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什么时候上市
一般在3月中,地理位置朝向好,阳光充足的地段要早上市几天,在3月10号就小规模上市了。传统的碧螺春小叶种一般都在3月25号左右上市,而明前茶的采摘也就10天时间,所以显得特别名贵。
碧螺春采摘方法
碧螺春的采摘应该遵循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其实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的,一般从春分开始,到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6~2.0厘米的茶树鲜叶,因为茶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6.8~7.4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碧螺春明前明后茶区别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明前碧螺春茶细嫩品质好,而且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清明前的碧螺春茶特别香,内含物丰富,农残少,价格也很贵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明前指的是3月前开采的比较嫩的碧螺春,一般以牙心和一牙一牙组成,明后指的是4约到5月的碧螺春,一般是以1牙二叶为主,明前碧螺春较明后碧螺春原料细嫩、口感好!但他们的加工工艺却是一样的!
明前碧螺春怎么区分
1、看外观
(
1)、外观
芽叶以一芽一叶的为最佳,其属于碧螺春等级中的特级;制成后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
(
2)、颜色
颜色以墨绿为最佳,发黑的一般品质不佳,过绿则有作假的嫌疑;泡制时茶汤呈黄绿色,清澈澄亮。
(
3)、绒毛
绒毛是碧螺春茶叶本身的特色,其在制作的时候有一道专门的工序叫做“搓毛”,一般而言,毛越多,碧螺春的品质越好。
(
3)、有无沉淀
沉淀指的是碧螺春在泡制时,全部的叶片都会很快沉淀在杯底,茶农说如果买到的茶不沉淀,那一定不是碧螺春。
2、闻茶香
碧螺春的茶树一般与果树伴生,所以茶有一股非常明显的花果香。比如说,西山最常见的果树就是枇杷了,所以西山的碧螺春茶是透着枇杷香的,很好辨别。
3、品滋味
洞庭原产的碧螺春,其口感是甘甜、润滑、味醇、回味悠长的;而品质较差的则入口涩、苦、淡、无回味、青草味重,甚至还有焦糊味,这样的茶叶就不要去选了。
碧螺春茶的产区
碧螺春产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
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综上所得,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根据采摘时间分为明前碧螺春和雨前碧螺春。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明前碧螺春怎么保存
可先用牛皮纸包住明前碧螺春茶叶,另外再用袋子装好块状的石灰,然后以一层茶叶一层生石灰的方式,把茶品和生石灰放入茶罐中密封储存。并且生石灰最好一年一换。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明前,雨前什么意思
明前、雨前都表示为一种茶叶,全称是明前茶和雨前茶,明前指的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也叫做“火前茶”,而雨前指的是谷雨前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而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清明前可以扫墓吗
清明扫墓宜早不宜晚。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提前一些去扫墓,这样不仅能避开扫墓的高峰,而且寓意也很好,中国人做事情向来讲究宜早不宜晚,早一些去即使是思想观念传统的长辈也不会说什么的。
中国地域广,各地的风土人情不一样,不同的地方扫墓的说法和习俗是不一样的。浙江丽水一带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还有的地方放得更宽,称“前七后八”,也就是说,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坟都是可以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