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小编就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和冬天的调漂上来就好理解多了,冬夏钓鱼的很多技巧与方法是不同的,但不管怎么调、怎么钓,钓上鱼就是灵、钓不上鱼就是钝。下面小编就具体给大家说说关于冬钓调漂到底是调高好还是调低好。
经过观察人工养鱼,正常情况下,气温高时,鱼一直在大开大合地做着吞吐的动作,嘴张的很圆,吃食时,往往是低一次头连续吃好几口食料才会抬起头来;但在冬天,鱼嘴似乎也冻僵了,好几分钟张一次嘴,开口度很小。
冬钓调漂
吃食的时候感觉很吃力,低头啜一口就抬起头,食料却还没吸进嘴。由养的鱼的吃食行为动作联想到冬夏钓鱼时漂象的不同,钓目的设定就容易解释了。
在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吃饵似乎只是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
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
冬钓调漂
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
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
有位钓友反应说,大部分冬钓是都是调4、5目钓4、5目,但他朋友确是钓1目居中间钓位而连续中鱼,并且时不时上双尾,他就开始调高钓底,结果反而更差,所以他就根据朋友中双尾且顶漂动作多而判断他在钓钝,经验证空钩时漂尾完全入水了。
冬钓调漂
所以说:在冬钓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另外,漂型的差异也影响调钓目的设定。目前市场上有多个冬天用来对付轻口鱼的浮漂的品牌,漂型基本上都是超细硬尾漂,它的特点是在漂起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得漂尾产生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同样一枚袖2钩,常用漂尾能压下1目,而超细尾就能压下2目多。
这两个特点使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动作清晰起来。在对付老池子——经常用粉饵钓或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子时调高钓低仍然会有很好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冬钓时,线组也至关重要,尽可能地使用细而柔软的线和轻细条的钩,最大限度地降低鱼吸食时的阻力,然后调低钓高,品味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感觉,这些方法可以让你在冬季垂钓时钓的更开心。
通过以上学习,相信大家对冬钓调漂到底是调高好还是调低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冬钓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希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使用。也期待大家的渔获满满。

冬钓用什么香料好
冬天寒冷,鱼一般在深水聚集过冬,钓鱼选址重于用料。冬季用料主要偏向于腥味,而且尽量倾向于活饵,海竿是没法用红虫的,比较好的选择还是蚯蚓,要选择活动能力强的鲜红色的最佳。
冬季钓鲤鱼调什么饵料好
冬天鱼儿吃口小,鲤鱼也不例外,所以在配制饵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调整饵料的状态要更加软和轻,好让鲤鱼更容易地吸食,大小的话蚕豆差不多大小就更好合适。如果使用红虫或者小蚯蚓,那么每钩挂三五条就可以,活的虫饵效果最好。颜色上,鲤鱼最偏爱深红色或者咖啡色,一般商品饵自身的颜色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添加食品色素。当然,相比较味型和状态,颜色的重要性要小一些。
冬天钓青鱼怎么调漂
1、调钓。在三米以上水深的水域垂钓体重超过5千克的青鱼时,浮漂的目数不能超过调目,否则在青鱼咬钩时会不断的起伏,容易造成误判。调高钓低,抬漂越快,空钩越多。调低钓高,黑漂越快,空钩越多。
2、双钩调灵钓钝。垂钓青鱼时,会经常用到双钩,可以利用调灵钓钝的方法进行调漂,可以空钩调5目到7目,带饵钓2目,此时的双饵钩在水中会呈现饵钩悬浮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用的是大饵,浮漂的目数一定要大。
3、空钩调平水。遇到空钩调平水的时候,钓饵会陷入淤泥里面,也会完全平躺于水底,这会极大增加钓获青鱼的难度,所以钩饵千万不能沉入水底,最好距离水底10厘米到20厘米,千万不能调的太钝了,这样可以及时获取青鱼上钩的信号。
4、灵活的调整。在调漂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青鱼在水中的吃饵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调漂时应该要注意青鱼的体型和觅食习惯,否则就难以判断水下上钩的鱼。但是调漂时也少不了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运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