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茶的采制工艺?

精选问答

"茗眉"制法,是在婺源产制"毛峰"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初制加工程序是:杀青、揉捻、初烘、锅炒、复烘。要保持"茗眉"特色,加工过程要求精细,用手工操作,制茶具(锅、盘、烘笼等)要洗净,保持清洁、卫生。加工工序每一环节,都很重要,都关系着品质的高低,必须严格把关。

杀青

杀青是工序中技术操作的关键。对消灭、红梗、红蒂,保持绿茶特色,提高细嫩香气,维护茶叶滋味,效果很为显著,每锅投叶量6一8两,在150一160℃锅温中翻炒,炒至七、八成熟时,锅温要逐渐降低,做到先高后低。翻炒叶片要均匀,炒中略带抛,散去水分和青气。炒至叶片柔软如棉,筋梗折不断,微显香气时,即起锅付揉。

揉捻

要用精制的竹盘。揉法是用两手拼挤,五指分直,从身向外轻推细揉,然后再用五指川拢,带回坯料,重新向外推揉,往返多次。在细揉过程中,要解散团块1一2次,手法要轻要活,用力轻重均匀,保证芽头完整,茸毫多,揉至芽叶紧细成条,起锋苗,即可付烘。

初烘

烘笼要清洁,笼屉要垫上棉纸,防止产生不正常的味道。初烘时,要用佳炭好火,笼温掌握摄氏100一120℃,把茶坯轻轻摊放在笼屉上,做到人不离烘,烘不离人。在烘过程中,对茶坯要用竹筷细心挑翻,避免干燥不匀。烘至手捏感到不沾手,略爽时(水分约去30%)即可起烘。

锅炒

是进一步挥发水分,整形,显白毫,产生香气的过程,锅温要掌握摄氏80一100℃,火温要先高后低。木柴要干,剖细便于掌握火温的高低。在锅中翻炒、手法要轻翻、轻滚,促使茶条逐渐收心,紧结条索,茶香挥吐,干燥达八成时,即要起锅,减少白毫损落,茶条断碎。

复烘

工具同初烘。笼屉垫上棉纸,防止茶末掉落火中产生烟味,和茶芽勾着竹盘断碎,要求文火长烘,忌求图快。要经常翻转,促使干嫌均匀,色泽一致,形态美观,提高香气滋昧。烘至手捏茶条可成粉末,水分5一6%时起烘,经摊凉后,贮藏在锡罐内,密封,有利保持品质 。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