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属于炒青绿茶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属于炒青中的细嫩炒青。所谓炒青,是采用金属传热破坏鲜叶中的酶的活性,经揉捻、烘二青、炒三青和辉(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炒青有长炒青、圆炒青、细嫩炒青之分。碧螺春正属于其中的细嫩炒青,因其制茶方法不同,为了保持芽叶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
炒青绿茶的特征
炒青一般是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但这里说的炒青是碧螺春的一个品种,从同样的茶树上采摘而来。炒青一般出产时间在清明节之后一周到十天左右,所以它的叶片会比较大,正因为这样它叫做炒青茶而不叫碧螺春。
碧螺春和炒青绿茶的区别
1、两种茶的上市时间不同,碧螺春的上市时间在每年春分到清明,而炒青上市时间在清明之后;
2、两种茶的价格不一样,碧螺春的价格比较高,今年上市初期在3000元以上,特级碧螺春的价格则达5000元以上,相比之下,炒青的价格很划算,一斤在300~500元;
3、两种茶的口味不一样,碧螺春的口味比较香,味道比较淡,而炒青的味道偏重,对于老茶客来说炒青可能更有味;
4、两种茶的外观不一样,碧螺春是一芽一叶或二芽一叶,都以嫩芽为主,而炒青则叶片较大,7-8公分左右。
碧螺春的采摘标准
1、在采摘西山碧螺春的时候先要指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采摘标准。这样才能够更确保西山碧螺春的鲜叶质量。
2、采摘西山碧螺春的人员禁止涂抹香水等,防止西山碧螺春不被污染。需注意的是采摘的时候手指要往上折断,而不是用指甲掐。
3、用来装放西山碧螺春的容易必须要清洁干净,最好选择那些通风性比较好的竹编或者篓筐。
碧螺春茶的制作方法
1、采摘
在碧螺春的采摘时期,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拣剔
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茶叶要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不炒隔夜茶。
3、炒制
炒制过程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多道工序,“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这些工序要在同一口锅内一气呵成,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不同的温度。
综上所得,碧螺春都属于细嫩炒青绿茶,是指细嫩芽叶加工而成的炒青绿茶。为特种绿茶的主要品类,多属历史名茶。凡采摘细嫩芽叶加工而成的炒青绿茶都属细嫩炒青,因产量不多,品质独特,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也很高!

碧螺春是炒青绿茶吗
是炒青绿茶。因为炒青绿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就是碧螺春。
碧螺春茶是我国的历史名茶。在当代,它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大红袍、铁观音等齐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唱名茶的人多了,名茶的需求量扩大了。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提香方法,怎么给碧螺春提香
1、因为干茶表面都覆有茸毫,最好用名茶烘干机烘焙方法来提香。注意,热风温度105℃左右最好,控制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家庭冰箱冷藏的茶叶,拿出来喝时,可以先放入微波炉设置“100的微波功率”加热60—80秒,取出后稍作摊凉后喝,这个方法对于带有生青气味的茶叶提香效果非常好哦!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