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茶叶知识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很多茶友来信息问我们广东四大名茶,广东名茶排行榜等相关的内容,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下,原创内容如下:
尽管广东人特别喝茶,尤其爱喝普洱茶,广东省既是中国第一大茶叶消费省、第一大茶叶流通省,也是全国除云南省外消费普洱茶最旺的省份。不过,广东本地茶叶在全国范围内的名气却不大,即便是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获得“广东四大名茶”殊荣得韶关罗坑茶、台山白云茶、清远笔架茶和蒲坑茶,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罗坑茶
罗坑茶为条形茶,是广东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的土特产,是广东最早的熟茶,老少皆宜,外形色泽红褐,带烟火味陈香,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回甘,泡饮后存放2~3天也不会产生异味或馊酸味。其工艺特殊为:杀青—揉捻—烘干—渥堆—蒸茶—揉捻—干燥—毛茶。
白云茶
由于特殊药用效果,白云茶深受台山人的喜爱,有“仙茶”美誉。过去,其销售的价格一直很高。在民国时期,1两上川出产的白云茶就要毫银2元;4两经过焙制的白云茶可以换回50公斤稻谷(当时台山本地粮食不足,需要从外地运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公斤白云茶的售价高达120元。
据《百峰山草药》介绍,用干白云茶叶三至五钱,以水煎服,可治风热感冒、痰多气喘、头痛、昏睡、烦渴等病。民间还有一方:干白云茶叶一两,配以蜜糖一斤,密封于瓶内三几个月,即成医治红白痢症的特效药。这样蜜泡过的白云茶渣,炖烂敷医红眼病,不少回乡华侨,也访买一些带到海外备用。
白云茶是广东台山市的独有茶叶品种,台山人饮用白云茶在明、清时代已广为流传。自古以来,无论是在官方县志的种植记载,或是民间流传的制药秘方,都有白云茶的身影。如清光绪年间金武祥著述的《赤溪杂志》记:“产有土茶,民间采摘贩卖,间获微利。余烹而试之,质颇香嫩,惜焙制未精。”
白云茶树在台山主要分布在这些区域:古兜山脉的北峰山、狮子头等地,大隆洞山脉的牛围山,紫箩山脉和上川岛。生长于深山的野生白云茶树树龄高,树干较高大。在1985年的调查中,考察团就曾在大隆洞的牛围山发现高达6.16米的茶树。根据推算,这棵树的树龄在400年以上。
提示:以上内容来自本站整理加原创,今天重点为大家推荐的本文话题是:香气最浓的茶叶排名,泡出来特别香的是什么茶?,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
蒲坑茶
蒲坑茶是广东清远市石潭蒲坑特产茶,具有“清香、味浓、甘香、纯净、耐冲、可口”的独特品质。长期饮用蒲坑茶,有清热化啖,解无名毒;对治疗胃病、喉咙肿痛、感冒发烧、饮酒过量及能具消解脂肪、提神等功效。
蒲坑茶的制作大多与民间制法相同,先是将采得的青茶用大铁锅炒,期间不停翻炒,控制在适度假均匀不炒焦为佳,但蒲坑茶经常有种焦香味,不知是炒茶时的疏忽还是刻意的效果,使得冲泡出来的蒲坑茶中蕴藏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茶味。生茶炒后就进入揉捏杀青,然后碳火焙烘。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复茶了,将焙好的茶用长条布袋装上反复推搓,使得制出来的茶叶条结实,茶味均匀,条形美观以卖个好价钱。当年的蒲坑新茶是很清香的,茶色如绿茶般清淡,但真正的蒲坑茶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发酵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蒲坑茶。
两三年里,新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后自行发酵,这时的茶叶就有股刺鼻难闻的霉味,好像缺乏经验的藏茶者存放坏了的茶叶(蒲坑茶与普洱茶不同,他没经过渥堆发酵)。两三年后,茶里的霉味和烟火味自行消失。以后,年份愈久的茶愈陈香。冲泡出来的蒲坑茶纯香无比,色泽如琥珀般透亮,尤如一杯诱人的轩尼诗洋酒。
笔架茶
笔架茶因产于广东清远笔架山而得名(现属清新县管辖),为清远五大土特产(即麻黄鸡、乌鬃鹅、笔架茶、源潭红烟、清远笋)之一。笔架茶渊源悠久,早在1200年前,陆羽《茶经》就有关于“岭南茶产于韶州(今韶关)”的记载,而韶关的“清远笔架茶”在当时已经享有盛誉,据清远县志记载:“清远茶以笔架山为最,三伏炎热,经宿如故,其解暑消滞功无与比,若收藏年久,旧茶可以治病”。
笔架茶主要产地在笔架后山坑口至坑尾的杨桃窿、坑口、企坑、毛坪等村,采摘标准按半开面,采1芽2、3叶,采时要求新鲜均匀,整齐,无病虫叶、对夹叶等,从采摘时间上可分为社前茶(农历二月第一个戊日前采)、清明茶、谷雨茶、白露茶。
笔架茶的制作方法较为特殊,有点像小种红茶的制作方法。传统制法是采用铁镬炒青,明火熏干的方法。杀青、初揉后用松柴明火烟熏,吸入烟味,再在竹箩内用炭火焙干。制好的毛茶富含辛辣味,不能饮用,需在袋内放置1~2年,再进行复制,复制时将茶装入袋内,置于锅内隔水蒸几分钟后进行复揉,将外形条索理好,最后复焙。做好的茶谓之旧茶,饮之醇甜可口,回味无穷,极耐冲泡。成品茶规格分:1~3级叫香茶(一般称吊仔茶),4~5级叫乌蕊茶(也叫半乌半粗茶),级外叫粗茶。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广东四大名茶,广东名茶排行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广东四大古镇是哪四个
广东四大古镇是广州,佛山,东莞石龙,顺德陈村。广东四大古镇具有悠久历史,旧称“省、佛、陈、龙”。广州是古代是军事镇,经济文化发达,广州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最小的范围也据有现广东省的中部与北部,最大的范围包括现广东、广西的大部地区。
广东早茶四大天王
广东早茶四大天王分别是虾饺、叉烧包、干蒸烧麦、蛋挞。广东人早晨去茶楼喝茶是一种传统,无论是家人或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广东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
都知道,广东人喜欢吃早茶,尤其喜欢去茶馆饮早茶。广东的茶馆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饮早茶的最多。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茶客坐定,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廉价的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心。配茶的点心除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外,近几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虾饺、叉烧包、干蒸烧麦、蛋挞号称早茶“四大天王”,是吃早茶必点的产品。虾饺皮晶莹剔透,里面的虾非常爽口弹牙,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虾肉,鲜甜可口。叉烧包面皮是用北方常用的发酵面团经过改进而成的,蒸熟后包子顶部自然开裂。干蒸烧麦是用半肥瘦猪肉、虾仁、云吞皮和鸡蛋做成,色鲜味美,质地爽润。蛋挞是一种以蛋浆做成馅料的西式馅饼。
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从早上茶馆开门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档”。这类茶客不去豪华酒家、高档茶楼或宾馆,而到就近街边经济实惠的小茶馆。廉价的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心。配茶的点心除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外,近几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广东的四大方言分别是什么
广东的“四大方言”分别是粤语、潮汕话、客家话、涯话。
1、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洲、英国、欧洲和澳洲、纽西兰、圣诞岛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
2、潮州话,又作潮语、 潮汕话、潮州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广义上包括汕尾及海外东南亚为主的潮人聚集地。
3、客家语是客家人之间的独特语言。客家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
4、涯话是粤西及广西南部等地区的一类客家语方言。在粤西、桂南地区使用涯话的人口超过500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粤东等地客家语分化越来越大,并有逐步被粤语等取代的趋势,亟待保护。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