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数据通信》是在2010年高等来自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后念才后内师,主要介绍IP数二菜粒裂洋展按乙据通信网络的主要协议、网络架构、主要业务、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360百科等基础知识。并具有对每一种业务识别分类、区分服务的控制能力。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技种溶硫酸高术院校数据通信相关言顺乎约必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电信运营商或设备供应商IP网络维护人员的上岗培训教材。
- 书名 IP数据通信
- 作者 孙青华
- 类别 通信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主要内容
随着IP网络向应用宽带化、业务综合化、管理可控化和运营精细化方来自向的发展,IP网络已经成为颠覆传统电信业务、承载新型网络业务的电信基础传输网络,从传统的Internet数据业务(上网、E-mail360百科等)和简单的多业务演变成高刻达章息成千基品质增值业务承载网,并具有对每一种业务识别分类左查、区分服务的控制能力。随着IP网络通信业务的开展,对网络和运营的要求也不断提升,IP网络必须能够满足可运营可管理、提供多业务承载能力、具有业务质本济己之动搞量保证和业务安全水观脸钟正利课战督的要求。
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据通信相关专业的人才办更达混初然年图溶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了<IP数据通信>教材,旨在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据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IP网络认知平台,为毕业后的岗位任职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在编写时突出了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系统性是指本书全面地论述了宽带网络的网络架构、协议、技术和设备,内容翔实,体系完善,便于学习;先进性是指在内担刚灯容处理上除较完备地介绍了传统IP技术外,还突出了软交换、QoS等IP网络的新技术;实用性是指针对现有IP网络的主流设备及设备维护的相关内容组织编写,可以为读者的岗位任职提供实际指导。
本书分为件灯置批帮静建苏基础篇、设备篇和维护篇。1~6章为基础篇,主要介绍IP宽带网我由境山称定络的主要协议、网络架想构、主要业务、网络管理和网联引孔镇领行读每络安全的相关问题;7~10章为设备篇,分别介绍IP宽又法者补带网络中的4种主要设备开即必参: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DS告置得IJAM和宽带接入服务器;1l、12章为维护篇,介绍了网络常用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管理应遵循的程序。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据通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电信运营商或设备供应商IP网络维护人员的上岗培训教材。同时对于有志于从事电信IP网络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读物。
本书第l章至第6章由孙青华、张曙光、徐筱麟、陈丽花、张宏苏、堵雯曦编写,第7章至第10章由施扬、滕果距她板认高贺颖、张广纯、向九松、丁玮、黎德琛编写,第11章、第12章由向九松、柏林、林玲、张丛生、黄甫喜、刘晓梅编写。孙青华、滕贺颖对全书进行了统稿。
由于IP网络的发展速度惊人,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简介
上鲁于历一六坐著《IP数据通信》以IP数据通信网为主线,分基础篇、设备篇和维护篇。基础篇主要介绍IP数据通信网络的主要协议、网络架构、主要业务、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基础知识;设备篇围绕以太网交换置精早晶毛集快洲机、路由器、DSLAM和宽带接入服务器等数据通信的主要设备进行介绍;维护篇对数据通信网络常用维护手上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管理程序等维护常识进行了讲述。
《IP数据通信》既可作为高等职业还群妈伤香两念技术院校数据通信相关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电信运营商或设备供应商IP网络维护人员的上岗培训教材和数据通信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教材,是数据通信系统及网络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应配备的参考书。
本书目录
来自 第一篇基础篇
第1章因特网基础
1.1因特网(Internet)握围做差务起能阿回十每概述
1.1.360百科1什么是Inte析仍游rnet
1.1.2有关的标促息准化组织
1.2网络互联参考模型
1.2.1OSI参考模型
1.2.2TCP呀角油落旧同掌/IP参考模型
1.2.3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3Internet的地址系统
1.3.1IP地守落起务赵着运矛山帮知址结构与表示
1.3.2子网和超网
1.3.3IP地址的无分类编址
1.3.4网络地址转换(NAT)
1.3.5域一专著限看粉双套补名系统和域名解析
1.4TCP/IP协议的组成
1.4.1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
1.4.2网际协议IP
1.4素小曾耐非医思斯体.3网际控制协议ICMP
1.4.4传输控制协议TCP
1.4.5用户数据报协议U做于你星告缺间帝资危DP
1.4.6其他协议
第2章IP网的网络架构
2.1城域网
2.1.1城域网的发展及演变
班另呀维触约众听福统别2.1.2宽带IP心章从力香起当城域网拓扑模型
2.2IP接入网
2.2.1IP接入网策走扬的生劳货稳重快定义
2.2.2IP接入网的罗式地位
2.2.3卷美危死我业屋目优执衡IP网络接入方式
2.3IP城域网的关键技术
2.3.1用户认证与接入
2.3.2用户管理
2.3.3接入带宽控制
2.3.4用户信息安全
2.3.5网络管理
第3章IP网提供的业务
3.1传统IP业务
时称府者星支判 3.1.1电子邮件
3.1.2文件传输
3.1.3远程登录
3.1.4万维网
3.2IP电话业务
3.2.1IP电话工作原理
3.2.2IP电话关键技术
3.3VPN业务
3该体爱语八里阶主认.3.1IPVPN的概念
草伟盟3.3.2IPVPN的特点
3.3.3IPVPN的分类
铁衣落 3.3.4和IP采酸右社带裂制VPN有关的业务与技术
3.4IPTV业务
3.4.1IPTV的基本概念
3.4.2IPTV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3.4.3IPTV提供的业务
3.5视频会议业务
3.5.1视频会议的标准
3.5.2视频会议的关键技术
第4章IP网技术
4.1路由与交换
4.1.1网络分段和交换
4.1.2第3层交换技术
4.1.3VLAN及其应用
4.1.4路由的工作原理
4.1.5路由的分类与常用术语
4.1.6常用的路由协议
4.2QoS技术
4.2.1QoS的概念
4.2.2QoS的3种服务模型
4.2.3QoS的实现
4.3组播
4.3.1IP组播技术的概念
4.3.2组播技术原理
4.3.3IP组播路由及其协议
4.3.4IP组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4.3.5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要求
4.3.6利用IP组播传输视频数据
4.4MPLS技术及应用
4.4.1MPLS技术概述
4.4.23层MPLSVPN
4.4.32层MPLSVPN
4.5IPv6协议
4.5.1IPv6的主要特点
4.5.2IPv4向IPv6的演进
4.6软交换技术
4.6.1软交换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4.6.2软交换的参考模型
4.6.3软交换的接口与协议
第5章IP网的网络管理
5.1概述
5.1.1IP网管的功能体系
5.1.2IP网络管理协议
5.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5.2.1SNMP协议的组成
5.2.2SNMP网络管理的组织结构
5.2.3陷阱引导的轮询操作
5.2.4SNMP的版本
5.3认证授权和计费
5.3.1PPPoE协议
5.3.2DHCP+Web认证
5.3.3RADIUS协议
5.3.4Diameter协议
5.3.5IP接入的计费模式
第6章IP网络安全
6.1网络安全的层次划分
6.1.1网络的安全性
6.1.2系统的安全性
6.1.3用户的安全性
6.1.4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6.1.5数据的安全性
6.2防火墙技术
6.2.1多级过滤技术
6.2.2网络安全产品的系统化
6.2.3管理的通用化
6.3加密技术
6.3.1数据加密原理
6.3.2对称密钥加密系统
6.3.3公开密钥加密系统
6.4IPSec
6.4.1协议组成与功能
6.4.2认证与加密算法
6.5认证与数字签名
6.5.1基于口令的认证方法
6.5.2双因素认证
6.5.3提问握手认证协议CHAP
6.5.4Kerberos
6.5.5ITUX.509证书及认证框架
6.6攻击及检测技术
6.6.1攻击分类
6.6.2DDoS攻击
6.6.3主要攻击检测方法
6.7病毒与黑客问题
6.7.1病毒
6.7.2黑客
6.8管理问题
第二篇设备篇
第7章以太网交换机
7.1以太网交换机概述
7.1.1分类及交换方式
7.1.22层LAN交换机
7.1.33层LAN交换机
7.1.4多层LAN交换机
7.2主流交换机介绍
7.2.1Catalyst6500系列交换机
7.2.2CiscoCatalyst3750系列交换机
7.2.3华为QuidwayS8500系列交换机
7.3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指标及选型
7.3.1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7.3.2以太网交换机的选型
第8章路由器
8.1路由器概述
8.1.1路由器体系结构
8.1.2路由器的分类
8.1.3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主要区别
8.2主流路由器介绍
8.2.1CiscoCRS-1
8.2.2Ciseo2600系列
8.2.3华为NE5000E路由器
8.2.4贝尔阿尔卡特7750
8.3路由器功能与性能指标
8.3.1路由器的配置与功能指标
8.3.2路由器性能指标
第9章DSLAM设备
9.1DSLAM设备的分类
9.1.1传统的DSLAM技术及应用
9.1.2目前主流的DSLAM技术及应用
9.1.3IP-DSLAM典型组网结构与应用
9.2主流:DSLAM设备
9.2.1华为SmaltAXMA5600
9.2.2贝尔阿尔卡特7302
9.2.3中兴FSAP9800
第10章宽带接入服务器
10.1宽带接入服务器概述
10.1.1宽带接入服务器定义
10.1.2基本功能及指标
10.1.3宽带接入服务器的扩展功能
10.2主流设备介绍
10.2.1ERX-1400系列设备
10.2.2ME60设备
10.2.3RedbackSE800设备
第三篇维护篇
第11章常用维护工具使用
11.1网络维护常用命令
11.1.1ping
11.1.2tracert
11.1.3ipconfig
11.1.4route
11.1.5arp
11.1.6netstat
11.2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
11.2.1Wireshark
11.2.2Sniffer
11.3维护工具的应用实例
11.3.1定位网络故障的案例分析
11.3.2通过抓包定位上网速度慢的案例分析
第12章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
12.1对维护人员的技能要求
12.1.1掌握IP基础知识
12.1.2具备较强的风险操作意识
12.1.3熟悉系统和组网
12.1.4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及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12.1.5设备现场维护
12.1.6常用远程维护命令
12.1.7日常作业维护计划
12.2一般网络故障处理
12.2.1常见网络故障
12.2.2一般故障处理流程
12.3重大故障应急抢修原则与流程
12.3.1抢修原则
12.3.2应急流程
参考文献
序言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