通讯编委9劳盐山长美给7人 。

据2021年4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出版文献共190参出较56篇,总被下载2040388次、总被引131792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249,(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改井武掉万总概通于146 。据2021年4月30日万方数据知罗书搞地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文献量为14007篇,基金论文量为2866篇,被引量为12086氢抓且依道短丝4次。根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土合小虽配刊版)数据显示执京带金市容依,《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影响因子为2.25 。

  • 中文名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外文名称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 语种 中文
  • 类别 外科学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历史沿革

  1985年,《小儿麻痹研究》创刊,刊期为季刊。

  来自1994年3月,经原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小儿麻痹研究》更名为《中国矫形外科杂360百科志》,并正式出版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9月,召开《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1997年1月,认重病质组缩了提继京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刊期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

  1999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刊期由双月刊更改为月刊。

  2002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刊期由月刊七衣互吸前更改为半月刊;当年10月,中华华矛错当敌朝攻权骨科网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设立记者站。

  2003年1月,《中国矫形直停粒亲数山外科杂志》编委会宽利湖含劳伟试行委员及特约通讯员活动基金威皇宪责火房孩群

  2009年1月,《中国革证厂汉越矫形外科杂志》改革传统办刊模式,探索以学术引导经营试行杂志理事会模式;11月,《中国收景易章编齐根顺矫形外科杂志》被中国判灯文字博物馆收录为该馆首批展藏文物;12月,为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工作第额果角连赶官效率,该刊在副主编所在地区设立"信息采编办公室"。

  2010年7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上海信息采编办在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揭牌正式成立;10月,《洋斯深设局题过翻镇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成为世界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国际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区学术交春歌交著陆散死另路聚外流合作媒体。

  2011年1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开始标注DOI(difital object identifier)标志符号;7月,该刊华南信息采错最方县编办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揭牌正式成立;9月,该刊新疆采编办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范自要欢田奏脊柱外科揭牌正式成立。

  2014年1月,《中备院考识国矫形外科杂志》正介吸动扬预式启用在线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同月,该刊在原单纯受理中文来稿基础上增加了英文体例来稿,采用中英文论文双轨并行;6月,该刊第五届编委(扩大)会议与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准剧书面研测加迅组送定学术期刊 。

  2021年2月,该刊编辑委员会建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 。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刊登内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重点介绍中国国内外矫形外科(骨科)领域包括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以及相关产品信息 。

  • 主要栏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主要栏目包括临床与基础研究论著、综述、临床技术创新、经验交流、个案报告、会议(座谈)纪要、骨科学术动态、医学见闻等 。

  • 读者对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的读者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医、护、技人员,以及医学院校骨科专业师生和相关科研人员,同时向全中国骨科院士、专家学者直接赠阅 。

人员编制

  截至2020年4月17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共有顾问16人、特约编审16人、常务委员92人、委员155人、外籍编委10人、通讯编委97人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人员

  顾问

  王正国

  田慧中

  吉士俊

  邱贵兴

  陈博光(中国台湾)

  金田清志(日本)

  周天健

  胡蕴玉

  钟世镇

  俞明哲(韩国)

  唐天驷

  顾玉东

  梁秉中

  梁智仁(香港)

  褚大由

  戴克戎

  特约编审

  王以进

  王立德

  王汉林

  毛宾尧

  叶启彬

  李子荣

  李靖年

  杨述华

  陈鸿辉

  范启申

  周乙雄

  秦泗河

  贾连顺

  夏和桃

  鲁玉来

  蔡锦方

  常务委员

  马远征

  王正雷

  王亚军

  王炳臣

  王景贵

  王裕民

  左金良

  田敏

  史庆轩

  史建刚

  白俊清

  冯宗权

  曲敬

  任龙喜

  刘明

  刘方刚

  刘好源

  刘效仿

  刘海鹰

  刘蜀彬

  关振鹏

  孙卫平

  李为

  李放

  李正维

  李军民

  李忠强

  李贵涛

  李爱国

  杨波

  杨永宏

  吴小涛

  吴占勇

  吴景华

  辛杰

  沈宁江

  沈慧勇

  宋涛

  宋一平

  宋世锋

  张强

  张邵军

  张喜善

  张殿英

  陈允震

  陈述祥

  陈建文

  陈建常

  陈雄生

  陈德喜

  林本丹

  郑燕平

  房清敏

  赵承斌

  胡玉华

  胡宏伟

  柳根哲

  侯明

  姜文学

  袁天祥

  贾庆卫

  徐卫东

  徐建广

  殷国勇

  翁树秋

  郭延章

  黄平

  黄长明

  黄迅悟

  黄相杰

  康庆林

  章莹

  梁伟国

  彭昊

  董谢平

  蒋电明

  蒋国强

  程飚

  傅廷友

  童培建

  曾忠友

  曾剑文

  曾宪铁

  靳安民

  雷高

  詹世强

  廉永云

  熊鹰

  镇万新

  戴闽

  魏开斌

  瞿玉兴

  委员

  丁自海

  马超

  马金忠

  马维虎

  王飞

  王新

  王万明

  王守丰

  王岩峰

  王剑利

  王冠军

  牛东生

  尹东

  艾继超

  田英俊(中国台湾)

  冯卫

  冯万文

  冯亚高

  母心灵

  曲龙

  吕维加(中国香港)

  朱炯

  朱卉敏

  朱本珂

  朱泽章

  刘炯

  刘洪

  刘浩

  刘宏建

  刘宏滨

  刘建华

  刘振东

  刘晓东

  刘福云

  刘曦明

  闫新峰

  关家文

  许建文

  孙友良

  孙永生

  孙志明

  孙贵才

  孙炳卫

  孙海涛

  孙海燕

  孙鸿涛

  苏佳灿

  杜青

  杜明奎

  李波

  李健

  李鹏

  李靖

  李大森

  李光辉

  李宏宇

  杨辉

  杨璇

  杨操

  杨双石

  杨立利

  杨建东

  杨家辉

  吴兵

  吴宏

  何伟

  何仿

  何兴川

  辛兵

  宋恒平

  张嘉

  张锴

  张云飞

  张云坤

  张文庆

  张文智(中国香港)

  张全荣

  张昌茂

  张海波

  张新潮

  张德文

  陆晓生

  阿力·艾拜

  陈锋

  陈滨

  陈小强

  陈立民

  陈步俊

  陈启明(中国香港)

  陈学明

  陈建民

  陈雪松

  邵将

  林定坤

  罗永忠

  郑建章

  郑闽前

  官众

  孟纯阳

  赵杰

  赵铭

  赵敏

  赵庆华

  赵志钢

  郝跃峰

  荆鑫

  胡令东

  战民庆

  修先伦

  侯新安

  俞松

  贺石生

  骆宇春

  袁普卫

  顾树明

  钱列

  钱济先

  徐海林

  徐展望

  高春正

  高峻青

  郭磊

  郭开今

  唐尚权

  黄彦

  黄洪

  黄大江

  黄山虎

  黄潮桐

  龚维明

  崔学文

  章亚东

  章庆峻

  梁益建

  彭爱民

  董双海

  程维

  程琮

  程显堂

  谢宁

  谢跃

  甄平

  蔡卫华

  蔡建春

  熊小明

  滕红林

  霍洪军

  魏世隽

  外籍编委

  川岛真人(日本)

  杨文毅(加拿大)

  郑文庆(新加坡)

  宋海龙(韩国)

  Aark A.Hardy(美国)

  AllenL. Carl(美国)

  David Roye(美国)

  Henry Ahn(加拿大)

  Matthew B.Dobbs(美国)

  W.Klauser(德国)

  通讯编委

  王丹

  王进

  王栋

  王健

  王雷

  王丰爱

  王守国

  王志伟

  王国伟

  王明飞

  王诗波

  王俊文

  王新家

  尹飞

  石青

  叶哲伟

  白玉树

  匡凌浩

  西永明

  朱敏

  朱若夫

  朱建华

  朱跃良

  乔晓红

  任忠明

  刘峰

  刘敏

  刘天盛

  刘光旺

  刘洪智

  刘德忠

  闫飞

  江水华

  许兵

  许立新

  孙卫东

  孙天全

  孙先润

  孙建民

  扶世杰

  苏学涛

  李亮

  李颖

  李忠海

  李恒毅

  杨新军

  吴波

  余清文

  邹勇根

  张民

  张弛

  张明宇

  张钟匀

  陈昆

  陈猛

  陈长贤

  汤文杰

  陈惠国

  林永杰

  周涛

  周璇

  郑杰

  郑龙坡

  郑学建

  赵剑

  赵巍

  赵志刚

  赵国红

  赵明伟

  赵新刚

  段友建

  姜军

  祝建光

  姚浩群

  徐义春

  徐长明

  高加智

  陶海荣

  黄卫民

  黄春明

  常锐

  常青松

  崔志明

  康建平

  尉俊民

  葛文平

  谢韶东

  楚万忠

  路磊

  路训平

  蔡春水

  蔡振存

  臧建成

  谭文成(中国澳门)

  熊伟

  熊雁

  SvetlanaIlizarov(美国)

学术交流

  1994年9月,新加坡中央医院萧江枫一行四位教授到该刊编辑部参观访问,并出席该刊举办的"中一新骨伤学术研讨会";10月,挪威卑尔根大学尼尔森教授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

  1995年5月,美国明尼苏达州罗撤斯市梅耶康复中心科劳森博士和米勒医师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参观访问。

  1997年5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吴之康教授到该刊编辑部参观指导;10月,香港中文大学外科梁秉中教授、韩国庆熙大学俞明哲教授、台湾高雄博正骨科医院沈永训院长出席该刊举办的"泰山首届国际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并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

  1998年9月,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William M.finerty教授到该刊编辑部参观访问,并出席该刊举办的中、新、美国际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

  2000年6月,台湾骨科学会主席施俊雄教授等一行10人到该刊编辑部参观访问。

  2001年9月,澳大利亚阿德雷皇家医院矫形外科安东尼·因格曼教授一行3人到该刊编辑部参观访问;10月,英国皇家骨科医院CF.Bradish教授到该刊编辑部参观访问。

  2004年1月,该刊与美国《矫形外科学》(Orthopwdics)杂志(月刊)、荷兰医学文摘第33分册《矫形外科学》(Orthopwdics)杂志(每年10期)、日本整形外科杂志(月刊)建立相互赠阅国际关系单位。

  2012年9月,该刊与中国康协肢残委共同举办了"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

  2013年6月,该刊与中国康协肢残委等单位共同主办了"全国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

  2014年6月,由该刊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在济南召开 。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出版内容

  1999年8月,该刊开辟"国庆50周年述评"专版,以展示中国矫形外科事业5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来自,展望未来,树立形象,更好地迈进21世纪。

  2012年7360百科月,该刊编辑出版了《骨科缩略语速查手册》(英汉汉英维自假措校精黑啊)第二版。

  2013年6月,该刊组织修订出版了《骨科临床检查诊断学》(第二版);识反师担7月,为弘扬世界矫形外科发展历程、学术成就及治学精神,传承历史启迪后人,该刊特设立"医史博览"专栏 。

  出版综述

  据2021年4构我宗费预张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矫夫杆变斗广评利亮草本形外科杂志》出版文献共19056篇 。

  据2021年4月3配顺工早汉始副的矿短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文献量为14007篇,基金论文量为2866篇 。

影响因子

  根据《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晚服宁甲日界资陈织划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等段气宜义有商立鲜验五项期刊学术计量指标跃居全国1998种科技期刊200强(排名第172位)。在外科类59种期刊排名第5位,在骨科学类15种期刊排名第2位

  据2021年4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总被下齐兵他攻士周使易压给载2040388次、全评这积含呼刚思总被引131792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24审参永各都细9,(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146 。

  据2021年4月30年最喜最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娘玉度饭显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被引量为12济限燃零曲率反速斤0864次,根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发区刊版)数据显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影响因子为2.25(烧伤外科学、整形外科学刊均影响因子为1.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名第328名 。

收录情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望装缺析兰失农争诉字(CSCD)、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Sino Med)、中国学术川上烧输次态另角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M)、美国《剑桥科学文摘》(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公共卫生》(CABD)等期刊与数据库收录,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施引文献期刊 。

  2001年12月,该刊入编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百年报刊大系》。

  2006年12月,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发行统计报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全球机构用户总计2072个,国际个人读者分布19个国家和地区 。

荣誉表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曾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质量综合评估优秀期刊、全国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全军优秀医学期刊、第二、四届全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6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获"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的办刊方针为坚持以读(作)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中国矫形外科临床研究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成果,促进中国国内外矫形外科学术交流 。

形象标识

  • 刊名

  1994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为该刊题写刊名 。

  • 刊徽

  1995年3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在第2卷第1期杂志封面上开始印有自行设计的刊徽,以国际通用的矫形树为文题,冠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英文名称。

  1999年1月,该刊更换刊徽。新刊徽以矫形为主题,绿色显示清新、健康,整个标志的形状是方形的,显得大方、庄重。OJC是中国矫形外科杂志(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英文刊名的缩写词。

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

  2.投稿务必认真校对,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在向该刊投稿前认真阅读本稿约或参照该刊样刊,认真修改稿件的格式,使论文在标题、摘要、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等各方面,均符合该刊要求。

  3.该刊对临床论著类文章篇幅有严格要求,全文不得超过4500字。

  4.在编委审阅确认后,以下稿件可优先刊登:属中国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重点攻关课题;拟报中国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成果项目,均应附有效证明复印件;重大技术创新或引进中国国外新技术、新方法、首次发表的题目。

  5.以下情况该刊编辑部有撤稿权力:①已经证实论文存在较严重的不可信、学术不端(包括捏造数据和篡改数据)或者非主观的错误,以至于该论文所报道的发现和结果不可信;②论文存在剽窃问题;③论文所报道的研究违反医学伦理规范;④重复发表。

  6.确定录用的稿件,由该刊编辑部通过稿件处理系统发给作者来稿刊用通知及论文专用授权书,以上程序完善后,即安排版面刊出。

  7.该刊启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作者须登录该刊官网系统投稿。该刊不再受理电子邮箱投稿 。

现任领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第五届编委会领导

  名誉总编辑

  卢世璧

  总编辑

  孙磊

  副总编辑

  王岩、史占军、李明、邱勇、张宏其、张英泽、罗卓荆、周跃、周东生、赵黎、袁文、郭卫、蔡贤华、裴福兴

  创伤骨科主编

  王义生、刘德玉、朱庆三、张长青、邱裕生、唐三元、唐佩福、舒衡生、蒋协远、余斌

  四肢畸形外科主编

  刘建、李斯明、李新忠、杨华清、唐建东、贾全章、韩大为、潘显明

  关节重建外科主编

  王义生、史晨辉、伍骥、孙水、李佩佳、陈继营、张辉、秦宏敏、郭万首

  关节镜及运动医学主编

  曲铁兵、余家阔、张利恒、杨柳、赵建宁、夏冰、夏亚一

  脊柱创伤外科主编

  王欢、王自立、刘少喻、孙天胜、陈建庭、洪毅、胡侦明、赵廷宝、梁斌、谭军

  脊柱矫形外科主编

  马原、马华松、阮狄克、陈庆贺、李晓光、杨惠林、赵汉平、翁习生、彭宝淦

  颈椎外科主编

  田纪伟、任先军、宋跃明、陈柏龄、郝定均、倪斌、聂林、谭明生

  手外科及皮瓣移植主编

  王培吉、任志勇、张世民、徐永清、徐林 范存义

  足踝外科主编

  刘克敏、杨茂伟、温建民、谢鸣

  骨肿瘤与骨代谢主编

  郭征、李建民、肖建如、于秀淳、屠重棋

  小儿骨科主编

  王延宙、张立军、覃佳强

  基础(实验)与组织工程主编

  伍亚民、李丹、陈一心、赵学凌、郝永强、郭全义、康鹏德

  参考资料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