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丁二醇

资料百科

1.3-丁二醇具有二元醇的反应性、无臭、低毒、水溶性好等特点,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是聚酯树酯、醇酸树脂的原料,增塑剂的原料,聚氨酯涂料的原料,湿润剂和柔软剂,医药、染料的中间体,表面活性剂,塑化剂,吸湿剂(humectan来自t),偶合剂,溶剂,食品添加及香味剂。溶于水、丙酮、甲基/乙基(甲)酮、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蓖麻油,几乎不溶于脂肪族烃、苯、甲苯、四氯化碳、乙醇胺类、矿物油、亚麻子油。热时能溶解尼龙,也能部分溶解虫胶和松脂。因沸点较高,常压下蒸馏时易受空气氧化,故宜在减压下蒸馏。无臭,略有苦甜味

  • 中文名 1,3-丁二醇
  • 外文名 1,3-Butanediol
  • 分子量 90.121
  • 分子式 C4H10O2

概况

  中来自文名称:1,3-丁二醇

  中文别名:1,3-二羟基丁烷;(±)-1,3-丁二醇

  英文别名:Butan360百科ediol; butane-1,3-diol; (3S)-butane-1,3-diol; (3R)-butane-1,3-diol

  CAS:107-88-0

  EINECS:203-529-7

理化指

  外观:无色、粘稠液体。

  熔点(℃):<-50

  沸点(℃):207.5

  相对密度(水=1)阳及明值喜酒者优收:1.0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

  饱和至业入蒸气压(kPa):0.008(20℃)

  燃烧热(kJ/mol):595.0

  闪点(℃):121

  引燃温度(℃):393.9

  爆炸下限%(V/V):1.9

  溶解性:微溶于乙醚,易溶于水,易溶于关让贵伯常孔乙醇。

制备

来自  以乙醛为原料,在碱溶液中经自身缩合作用生成3-羟基丁醛,然后加氢而成1,3-丁二醇

用途

  主要用于制备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360百科增塑剂等,也用作纺织品、纸张和烟草的增湿剂和软化剂等。

MSDS

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3-丁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1,3-but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2:丁间二醇

  英文名称2:1,3-butanediol

  技术说明书温确断载久速编码:2015

  CAS No.:107-88-0

  分子式:C4H10O2

帮但表系衣数胜黄答至  分子量:90.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1,3-丁二醇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友村重贵纪对人的粘膜和皮肤叫养存圆保无刺激作用。在生产环境中的蒸气实际上没有危衣负杆东命乐离继耐促险。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全状江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磁本求县限抗费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副思孔雷边察八凯传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皇势罪进背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娘端系几主古阿随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作啊质心节河试打诗弦政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娘们尼次乎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殖极项空括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无培项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

  熔点(℃):<-50

  沸点(℃):207.5

  相对密度(水=1):1.0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

  饱和蒸气压(kPa):0.008(20℃)

  燃烧热(kJ/mol):595.0

  闪点(℃):121

  引燃温度(℃):393.9

  爆炸下限%(V/V):1.9

  溶解性:微溶于乙醚,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备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增塑剂等,也用作纺织品、纸张和烟草的增湿剂和软化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29600 mg/kg(大鼠经口);23500 mg/kg(小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包装类别:Z01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船运时,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