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1982年春季,紫阳茶试站、汉中地区、西北植物所及陕西省茶树品种资源组分别按规定采留标准(第一轮新梢长到1芽3叶时采1芽2叶)制成蒸青化验样品,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化验,结果表明,紫阳茶的品质成分有下列显著特点:
紫阳富硒茶品质特点
1、富含氨基酸
平均值最高的是紫阳大柳叶,含3.46%,其次为苦茶、紫阳槠叶种、大青茶,均超过3%。绝对值最高的是1981年在紫阳焕古公社铁壁三队采集的以大叶泡、槠叶种为主体的混合样,氨基酸含量高达5.69%。其次是1982年采集的紫阳县洄水区斑桃公社店湾队7号样,氨基酸总量达5.10%。1981年紫阳茶试站在同样肥培管理条件下的品种园中采样化验,除贵州湄潭苔茶达3.01%,其余7个外地品种均≤3%,而紫阳茶达3.08%。富含氨基酸是紫阳茶浓而不涩、滋味醇和回甜的物质基础。
2、咖啡碱含量高
咖啡碱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一般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为2~4%,品质滋味好的茶叶,一般咖啡碱含量也高。紫阳群体中,除紫阳圆叶含2.51%外,其余均在4%左右。苦茶最高,为4.43%;其次为柳叶种4.37%,槠叶种4.36%,小叶种4.16%。咖啡碱含量高且稳定,变异系数都不大,是紫阳茶品质好的又一标志。
3、多酚类化合物中儿茶多酚类含量高,品质成分比率协调
紫阳群体各地方种茶多酚含量中等偏高且比较稳定。高于26%的有圆叶种(28.7%),柳叶种(27.61%),紫芽种(27.14%)、大叶泡(26.16%),其余均在中等范围。变异系数除圆叶种和小叶种超过20%以外,其余均在13%以下。紫阳种与外地良种相比,仅次于贵州湄潭苔茶和湖南云台山大叶种。儿茶多酚类总量仅次于贵州湄潭苔茶,而高于其它7个外地良种。
据杭州茶叶试验场多年研究认为:儿茶多酚类与氨基酸的比值大则适宜制红茶,儿茶多酚类与氨基酸的比值小则适宜制绿茶。紫阳种儿/氨比值仅6
7,比南江大叶种和福鼎大白茶稍高,而低于其他6个外地良种。尤其是焕古茶儿/氨比值仅40,充分说明是适制绿茶的优质鲜叶。
紫阳茶除了富含影响茶叶品质的化学成分外,还富含微量元素硒。1981年对紫阳31个公社48个样进行含硒测定,其范围在0.122~3.83PPm之间,高于安徽、浙江、福建等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二院自1972年至1977年8月,采用茶树根治疗高血压症140例,表明茶树根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作用,同时观察到茶树根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高血压伴有高血脂症者尤为适宜。药物的副作用少,对心电图、肝功能无明显影响。1978年以来,又进行了一年多防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不仅证明茶树根有防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还证明紫阳茶树根的作用不仅高于对照组,还高于四川江津茶树根组。从实验期间的动物健康状况看,紫阳茶树根组明显比作为对比标准药物的安妥明组好。凝血时间紫阳茶树根组也比安妥明组明显延长1倍。

紫阳花花语是什么
1、在中国,紫阳花的花语:希望、健康、有耐力的爱情、骄傲、冷爱、美满、团圆。
2、紫阳花又叫绣球花,又名八仙花取名于八仙,故寓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绣球花(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又名木绣球、八仙花、紫阳花、绣球荚蒾、粉团花。属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被有星状毛。夏季开花,花于枝顶集成聚伞花序,边缘具白色中性花。
4、花初开带绿色,后转为白色,具清香。因其形态象绣球,故名。原产于我国华中和西南。性喜阴湿,怕旱又怕涝。绣球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花卉,其伞形花序如雪球累累,簇拥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煞是好看。
紫阳绒怎么养
一、养殖环境
1、土壤:养殖紫阳绒最好使用土质疏松且透气好的土壤,可以在盆土表面覆盖一层河沙,能增强透气性。
2、浇水:浇水频率不需要太频繁,一般一周浇一次水即可,平时要等土壤变干后再次浇水,浇水量不要太大,出现积水会让根系腐烂。
3、光照:紫阳绒生长需要适当的接受光照。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长期在阴暗的环境生长,会让叶片颜色变淡,叶杆也会变脆弱。夏季光照比较强烈,要及时采取遮荫措施。
二、繁殖方法
叶插繁殖:可以在春季进行,尽可能不要在夏季进行扦插。剪取一片饱满的叶片,放在通风处晾干后扦插,直接将它放在土壤上或斜插,不要直接插到土壤中。
三、常见病虫害
紫阳绒很少出现病虫害,不过还是要做好预防。若病害到叶片,要将病叶清除并烧毁,不要出现二次感染,并配合多菌灵喷洒,能有效防治常见的病虫害。
紫阳小说简介
1、《紫阳》是17K小说网签约作家风御九秋于2013年12月9日开始创作的一部古典仙侠小说。讲述了五胡乱华,天下纷争,鬼魅四起,妖孽丛生的故事。
2、五胡乱华,天下纷争,鬼魅四起,妖孽丛生。上清悯世人疾苦,神谕无量山选才天下,传妙法以济世人,授大道再定乾坤。
3、神话小说不乏名著,修真小说层出不穷,恨无一部秉承道家正统的道术修真作品,此书拾遗补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