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村区是淄博市辖区,面积263平方千米,2012年,区政府驻青年路街道。
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孝妇河、范阳河、淦河、米沟河、水浊河流贯境内。周村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3.1℃,年均降水量646.3毫米。矿藏有铝矾土、焦宝石、石英、耐火材料等。是山东省重要的纺织工业合丝团民背房移关基地。农业主产小来自麦、玉米、大豆。胶济铁路,渐309、308国道过境。主要旅游景点有周村古360百科商城、蒲松龄书馆等。
周村区有“全国科普示范区”、“天下第一村”等荣誉。
- 中文名 周村区
- 面积 307平方公里(2012年)
- 外文名 ZHOUCUN
- 人口 32.7万人(2012年)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概述
周村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抗从济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周村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发展,周村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来自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360百科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两林送坚杀材亮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犯村金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控告宜拿限科非你难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大街、那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市作为周村商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完好。
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曾经在周村的毕氏尚代段混终书府教书33年,期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短篇独屋优派准小说集《聊斋志异》。周村花灯、民间扮玩、五音戏等民俗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扮玩的代表项目“周村芯子”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她准化鱼显程扬连续剧《大染坊》演绎的故事就发生在周村,又一部反送地静燃晶加映周村商业发展史的电视连续剧《参式须旱码头》即将开拍。
周村最有名的特产就是周村烧饼。周村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就有了周村烧饼。虽然各地的超市里也有卖罐装的周接明九续根权坐村烧饼但是都不好吃。这种烧饼只有在古街的烧饼店里现买现吃刚出炉的才最有味道。小小的圆饼薄如纱扇章修振九务资异,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周村古街古商城位于周草村区中部,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组成,古商业街内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声环节杨必规洋一物操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另载体部呀,商业文化内涵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时改可是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大街古商城总占地面积32.7公顷,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点保护区--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东,新建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占地19.7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区组成;二是规划控制区--指涿河以西,保安街以东,南下河街以北,新建路以南,以及千佛阁、汇龙桥、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占地13公顷。

地理位置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位于淄博西部,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娘校苗皮之一。周村位于东经117度41分至117度58分,北纬36度39分至36度54分。东临张店区,南接淄川区,西南与章丘市接壤,西北与邹平县毗邻,东北与桓台县连界。东距市政府驻地张店20公里,西距山东省会济南8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3公里。总面积262.99平方公里,人口32万,1996年周村城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水文
地表水:境内主要河流有7条,皆属小清河水系。分别为孝妇河、范阳河、泔沟河、淦河、米沟河、玉带河、青杨河。有中型水库-萌山水库,库容9850万立方米。还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3座,塘坝60座。
地下水:境内地下水总补给量为4180万立方米,水位随降雨的多少而变化。
气候
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属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季集中在7-8月。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1.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3.1℃。平均地温为15℃。年平均降水量为645.5毫米。年平均气压为1011.1毫巴。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1.6克/立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3%。
地理
地质:周村区地处华北平原坳陷区、济阳坳陷区的南部,为淄博凹陷的西北边缘。由于倾斜沉积盆地向北倾斜的簸箕状,形成自南而北由老到新的地层,为新生代第四系地层覆盖。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层。1、褶皱:周村区位于淄博向斜的西翼,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南部王村镇一带的岩层走向东西向偏南东至北西向,倾向北偏东,由彭阳至周村一带岩层走向呈北西至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较缓。淄博向斜的轴部位于萌山至高塘一线,呈南北向。此轴线以东为淄博向斜的东翼,地层走向为北东至南西向,倾向北西。
地貌
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南部多为丘陵,北部为平原。南部地势最高点在王村镇西宝山,海拔351.8米,最低处在大姜镇北部邓家村北,海拔高度约24.2米。地面坡降1.09‰,南北相对高差327.6米,最高最低处相距30公里。
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有土地可利用面积19792.8公顷,按全国土地评级标准共分5级。
水资源: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595.93万立方米,其中客水16970.17万立方米。全区地下水总储量为1.3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粘土、石英石、磨石等。储量分别为:煤约300万吨、粘土约92万吨、石英石3000万吨、磨石120万吨。
生物资源:野生动物:如兔、獾、猫头鹰、麻雀、蜂、蛇、青蛙、鱼等。野生植物:松、柏、杨、山楂、花椒、菊花等。
历史文化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段笑顺范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来自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360百科誉为“金周村”、“旱码头”。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相贵州列明脚双三在罗这等古商业街市作为周村商业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至今保留完好。
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有“丝绸之乡”的美称。 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蒲松龄曾经在周村的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期间创作了《聊斋志异》。
周村花灯、民间扮玩、五音戏等民俗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扮玩的代表项目“周村芯子”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坐拥众多人文古迹和天然景区的地区,淄博的传统名吃亦是种类繁多。其中,作为周村特产销协马氧计肉千告消苗家的“周村烧饼”便是较为出名的一例,周村烧饼的特点—圆形黄色,薄如纸片,以薄、香、酥、脆著称。

历史名人
测皇湖 1, 韩源 周村韩家窝(阿)村人 太仆寺卿管少卿事。
2, 韩萃善,周村韩家窝(阿)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 考中进士,授官常州府推官;
3, 韩取善,周村韩家窝(阿)村人(万历五年,1577年)又考中训外语底合真唱去进士,任工部主事。山西按察司分括巡冀北道按察使
4, 刘一相(1542—1624),行二,字维衡,号静所,又号顷阳。周村太和庄人.明隆庆四年(1570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为第七名,到万历五年历大走(1577年)进京会试,高中进士也是第七名。迁为陕西按察院司佥事,分巡陇右道.
5, 刘鸿训(1565~1634)字默承,号青岳,周村区太和庄人,刘一相之子。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1628年(明崇祯元年),奉旨还朝,官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岁参预处理国家大事。
6, 李化熙(1593—1669),字五弦,号长白小樵,祖籍山西孟县。明崇祯七年进士,明朝时先后任河州府推官、河间府推官、天津兵备道、四川巡 抚、山西巡抚,三边总督等职速阳参轴好句天鱼板刻据。投降了清朝 , 先任工部侍郎,到刑部尚书,并加太子太保。
7, 李维梓,山东长省的啊保联降答城贵春山县人(今淄博周村人),清乾隆年间人,乾隆二十年以宁武府同知署州事。历任山西汾州府同知(正五品)宁武府知府(从四品)署雁平兵备道().著《宁武府志》,李化熙侄,女婿博山官护贵降杂矿兵部职方司主事蒋天钧之弟蒋天锦.
8, 毕自严占位(1569—1638) 字景曾,号白阳,王村镇西铺村人。明古派万历十六年(15周市放起阻田作问88)中举,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明崇祯元年(1628),任户部尚书,明崇祯二年,被授为太子太保。后举为吏部尚书,但未就任。
含李达得句果纪路践 9, 毕自肃(生卒年月不详)字范九,号冲阳,王村镇人。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中举,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1627年劳钢日还号垂溶治买(明熹宗丁 卯年),因宁锦之战有端倒级功加封太仆寺少卿。1628年(明崇祯元年),又升任都察长台盾节异独啊院右佥都御史,负责巡抚关宁。
10, 毕际有(生卒年月不详),字载绩,王村镇西铺村人。1645年(清顺治二年)中拨贡.晋升为江南通州牧.
11, 毕道远(1810—1889) 字中任,号东河,王村镇万家庄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广西乡试正考官、礼部侍郎、兵部左右侍郎、户部左右侍郎、仓场总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
12, 曲迁乔(生卒年月不详),号带溪,周村人。1577年(明万历丁丑年)中进士,授沁水县知县。经御史台推荐被提拔为工科给事中,参淮扬布政使,河南按察使,广西任右布政使,顺天府尹,终通政使司通政使
13, 史永安,明末周村塘坞村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被皇帝授翰林院庶吉士、监察御史任为贵州巡抚被晋升为太仆寺少 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晋升他为兵部右侍郎、兵侍郎等职.
14, 王斐,周村人,清顺治年间任寿州知州,被赐予荣禄大夫,河北总兵衔
15, 王重明,明末周村人,曾任明山西沁州同知.王应统曾祖父,赐予荣禄大夫,河北总兵衔
16, 王应统(1664—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出身书香门第.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武状元,初授山西中路利民参将,为山东总河中军副将,历任江南总漕中军副将,文登副将,升创业河北总兵,镇守怀庆.
17, 徐文骧,字子云,清代山东周村南边家胡同人,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
18, 焦云龙(1840—1901) 字雨田,今南郊镇丁家庄(周村贾黄乡丁家庄人)人。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富平、长安、咸宁等县知事,绥德、商州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
19, 袁承约,山东长山县(今周村)人,原任礼部司务候补主事(正六品),女婿蒋天珍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
20, 袁守伸,山东长山县(今周村)人,通政司知事(正七品),女婿蒋方岐系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蒋天珍之子
21, 袁守伟,山东长山县(今周村)人侯选通政司知事(正七品) 女婿蒋桄岐,侯选教谕例授修职郎,系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蒋天珍之子
22, 袁琅,山东长山县人,原任直隶石景山同知(正五品),女婿蒋心淳,举人,系博山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加四级,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蒋天珍之孙
23, 孙灵晖 北齐武强县(周村)人,学识渊博,精通儒术,历任冀州刺史、员外将军、太学博士、北徐州刺史、潼郡太守。天统年间任国子博士,负责教授南阳王高绰经书,后一直辅佐南阳王,被封为“三品王师”。高绰任大将军后,孙灵晖以王师名义领大将军司马衔,一直到北齐灭亡。
24, 姜遵 北宋初期长山县孙家庄(周村)人,进士。先任蓬莱尉、登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右军巡判官等职,剖难断疑,平反冤狱,深得民心。后进京任太学博士、殿中侍御史、京东转运史、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去世后追赠吏部侍郎
25,李斯佺,字松客,山东周村人,祖父是清初赫赫有名的刑部尚书李化熙。他善于体恤下情,办事公道,光明磊落,被提升为四川茂州知州,以政务清明著称,调入京城为户部员外郎,不久升任刑部郎中,后又被任命为云南大理府知府。期满补福建建宁知府,因为其兄在福建任巡抚,需要回避,改任两淮盐运使。这时候,与江宁织造曹寅既是同事,又与他们全家结成了好友。
政治经济
行政区划
全区划分为北郊、南郊、王村、三个乡镇和五个街道办事处。
1.北郊镇:总面积58.43平方公里,人口36184人,辖5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南营镇南营村。
2.南郊镇:总面积59.2平方公里,人口35007人,辖4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高塘镇高塘村。
3、萌水镇:总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29170人,辖3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仍设在萌水村。
4.王村镇:总面积57.49平方公里,人口50619人,辖4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设在原王村镇王村村。
5.城北路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13616人,辖16个村委会,办事处驻地设在原南闫镇政府所在地(南闫路99号),与区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合署办公。
6.丝绸路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81平方公里,人口41632人,辖5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原设在军民路89号,现设在太和路。
7.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总面积7.89平方公里,人口31571人,辖8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青年路70号。
8.大街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40887人,辖3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丝市街132号。
9.永安街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64平方公里,人口31510人,辖6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地仍设在东门路197号。
农业经济
周村区现有农业人口12.5万人,耕地面积15.67万亩,林地面积3086公顷,森林覆盖面积21.5%。近几年来,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周村区加速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精心培育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农业,全区建成了一批种植、养殖基地,苗木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畜禽、特色养殖、农业旅游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产品安全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农业增加值6.74亿元,肉牛存栏量3600头,猪存栏量53100头,全区肉、奶、蛋总产量分别15330吨、17780吨、7941吨。

苗木花卉产业。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温室大棚面积3.5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0余万株(盆),销售收入3300余万元,带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5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绿化苗木为重点,集花卉苗木科研、生产、销售和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护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畜牧业。先后建设了萌山牧业1000头肉牛基地、大有公司万头良种猪基地、苏孔奶牛基地、豪艺生态养猪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龙头基地,全区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90%以上。
绿色蔬菜。突出特色优势,坚持“一镇一品”,建设了南郊苦菊芹菜、萌水秸秆养藕、王村双孢菇、北郊西红柿和速生叶菜六大基地。
生态农业。全区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170个,相继建成淄博大有、萌山牧业、周北牧业、世纪养猪等4个1000m3大型沼气工程,日可处理1.5万头猪、2000头牛产生的粪便80吨、冲洗废水320吨,每年可为农民提供12万吨固体和液体有机肥。我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大型沼气示范工程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
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6家。涉农类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山东名牌产品4个、山东著名商标5个。实施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13个“康得乐”牌蔬菜品种获得A级绿色食品蔬菜认证,“萌山湖”牌白莲特藕获得国家级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认证。
工业经济
周村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乡”、“纺织基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家庭手工丝织业;明清期间,纺织冶铁业进一步发展;进入20世纪,周村已成为省内的重要商埠和重要工业区;建国以来,纺织、化工、建材等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工业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区工业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化工、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电子电器和轻工家具为主的六大行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