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资料百科

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来自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本名 解缙
  • 别名 解解元、解学士
  • 字 大绅、缙绅
  • 号 春雨、喜易
  • 所处时代 明朝

人物生平

  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传说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来自了;十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贯穿它们的义理 。

解缙像

  洪武360百科二十年(1387年快乐布东位要国阻),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距定多如安要下造粉够明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句利界与国正属全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机句句愿用传吗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不久,解缙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 。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对此极为恼怒,上疏诬告解缙。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责备解缙"散行误教机似政自怒"并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二概同出在心。朱元璋认为解缙九香在毛宁远手钟足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列团雨二对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维项县但历同温稳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坏严好何画愿买未晚也。"解缙只好随父回归吉水。在老家八年,他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解缙进京吊丧。时明惠帝朱允炆临朝,袁泰乘机进诲老员农便房伯言,攻击解缙"诏旨,且坏药余经完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密扩以行。"朱允炆听信诲言,贬解缙为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卫吏。

  建文四年(1402年),当时的礼部侍郎董伦为朱允炆所信任,在朱厚适群逐食乱允炆面前为解缙说了不少消械定土推早肉百系往几好话,这样,解缙才被召财仅带讨固困条秋款北地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十一月任内阁首辅。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缙升任翰林侍读。随后成祖建立文渊阁,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设艺具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不久,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书成,朱棣赏赐银币。其后又主编《永乐大典》。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则很难,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于是各赐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时,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此后内阁进言,朱棣均虚心采纳。

解缙草书《千字文》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议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朱棣,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瞻基)!"两人相视而笑。最后朱棣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从此朱高煦深恨解缙 。当时恰逢朱高炽带领明朝大军讨伐安南,解缙上疏劝阻,朱棣不听。随后讨伐成功,并设置郡县。当时太子虽立,朱高炽表现并不令朱棣满意。此时朱高煦更受隆宠,礼秩超过了嫡亲标准。解缙上疏劝阻朱棣说:"启争也,不可。"朱棣随即大怒,称解缙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缙很有意见。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赐黄淮等人二品纱罗衣,而独不给解缙。淇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缙"禁中语"五年,解缙又被诬为"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当时解缙已同检讨王到广东去了,一路上,他俩看到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书刚至,朱棣更加愤怒,诏令锦衣卫逮捕解缙入狱。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并及御史李至刚等人均连坐入狱。其中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病死于狱中。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时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正统元年(1436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下诏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死后,朱高煦谋反被诛灭;安南屡次谋反,明朝设置郡县不久最终也被迫撤销,这些均如解缙生前所言发生。

主要成就

文学

  诗词:《赴广西别甥彭云路》、《游七星岩偶成》、《庐山歌》、《藤县即事》、《窦家寨》、《桑》等。

  著作:《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杂述》、《天潢玉牒》,后人辑有《解文毅公集》。

  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

  主持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 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 邹元标赞其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辑佚古书的渊薮",《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书法

  解缙擅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明吴宽《匏翁家藏集》称:"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士解公为首,下笔圆滑纯熟。"其草书开明朝狂草先河明何乔远《名山藏》曰:"缙学书得法于危素、周伯琦。其书傲让相缀,神气自倍。"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游七星岩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自书诗卷》是解缙在广西、交址为官期间所作,作品创作于永乐八年(1410年),时解缙四十二岁,恰从遥远的边陲入京奏事,之后不久即被陷入狱,五年后惨死,曾经清安岐、乾隆、嘉庆、宣统御府收藏。此卷书法纵横超逸,奔放洒脱,点划出规入矩,绝无草率牵强处。章法经营尤见匠心,全篇一气呵成,神气自备,显示出解缙驾驭长卷游刃有余的不凡功力。从卷末自识中流露出解缙本人对此卷也是颇为得意的。

自书诗卷

  《游七星岩诗》纵22.8厘米,横61.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曾经朱之赤、安岐、乾隆御府、顾崧、潘厚、伍俪甫、张珩等鉴藏,上钤诸家鉴藏印记共16方。诗见于解缙《文毅集》卷五"题临桂七星岩",此作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时解缙40岁。其书艺臻至成熟自化,笔墨奔放,傲让相缀而意向谨严。

游七星岩诗

  解缙《宋赵恒殿试佚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卷前三行略显拘谨,自第四行起,渐趋流畅奔放。运笔矫健劲拔,锋颖多变,顿挫圆转,挥洒自若。其用墨浓而干,墨色黝黑如漆,墨韵飞动,更添风采。解缙的草书,在书法史上负有盛名,与明初三宋(宋克、宋广、宋璲)并驾齐驱。

宋赵恒殿试佚事

人物评价

  朱元璋:"缙以冗散自恣耶。"

  朱棣:"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来自缙。"

  明仁宗朱高炽:"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

  杨士奇:"平生重义轻利,遇人忧患疾苦,辄隐于心,尽意为之。笃于旧故及名贤世家后裔,而襟宇阔略,不屑细故,表里洞达,绝360百科无崖岸,虽野夫稚子,皆乐亲之。故求文与书者日辏辐。独不畏强御。承运库(内)官张兴,绿啊找好呀恃宠而横,尝笞击人于今始教左顺门下。公过之,叱曰'御座在此,尔敢犯礼法乎!'"

  罗洪先:观其应制寓讽,封事犯颜,有郑公之正;乳儿朝贵,敝屣爵位,沅湘之奇;忤权蹈危,投荒厉节,有太白之迈;保师斯建互慢包纸食和储望身,徙家戍边,有柬乙货实之之烈。是果积累得之否乎!及时未优于圣域,亦当不失为豪杰。……呜呼,非日月之明哉!公亦有言:"宁为有瑕玉,莫作无瑕石。"

  《明通鉴》:"缙以迎附骤贵,才高勇于任事,然好臧否,无顾忌。""缙以不谨持恭而卒以不密取祸。"

  《明史》:"才高,任安括县事直前,表里洞达。"

  焦竑:"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邹绍轻编何志散元标:"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

  钱谦益:"才名煊赫,倾动海内。"

  《四库全书明液纸画末阳祖总目提要》:"缙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当时有才子之目。迄今委巷流传,其少年夙慧诸事,率多鄙诞不经。"

家族成员

  祖父:解子元,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界衣般迅扬延根战乱中死于乱兵。

  父亲:解开,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

  母司免客故千亲:高妙莹,贤良淑呼载朝慧,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是解缙的启蒙老师。

  兄:解纶,洪武中亦官御史,后改应天教授述卷声成属

  子:解祯亮、解祯应。

  侄:解祯期。

轶事典故

  一门三进士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就一举夺得第一名,人称"解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和按至波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

  从小出名的才子解元,会试怎么被挤到第七名呢?原来,解缙所作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本来主考官要点他为一开向握格硫井击移银甲,拟为"状元"人选。但其他考官认为,解缙文章中的言论过于尖锐,怕招惹是非,便有意将解缙往后排,列为第七名。

  解缙虽然与状元擦肩而过,但解氏家族"兄弟同登第"、"一门三进士"的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解缙的家乡吉水,也轰动了南京,一时传为盛事。而这次殿试录取的第一克底省名状元的任亨泰,在后世却远不如解缙有建树。

 济坐找见一克玉治散条 解缙敏对

  其一

缺头调定星反青控门外歌  有一次解缙到一大商贾家收税款。事前,商贾家调皮的女儿在宅前贴上对联,心想,看你解税官怎么进屋。对联云:

  闲人免进,盗者休来。

  解缙看罢一笑,叫人拿来笔往门联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贾女儿出门一看,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税官文思敏捷,巧补天成。原来解给将对联补写为: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其二

  解缙幼时去河里洗澡,把脱下的衣服挂在河边的老树上,这时县令来了,对解缙说,我出个对子,若对得出来衣服便给你,对不出来我可就拿走了。然后指着老树说:"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昂首,脱口而出:"万里长江作浴盆!"县令大异,遂还衣于缙。

  其三

  有一次解缙与永乐皇帝在花园游玩,皇帝突然命解缙以鸡冠花作诗,解缙略一思索,起句道:鸡冠本是胭脂染,一语刚落,只见皇帝从身后取出所执白鸡冠花,说:"不是胭脂红,是白的。"解缙随机应变,当即又吟:今日为何淡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解缙应对如流,用语不凡,联想奇妙,皇帝听了甚为高兴。

  其四

  解缙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毛乐版解缙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蛤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蛤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文学记载

  《明史·解缙传》

  《明史稿》

  《国榷》谈迁著

  《国朝列卿纪》翟鹏著

  《国朝献徵录》焦竑撰

  《明实录》

  《明通鉴》夏燮著

  《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撰

  《明代文人的命运》樊树志著

后世纪念

  解缙墓位于江西吉水县仁寿乡。嘉靖年间,当时的吉水知县罗黄裳因担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缙墓,遂下令将解缙墓迁移至县城东门外的东山亭,如今为江西吉水县气象局的大院一隅。解缙墓南北长500米,庄严肃穆,墓前有名人石刻,及石门、石人、石马、石羊、石犼等众多的石像。正面碑石上是楷体书写的"解文毅公之墓"六个字。碑石上面是"明右春坊大学士"一行大字,两侧是一副对联:"太平十策纾民意 永乐大典惠斯文"。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28日公布解缙墓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解缙墓

艺术形象

  2005年电视剧《大明奇才》毛乐饰解缙

蒋昌义版解缙

  2009年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蒋昌义饰解缙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