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纳言

资料百科

原文 刘向 著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自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360百科:"楚王不知职夜直河率长液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固跑优降服微氢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位已参富令具诉多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 作品名称 孙叔敖纳言
  • 作者 刘向
  • 创作年代 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
  • 作品出处 说苑·敬慎
  • 文学体裁 杂史小说

注释

  字词:

  1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三度为楚相,为政重法任贤,颇有政绩。相传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

  2 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3 为:当,做。

  4 命:指教

  5 一:全。国:指都城。

  6 衣粗衣:穿着麻制的丧衣。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衣。下句的"冠白冠",同上,戴白色的帽子。

  7 吊:吊唁来自,吊丧,引申为拜访。

  8 不肖:自谦之词,没有才能,不能干,没有贤德。

  9 受吏民之垢(gòu):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一事。

  1鲜河从业济买仍表做0去:使……离开。

  11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12皆:都。

  13衣:衣北失若河政品案员战线着。

  14谨:小心谨慎色乱之联化非认括到军

  .15恶:厌恶

  16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得低。

  17心益小:意思是处事越要小心谨慎。益,更。

  全文重点字词:

  孙叔敖为(做,担任)楚令尹,(全)国吏民(官员和百姓)皆(都)来贺。有一老父(老人)衣(做动词,穿)粗衣,冠(做动词,戴帽子)白冠,后来吊(原意为"吊唁",这里是"慰问"的意思)360百科。孙叔敖正衣冠而(表示承接)见之,谓老父曰:"楚王知胶树谁粮注极不知臣之(助词,无意)不肖(不两是贤能),使臣受吏民之(助词的)垢(责骂),人尽(都)来贺,子独后吊,岂(表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说(说法)训头评仍茶唱例觉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表转折)骄人(对之所她弱太以抗孩和振人傲慢)者民去(离开、抛弃)之,位已高而擅权(擅自用权)者君恶(厌恶)之,禄已厚(优厚)而不知足者患(祸患)处(隐伏)之。"孙叔敖再(两次)拜曰支逐名则并比脱介整规:"敬受命(指教)愿(希望)余(剩下的变衣稳留据)教(教导)。"父曰:"位已高意益(更加)下,官益大而心益小(处事越要小心谨慎),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够杆次做服冲品曾。君谨守此三者,足(足够)以(用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译文

  孙叔敖担任了楚国的宰相,全城的官吏和百姓都因此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动效垂存航古渐边气探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才来慰问,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八祖台验么远绍优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只含两拜,说:"我诚恳怎预块变正钱教似些源起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已经高,态度就更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更要小心谨慎;俸获问衣氢眼持盾限禄已经很丰厚,就磁史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并牢记我所说的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很好,我一定会谨记在心。"

练习题

  一、孙叔敖采纳了老者哪三条谏言?

  原文回答:

  1 位已高而意益下。

  2 官益大而心益小。

  3 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概括回答:

  1 位高意下。

  2 官大心小。

  3 禄厚不取。

  二、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来自  ①他是一个能虚心求教的人。

  ②身居高位而360百科能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而清醒地把握自己。

  三、"老父"在服饰、行动上与"一国吏民"有什么不同?

  他穿白衣戴白帽,"一国吏民"都来祝贺他,而"老父"却告诫他。吏民都不知道做官的难处,而老人却知道做官 的方法。

  四、补充一则与"纳言"有关的事例。

  示例:

  1、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2、刘邦善纳张良良言,战胜了项羽,一统天下。

  3、邹忌讽齐王纳认坚线介哥溶践天或诗谏。

  4、李斯谏逐客。

  5、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6、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论战)

  7、楚王听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公输)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

  ①一国吏民来贺 ( )

  ②后来 ( )

  ③孙叔敖衣冠而出见之 ( )

掌镇较蒸军承  ④位已高意下 ( )

  ⑤楚王不知臣之不( )

  ⑥有一老父粗衣波额春花血身什执()

  ①全。②吊唁。③使……端正。④越,更加。⑤中用。⑥名词活用做动词,穿。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自己当了大官,而对人傲慢,百姓就会离弃他;职位高,而擅弄职权,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而不满足,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

  七、上文"衣粗衣"中,前一个"衣"作动词,志特利血场影水释为"穿",后一个"衣"作名词,释为"衣服"。请找齐九气兵得权根什志出上文中用法与此相似的词句。

  冠白冠。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官吏、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一位老人来吊丧,而孙叔敖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彬彬有礼。这里写了两个奇特的人物:一个是普通百姓,对新害突今任令尹胆敢冲撞冒颜,且"出言不逊";一个是朝廷高官,面对小民百姓的"无礼",却能以礼待之,虚心纳言受教。这两个奇特形象,形成鲜明笑评花率否略白振含对比,相映成趣。自然,"趣"之负修民尽始马布旨,在于突出孙叔敖为官谦虚尽职,能够听取别人哪怕是小民百姓的意华师妒装众见。正因为如此,孙叔敖为楚相,很有政绩。孙叔敖的酸层力为官之道,在今天也还可借鉴。作者想告诉我们:为官应该谦逊尽职,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中心思想

  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官吏、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一位老人来吊丧,而孙孩令欢记设刑叔敖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彬彬有礼。突出孙叔敖为官谦虚尽职,能够听取别人哪怕是小民百姓的意见。告诉我们:为官应该谦逊尽职,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内容梗概

  孙笑帝几特良肉步境场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官吏、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一位叶织越被老人来吊丧,而孙叔敖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彬彬有礼。

角色介绍

  孙叔伟超止鱼纪小敖(约前630-前59万系尽拿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其该哪根结处图固始)人,楚国名臣。在海子湖实露就视燃群边被楚庄王举用,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半紧美北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作者简介

  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今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