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普洱秋茶属于秋白露,秋白露就是白露之后秋分之前采摘的茶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前后又会进入生长佳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们特别喜欢。
一般八月份,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一点。如果说春茶喝的是那股清新的香气,淡淡的青草味,那么晚秋茶喝的则是一种浓郁的、醇厚的味道。经过了一夏的煎熬,茶叶也仿佛在时间中熬出了最浓烈的品性。
秋季气候特点是秋高气爽,雨水较少,这个季节产的茶,香气馥郁绵长,口感甘醇。
秋茶,历史记载并不多,大概因为唐代以前,茶农只采春茶,秋冬茶一概留养的缘故!只在晚唐期间,一位和杜甫齐名的诗人许浑的诗里见到“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的句子,另张籍也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里提到:“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寥寥无几的叙述里,虽无法窥见秋茶之全貌,但也见,从晚唐起,民间已有喝秋茶的习惯!
秋茶真正的普及,大约还是从宋朝起,陆游曾在诗里提到:“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及“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深谙养生之道的陆游,一生爱茶、痴茶,想必对秋茶亦是甚为喜爱的,不然,也不会“初到荣州”,就急忙“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了!
普洱秋茶好吗?
由于气候因素,普洱秋茶内的芳香物质也保留的比春茶更好。秋季气温下降,降水少,茶树生长活力下降,从而使物质积累增加,促使含氮化合物、芳香物质的形成。
秋天气候较为温和,天高气爽,日照长。在冷干的温度下,茶叶的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内质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
古树秋茶,同时期内含物质会较其他茶更为丰富。茶品上口感独特,滋味协调、香气持久、味厚回甘好茶韵悠长,且后转化价值更高。
普洱秋茶好喝吗?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色较黄,芽叶较瘦小,且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张较薄、叶缘锯齿明显;内含物质含量少,滋味平和,水薄甘甜,香气较高。
显然,在普洱茶茶界,秋茶汤水的江湖地位并不高,甚至被划分到“水薄”的一类。但普洱茶的秋茶,却拥有另一个杀手锏——香甜。相对较少的茶多酚与咖啡碱,减少了汤水里的苦味与涩味,让甜味更加突出。香气上的差别,仍旧是由当时的天气因素决定。
秋茶,于普洱而言,后期存放香气上的留存和转化要更胜春茶,后期的蜜韵再存储得当的条件下,被完美的转化出来,很多茶友喜爱普洱茶里多变的香气。

普洱春茶好还是秋茶好
普洱春茶和秋茶各有千秋。
1、普洱春茶:是指在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采摘加工成的成品茶,主要靠风力和少量雨水发芽。
春茶的特点: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有的春茶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
营养价值:春茶的氨基酸含量高。
2、普洱秋茶:又称为谷花茶,是指在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成的成品茶。
秋茶的特点: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普洱怎么泡好喝
普洱通过备洗茶具、洗茶、冲泡、出茶、分茶五个步骤泡出来会更加浓郁好喝。
具体步骤为:
1、备、洗茶具:首先准备好茶具,同时用热水先对茶具洗一遍;
2、洗茶:将普洱茶茶叶取出适量投入碗盖中,然后倒入开水,片刻后将茶水倒掉,去除茶叶中的杂质以及附着物。
3、冲泡:往盖碗中倒入沸水,盖上杯盖,等待差不多十多秒。
4、出茶:将泡好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在公道杯上要先放好滤网防止茶叶落入。
5、分茶:取走滤网,将公道杯中的茶水分别倒入品茗杯中。然后就可以进行品饮了。
普洱茶加什么好喝
普洱茶加菊花冲泡好喝,陈皮加入普洱茶中一起冲泡也不错,也可以加蜂蜜等。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不破坏蜂蜜中的营养物质,需先需用沸水冲泡普洱茶,滤出茶汤,待茶汤冷却至60℃以下时,再调入蜂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