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钓黑鲷钓位如何选择

精选问答

  所谓的矶钓就是要站在礁石或岩石上垂钓,由于站的位置比较高,建议准备长度在4米以上的抛竿,然后把钓饵抛到水中50到60米左右的位置。海底的礁石上栖息着很多浮游生物,因此就会有大量的鱼在此处栖息,尤其是黑鲷鱼。礁石底下的鱼群一般都是群居生活,遇到食物会大量的疯狂抢食,如果在此处垂钓黑鲷鱼是有很大收获的。但是如果选择在礁石上会消耗很多体力,而且此处风浪也很大,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矶钓竿钓青鱼用什么钩

在类似水库、湖泊这样的大水面最好用5.3~6.3米的矶竿或前打竿,这样效果好一点,既有抛竿线轮放线的功能,又有悬坠钓组的灵敏度,是在大水面钓青鱼的理想用竿。如果感觉到用矶竿太累,那么可选择6.3米的中性钓竿(中性钓竿重量略轻,减轻疲劳度,韧性也好,最少不得低于5.4米),因为这样可以钓得远一点、深一点,符合青鱼喜深水的规律。另外,长竿在遛鱼时,所释放蹿力的效果要好于短竿。线组方面:主线在钓竿应有的承耍范围内,越粗也好。去水库一般选4号主线:2.5号子线。而在养殖水域可适减去一个线号,钓钩最好是新关东2~3号。

矶钓如何控线

1、重量张线:这是利用母线的重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让母线离开水面,减低水面张力对母线的影响,同时因为母线离开水面时受到地心吸力的影响,母线重量将会集中于丹锥上作为支点,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2、竿先张线:这是利用竿先的弹性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将钓竿伸出与水流方向尽量保持垂直90度-120度之间,打开线杯,利用手指轻按线杯制线及竿先的弹性轻轻拉紧钓组,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3、风力张线:这是利用风力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让部份母线离开水面,竿先必须视乎风速及风向作出适度的提升及指向合适的方向,这时母线将被风吹成一个弧形而向丹锥方向作出拉扯,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4、反拨潮(炒白位)张线:这是利用反拨潮(炒白位)的力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利用钓竿,将母线放于炒白位的外沿,利用炒白位力量向四周散发的特性拉紧母线,从而令处于潮目(夹流位) 或离岸流的丹锥及丹锥下钓组拉紧,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5、拉扯张线:这是利用母线的乘流性(或水阻)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技巧是利起钓竿竿先的弹性左右舞动(在日本这种技巧叫“尖弹晃”),让母线离开水面,然后蛇形地摆放于流头,利用水面张力及阻力对母线的影响,从而大幅减慢丹锥上母线乘流性藉此减慢丹锥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

6、丹锥张线:这是利用多一颗不同乘流性的丹锥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只是配上多一颗乘流性较低的丹锥,藉以从后方拖拉着前方的丹锥,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矶钓如何调漂

矶钓竿钓底可以采用手竿用立式浮漂台湾悬坠钓法进行垂钓,方法如下:

1、空钩调整铅坠重量使浮漂达到调目,调灵敏使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较多,调迟钝使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较少。

2、单钩挂饵料或者橡皮块使浮漂缓慢下沉直到全部沉入水中,向上移动漂座,直到浮漂的漂尾,逐渐露出水面为止,钓灵敏使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少,钓迟钝的话使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多。

3、正式进行垂钓,用矶钓竿带漂垂钓尽量选择轻便一些的绕线轮,用前打专用轮,有利于提高抛竿诱鱼的频率,减轻操作负担,垂钓前把绕线轮的泄力调整到适合垂钓水域鱼情的最佳状态,避免遇到大鱼放不出线或钓小鱼乱线的情况发生即可。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