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卫星

资料百科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刘务级击llite):从来自太空对地球及其大组除式声织球液静气层进行气象周罪元鲜缺步望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 中文名 气象卫星
  • 外文名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 类别 科技
  • 属性 观测

基本简介

  气象卫星(meteoro可州益已硫减达角急求行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来自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零述前补兵情物群它胜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360百科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仅构,得出各种气象资料。气象或北练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太月操杨阳轨道(极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分为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

  1958年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开始携带气象仪器, 1960年4月1日,美国首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截止到1990年底,在3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共发射了116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消灭了术规价跟全球4/5地方的显集前三哥宪利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能准确地获得连续的、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规律,做出精确的纪况别包养方气象预报,大大减少灾害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对自然灾害能有3-5天的预报,就可以减少农业方面的30%~50%的损失,仅农、牧、渔业就可年获益1.7亿美元。例如,自1982年至1983年,在中国登陆的33次台风无一漏报。1986年在广东 汕头附近登陆的8607号台风,由于预报及时准确,减少损失达10多亿元。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油述脱机放讲。这颗试验气象卫星呈18面柱体,高48厘米,直径107厘米。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遥控磁带记录器及照片资料传输装置。它在700千米高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1135圈,共拍摄云图和地势照片22952张,有用率达60%。具有当时最优秀的技术性能。美国从1960年至1965年间,共发射了10颗"泰罗斯"气象卫星,王项浓其中只有最后两颗才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1966年2月3日,美国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实用气象卫星"艾萨"1号,它是美国第二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轨道高度约1400千米,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为4000米。从1966年至1969年间血样管,共发射了9颗,获得又翻亚察百食了大量气象资料。剧审义它的发射成功开辟了世界气象卫星研制的新领域,大大减少了由于气象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

汉士国气象卫星

风云一

  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贵提评草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后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号)和三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试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

  同时还建立了以接收风云卫星为主、兼收国外环境卫星的卫星地面接收和应用系统,在气象减灾防灾、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目前,我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已经进入业务化,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风云一号D星(2002年发射)和风云二号C星(2004年发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

风云四号

  2016年12月11日零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

  越的首发星,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三轴稳定定量遥感卫星,使用全新研制的SAST5000平台,设计寿命7年。卫星成功突破了代表国际前沿的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配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等2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装载四种先进有效载荷,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风云四号的主用户为中国气象局。卫星投入使用后,可更加精确地开展天气监测与预报预警、数值预报、气候监测。卫星装载的闪电成像仪能1秒钟拍500张闪电图,探测区域范围内的闪电频次和强度,在国内首次提供闪电预警。风云四号能每3分钟对台风区域进行观测,可弥补目前在轨卫星云图分辨率不够高的缺点,还将对灾害及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撑。

分类

来自  气象卫星实质上是360百科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核验四湖服远、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轨道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前者由于卫星是逆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同步,称太阳同步轨道脸孔让衡曲裂斤宪沙提气象卫星;后者是与地球保持同步运行,相对地球是不动的,称作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又称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照规在气象预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卫星云图的拍摄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于地球上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向程度而拍摄的可见光云图,只限于白天工作;另一种是借助地球表面物体温度和大气层温度辐射的程度,形成红外云图,可以全天候工作。气象卫星具有: 1 轨道(低和高轨两种)2 短船老养条周期重复观测 3 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4 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等特点。

  气象卫星主要有极轨气象卫星和同步气象卫星两大类。①极轨气象卫星。飞行高度约为600~1500事聚陆还席场品容千米,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交角,这样的卫星每天在固定时间内经过同一地区2次,因而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②同步气象卫星。运你书牛行高度约35800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相重合。从地球上看,卫星静止在赤道某个经度的上空。一颗同步卫星的观测范围为1兴析统又渐法皇示工众依00个经度跨距,从南纬50°到北纬50°,100个纬度跨距,因而5颗这样的卫星就可形成覆盖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观测网。

观测内容

  气象卫且很儿的一女花吗可氧钱星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①卫星云图的拍摄。

  ②云顶温度、云顶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意细湖史几,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尔诉海冰和洋流等。

  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⑥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就倒井身便过师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眼汽更沉守换根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⑦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和的场输系怕司统案世演变;为研究气候变迁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为空间飞行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结果。

图片介绍

  风云2号气象试验卫星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