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鲜叶的采摘及保管
1、采摘:采摘时一手扶住树枝,另一手掌心向上依次由下至上采摘(采摘时注意将老嫩、粗细、长短基本一致的采在一起,便于分级),要直采,不能用指甲掐断。待一定量时轻放于遮阴处的竹制品容器中(不能用铁桶、锑盆等易改变温度的器具存放)。同级同放,无杂质。
2、保管:摊青室要求温度一般在18℃以内,湿度在80%左右,通风透气,避阳光直射。发现茶青有萎凋现象时,不能喷水。雨水叶和露水叶置于沥水的摊青物上。茶青存放厚度一般3厘米左右,每隔1-2小时翻动1次。茶青采摘后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8小时。
二、加工方法。小叶苦丁茶的初加工按杀青方法分煮制法、炒制法、蒸制法。
1、煮制法
⑴杀青:选用能装15公斤水的铁锅,用水洗净后升高温至锅红,用制茶油抹锅,然后用皮纸擦洗,直到锅中无青烟冒出,降温冷却(以下二炒、三炒等备用铁锅准备方法同此)。盛水10公斤,加热至水沸,将鲜叶放入,每次投放500-700克,投入后迅速搅拌,使其受热均匀,当茶梗全部变软时 (30-60秒)迅速滤起。
⑵冷却:杀青叶起锅后迅速放入准备好的冷水中冷却。
⑶脱水:将冷却后的杀青叶用纱布包好后放入脱水机中进行1-2分钟的脱水,取出解块,使其松散。
⑷揉捻:杀青叶冷却后,用两手按"轻→重→轻"原则沿同一方向揉捻,一边揉捻一边抖动,使之匀整,揉捻成形度达85-95%即可。
⑸二炒:将揉捻叶500克投入温度为120℃的待用炒锅中用手快速翻炒,使揉捻叶水分迅速蒸发(翻炒时偶有轻微爆鸣声,若出现连续爆鸣声,应迅速降温)。温度由高到低,逐渐降至40-60℃,当苦丁茶半成品干燥至手捏成团,手松能散时开始做形。
⑹做形(茶叶按形状分条形、珠形、片状等,现以条茶为例):做形要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将叶置于手心,一手静止,一手前后平行往同一方向揉搓,整个过程做到搓揉迅速,使叶片受热均匀,每次轻搓时间不超过6秒。当搓揉到叶变硬有刺手感时,即停止做形。
⑺三炒:停止做形后,适当提高锅温(70-80℃,不能低于60℃),快速翻炒至足干(两手轻捻成粉末,含水量<7%),起锅封装储存的成品即为毛茶。
2、炒制法
⑴杀青:将备用杀青锅(参照口径为70厘米)加温,当锅温度达240℃以上时投入250-500克鲜叶,快速翻炒,抖闷结合,杀青时间一般1-2分钟,当茶梗全部杀透变软后立即起锅。杀青叶要求无焦边、焦叶、红梗、红叶。加热时禁止用有烟燃料。
杀青原则: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嫩叶多抖少闷,老叶多闷少抖;老叶嫩杀、嫩叶老杀。
⑵冷却:起锅后迅速均匀散热冷却。
⑶揉捻、二炒、做形、三炒同煮制法。

小叶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1、小叶苦丁茶中,锌的含量是绿茶的两倍多(锌是上百种酶的活性中心,又为胰岛素成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硒的含量是绿茶的20多倍(硒是大脑神经的重要组成元素,经常补硒可以缓解大脑疲劳)。
2、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其天然成份的研究表明,小叶苦丁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黄酮含量为1.37%~2.63%,比绿茶含量0.99%多0.38%~1.74%(黄酮具有维持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减低血管的脆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等作用)。
3、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叶苦、味平、无毒、性寒,煮饮止渴明目,消炎利水”,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消炎的功效。苦丁茶还具有消炎杀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积、提神醒脑、减肥抗癌和抗辐射、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
小叶苦丁茶和大叶苦丁茶的区别是什么
1、产地。大叶苦丁茶一般产于海南、广西;小叶苦丁茶一般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原为野生种,后大多经人工培植而成。
2、口感。大叶苦丁茶味道苦涩,而小叶苦丁茶有绿茶的清甜,苦涩味不及大叶苦丁茶,清凉降火的效果明显。
3、外形。大叶苦丁茶颗大,呈黑色,采摘时一般有三片茶叶,叶大,茶叶泡后舒展完整。而小叶苦丁茶外形色泽绿润、汤色碧绿、叶底鲜绿,俗称青山绿水”。
[精选]喝小叶苦丁茶伤肾吗
喝小叶苦丁茶不伤肾,苦丁茶具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炎解毒、降压降脂等药理功能。
小叶苦丁茶冲泡方法:
拿个透明度高一点的玻璃杯,将开水冲入玻璃杯,放入小叶苦丁茶。此时,可注意观察,奇迹瞬间发生:仅仅十多秒钟的时间,就像电视里种子发芽长叶的快速镜头。
只见细嫩的茶叶在水中迅速舒展,发芽似的变成了鲜嫩绿的叶子,几片嫩叶为一小株。在水中迅速伸展怒放。
眼前一片绿芽,手中玻璃杯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一片有生命的植物。正在水中努力的生长。
此时,从玻璃杯里散发出阵阵如青草般的清香,更加填满了刚才的感动。将茶水倒出品饮。
味甘苦,回味悠长,为上好的保健靓茶。
小叶苦丁茶饮用注意:
小苦丁茶虽然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它的副作用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是有害的,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饮用的,饮茶也应该合理,不能随便喝。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