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 苦瓜
- 学名 Momordica charantia L
- 别称 癞葡萄、凉瓜
- 二名法 Momordica charantia
- 族 癞葡萄、凉瓜
简介
【基源】 为葫芦科植物苦督相含物孙构你刻瓜Momordica charantia的果实。

【英文解释】[植] balsam pear;Momordica 来自charantia;bitter gourd;
【中文拼音】[kǔ guā]
【别名】凉瓜,赖葡萄,锦荔枝,菩提瓜。
【雅号】君子菜因为苦瓜虽苦,但当它与别的菜放在一起炒时不会影响别的菜自身的味道,“只苦自己不苦别人”。
【性味】寒,苦。
【功用】清热解暑,明目解毒。
【成分】可食用部分81360百科%,每100g中含能量79kj,水分93.48g,蛋白质1g,脂肪0.1g,膳食纤维1.4g,碳水化合物3.5g、刑里灰分0. 6g、胡萝卜素100μg、视黄醇17μ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4mg;维生素C 56mg、维生素E 0.85mg;钾256mg,钠2.5mg、钙14mg,镁18mg、铁0.7mg,锰0.16mg、锌0.36mg介间为者财半,铜0.06mg,磷35mg、硒0.36μg。尚含有降低血糖作用的苦瓜甙等。
苦瓜又名“锦荔枝”,为葫芦科远渐病仅套植物。原产于印度,古称“南番”,明末才传入我国。其子实大,外壳具瘤状突起。成熟的苦瓜往往开裂,耳出金红异彩。优良品种的苦瓜,瓜形大,瓜肉厚,苦中带甘,为苦瓜上品。又有“滑身苦瓜”,以启跑纹不深、瓜身光亮、肉质细嫩著称。
形态特征
根
苦瓜植株苦瓜根系比较发达,侧根多,主要分布在30-50厘米的耕作层苦瓜(16张)内,根群分布宽达130厘米以上,深30厘米以上。根系喜欢潮湿,又怕雨涝。
茎
茎为蔓生,五棱,浓绿色,被茸毛。主蔓各节腋芽活动力强积食见培王本龙便岁右员,能发生侧蔓,侧蔓各节腋芽又能发生副侧蔓,形成比较繁茂的蔓叶系统清层三感。是瓜类侧蔓较多、位动服章较细的一种。各节除腋芽外还有花芽和卷须,卷须单生。
叶
苦瓜为子叶出土,一般不进行球片控倒久完损连乎光合作用。初生叶一对,对生,盾形,绿色。以后的真叶为互生,掌状深裂,绿色,叶背淡绿色,叶脉放射状,具五条放射叶脉,叶长16-18厘米,宽18-24厘米,叶柄长9-10宜烈端孩镇明核祖厘米,黄绿色,柄有沟。
花
花为单性同株。植株一般先发生雄花,后发生雌花,单生。雄花花萼钟形,萼发投怀密距今交究造片5片,绿色,花瓣5片,黄色;具长花柄,长10-14厘米,横径0.1-0回引检林送.2厘米,绿色。雄蕊3枚,分离,具5个花药,各弯曲近S形,互相联义能合。早晨开花,以6-8时为多。雌花具5瓣,黄色,子房下位,花柄长8-14厘米,横径0标害.2-0.3厘米,花柄上头延化银容卫害也有一苞叶,雌蕊柱头5-细批业汽斤主费6裂。
果实
苦瓜果实为浆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瘤正团八钱后胶状突起,果实的形状有纺锤形、短圆锤形、长圆锤次顶抓决迫本晶罪形等。麦皮有青绿色、绿白色与白色,苦瓜(开花结果期)成熟时黄色。达到黄熟的果实,顶部极易开裂,露出血红色的瓜瓤,瓤肉内包裹着种子。
种子
苦瓜的种子较大,扁平,呈龟甲状,淡黄色,种皮较厚,表面有花纹,每果含有种子20-30粒,千粒重150-180克。每亩种植用种约200-300克。
食用历史
明代来自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证过式分慢化字者单商烈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苦瓜制作(26张)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360百科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者块红正故架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粤人不叫凉瓜只叫苦瓜,后来有外地或叫外省人来广东后才叫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诗什纹,似荔枝,遂又称红加案只加好药锦荔枝。
主要品种
大顶
也叫江门大顶。从广东江门引入,栽培已有多年。该品种蔓长球侵略无杆记来伯400厘米。侧蔓较多。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青绿色。主蔓第8-15节构烟效源袁远宗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15厘米,肩宽10厘米,青绿色响操鲜资罪,有光泽,瘤状突起,肉厚1.0-1.3厘米。有间凯取死更服六单果重250-400克,早熟。春播播种至初收80-100天,延续采收50天;秋播播种至初收50天,延续采收30天。生势强,主侧蔓均可结果。较耐寒,耐肥,味甘,微苦,品质优。每亩产量150逐掉资分然谈黑同还载0-2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翠绿1号大顶
该品种系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苦瓜新品种。海南在90年代初开始引进以代替“江门大顶”品种,主要分布在琼山、澄迈弱措附们内河线等市县。该品种植株生势旺盛,茎蔓长250-300厘米,叶色深绿,单株雌花数多,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10节,结果力强,平均单株座果5-钟诗英妈又奏尔类7个。果实圆锥形,整齐美观,果长14-16厘米,肩宽8-10厘米,蒂平,顶部钝,月抓免济货消则浓分条瘤和圆瘤相间,条瘤粗直,果肉厚1.1厘米,深绿色,单果重400克。早熟,比“江门大顶”早熟10-15天,春植由播种至初收60-70天,连续采收约40天。丰温产性好,抗逆性中等,品质优良。每亩产量2000-3000公斤,适宜北运及出口港澳市场。
穗新2号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育成。90年代初开始引进海南,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该品种蔓长450厘米。叶长19厘米,宽19厘米,黄绿色,主蔓第1固爱己鱼属居总再虽9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18厘米,果肩宽6.2厘米,淡绿代毫胡规个着号色,瘤状突起连成条状,肉厚1.2厘米。单果重约300克。播种至初收50-90天,延续采收50-60天。生势强,耐热,品质优。每亩产量1700-2山印身酸两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槟城
也叫新会长身。80年代初从广东新会引进,分布在海南各市县。该品种抗性好、分枝力强,主蔓16-1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6节着生一雌花。瓜长圆锥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并与瘤状突起相间。树席清月瓜长23厘米、肩宽8厘米,单果重400-500克。油青色、有光泽意食客、适应性强,春夏秋均可种植,以夏秋植为宜。中熟,播种至初收,冬春季70-90天,夏秋季50-70天,延续采收约45天。耐热性强、质结实、味微苦、品质佳、耐贮运。亩产2000-2500公斤,适宜于北运、出口和内销。
英引
英引是从广州市蔬菜研究所引进。分布在海南各地,但以南部地区栽种较多。该品种蔓长400厘米。侧蔓多。叶长15厘米,黄绿色。主蔓第25-3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0厘米,横径5-8厘米,黄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1.5厘米。单果重300克。晚熟,播种至初收约80-100天,延续采收40-60天。生势强,侧蔓结果为主。耐热、耐雨水,可春夏秋播,但更适于夏播。肉质嫩滑,微苦,品质优。每亩产量约2000公斤。
琼1号
琼1号苦瓜是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从海南本地苦瓜中选育出的优良苦瓜品种。该品种蔓长400厘米,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淡绿色。侧蔓多功能,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5-2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5厘米,横径8厘米,淡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厘米,单瓜重500-600克。中晚熟,冬春季播种至初收70-90天,延续采收60-90天,夏秋季播种至初收45-50天,延续采收40-50天。生长势强,耐热耐湿,稳产高产。春植亩产2500-3000公斤,夏秋植亩产1500-2000公斤。肉厚质滑,味微苦,品质优良。该品种由于其外观美,商品性状尤为突出,很受消费者喜爱,既适合岛内销售,也适于销往大陆市场,还可以出口到香港和澳门,市场潜力很大。
中药应用
化学成分
苦瓜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5,25-Stigmastadien-3β-ol-β-D-glucoside)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羟基色胺和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6]。又含类脂(lipid),其中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桐酸(elacostearic acid)。
药理作用
苦瓜降低血糖作用。正常的以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灌服苦瓜浆汁后,可使血糖明显降低。皮下注射脑垂体前叶浸膏引起高血糖的大鼠,灌服苦瓜浆汁的水提取物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家兔口服苦瓜甙可降低血糖,作用方式与甲苯磺丁脲相似而较强,对摘除胰脏的猫降低血糖作用并未完全消失,故其降血糖包括对胰脏的及非胰脏的二种作用。亦有认为苦瓜浆汁及果实的干浸膏对正常的及糖尿病的兔的降血糖作用并不确实。糖尿病人口服苦瓜的酒精提取物并未降低血糖。
食用禁忌
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据动物实验,妊娠大鼠灌服苦瓜浆汁引起子宫出血,并在数小时死亡,因此孕妇不宜吃苦瓜。
苦味食品不宜过量。过量易引起恶心、 呕吐等。苦瓜性凉,多食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弱的人更要少吃苦瓜。另外,苦瓜含奎宁,会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 孕妇也要慎食苦瓜。
搭配宜忌
苦瓜和以下食物是最佳搭配
苦瓜搭配青椒:抗衰老
苦瓜搭配洋葱: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其它功效
食疗价值
苦瓜气味苦、无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经。
具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降压降糖、利尿凉血、解劳清心、益气壮阳之功效。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据研究发现,它还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主治中暑、暑热烦渴、暑疖、痱子过多、痢疾、疮肿、结膜炎、目赤肿痛、痈肿丹毒、烧烫伤、少尿等病症。另外,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美容作用
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肺、胃,具有清暑解渴、降血压、血脂、养颜美容、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苦瓜含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及矿物质,长期食用,能保持精力旺盛,对治疗青春痘有很大益处。
苦瓜又名:癞瓜、锦(金)荔枝、癞葡萄、癞蛤蟆、红姑娘、凉瓜、君子菜。苦瓜原产于印度东部,大约在明代初传人中国南方。苦瓜属于葫芦科,它是一年生蔓性植物。它的茎、叶、花和果实都显得很奇特,可作观赏植物栽培。
中医学认为,脾胃温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或消化道功能紊乱、或冲任不调,上升凝滞于面部而成痤疮。
夏季是青春痘的多发季节,进入夏季,气温骤然升高,人体出汗多,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加上衣服不透气或与身体摩擦,导致痤疮呈爆发特点。
因此夏季应少进食辛辣油腻、高热高糖、多食粗纤维食物,比如;蔬菜 苦瓜、胡萝卜等,同时注意多饮水。
减肥作用
苦瓜减肥法需要坚持并且需要每天吃最少二到三根,同时补充必要的营养,单纯吃苦瓜并不能提供给我们身体必须的营养,减肥应该以身体健康为原则。
推荐食谱
五味凉拌苦瓜
做法:把苦瓜切片,用开水略焯一下,捞出,拌以盐、醋、糖、味精、辣椒油、花椒油各少许,即可食用。[14]
苦瓜鲈鱼煲
做法:鲈鱼切片; 苦瓜切成斜刀片。 将鱼片、苦瓜入锅滑上油。加入适量高汤并用上述调料调味,投入鱼片、苦瓜、翻匀后用水生粉勾芡,淋入适量生油,装入烧热的煲内即可上桌。
里脊炒苦瓜
主料:里脊
辅料:苦瓜、姜葱蒜。
调料:盐、味精、糖、料酒、酱油、水淀粉、食用油。
制作步骤:
1、里脊肉洗净后切片、上浆,葱姜蒜切末备用。
2、苦瓜去籽后切片以后放在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这样苦味就能减少一些。
3、锅中做油,5成热时下入葱姜蒜炒香。
4、下入肉片煸炒至断生,烹料酒、酱油。
5、下入苦瓜炒至断生后调味。
6、入水淀粉勾芡即成。
苦瓜薏仁排骨汤
原料:薏米仁、排骨、苦瓜
调料:八角、生姜、葱、盐、料酒
做法:
1、将薏米仁用清水泡发2个小时左右;
2、水烧开,放入洗净的排骨,加入八角、生姜、料酒氽烫几分钟;
3、将氽烫好的排骨洗净,和泡好的薏米仁、生姜片、葱段一起入锅,一次性加足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煲2-3个小时;
4、将苦瓜去除白色内膜和籽,切成小块;
5、煲2-3小时以后加入苦瓜继续煲制20-30分钟,加入盐调味即可。
常见病害
苦瓜白绢病
发病特征: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菜籽状茶褐色小核菌,患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核。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索及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借助灌溉水、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发病后菌核又借助流水传播或借助菌丝攀援接触邻近植株进行再次侵染致病。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地连作,土壤偏酸,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施用未腐熟的土杂肥,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重病地避免连作.(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附近用菌根消兑水150市斤,灌根。(3)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苦瓜穿孔病
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黄褐色至黄白色或灰白色,横径1毫米至数毫米不等,斑面出现针头大的小黑点。后期病斑组织易脱落成叶片穿孔,穿孔斑周缘尚残留坏死组织。本病与尾孢叶斑病颇近似,不同点在于:本病病征为小黑点而不是霉状物,且多呈穿孔斑。
发病规律: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孢器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侵染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结合防炭疽病综合防治。
(3)用50%安瑞克800倍液喷雾。
苦瓜白粉病
苦瓜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生在植株的叶、叶柄和茎上。
防治方法:
1.首先实行轮作,不要和葫芦科蔬菜连种,播种前地面新高脂膜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12小时,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3.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适当施用氮肥,降低田间湿度。雨天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水,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4.药剂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