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碧螺春的特点 芽叶细嫩、味醇形美

精选问答

明前碧螺春的特点

明前碧螺春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历来在文人雅士间颇为推崇。宋室南迁后,众多文人雅士云集东洞庭山,煮茶论道,诗词会友,碧螺春茶便是座上待客不可或缺的珍品。

明前碧螺春的泡法

1、茶具

由于碧螺春的茶汤色泽美丽、茶叶舒展姿态优美,因此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可使绿茶之美尽现。

泡碧螺春时无需加盖,以防嫩茶泡老。

2、冲泡

因为碧螺春未经过发酵,非常娇嫩,用开水会把茶烫坏,所以这里是用75-80摄氏度的水泡。

采用上投法。就是先将水倒在杯子里,然后再投茶叶进去。也可先注入一部分水,投入茶叶,再注入部分水。

主要是避免过烫的水直接冲到茶叶上,容易将茶叶冲老,失去鲜嫩的味道。

3、入口

碧螺春入口,你首先能感觉到一丝丝的轻柔感,那种感觉没有白开水一样淡,也没有酒一样的烈。

然后,有那么一丝苦与涩,大约五分钟后会在舌面产生回甘。

什么是回甘?就是呼吸、或者是咽口水的时候,舌面有丝丝清甜。

打个比喻,你吃了薄荷糖,过后喝水,口中都有那种清凉滋味。

4、茶香

喝碧螺春的时候,除了青草气,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森林中树木散发的清香,又或者是站在水果摊前面,那种如有若无的果甜香。这也许和地产碧螺春果树茶树混种的传统有关。

5、茶汤

茶汤入口,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会有变化。

举个例子,入口,舌尖清苦,停留一会,在舌面会有微微苦感,咽下茶汤,舌根的甜味,喉间呼吸有清香的气韵溢出。

一口下咽,屏气凝神,细心体会,就会感到甜味聚集在舌根、舌两颊生津,妙不可言。

不可复制的原产地,不可错过的明前茶,一年一期,一期一会,带着春天特有的活力,带着江南独特的温柔,带着三月缓缓的微风,带着苏州氤氲的细雨,带着采茶人的辛勤劳作,带着炒茶人的老道功力,带着毫白银绿与翠碧,带着花香果香与茶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为与你共赴一场专属于春天的约会!

明前碧螺春怎么保存

可先用牛皮纸包住明前碧螺春茶叶,另外再用袋子装好块状的石灰,然后以一层茶叶一层生石灰的方式,把茶品和生石灰放入茶罐中密封储存。并且生石灰最好一年一换。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明前毛尖的特点

鲜爽、清香是明前毛尖的显著特点,明前温度低,茶芽孕育时间长,因而毛尖茶鲜嫩度高,且圆、紧、直,干茶香气显淡淡清香,又仿佛花香,干茶条索白毫显露,汤色嫩黄明亮,滋味鲜爽甘醇,茶叶叶底嫩绿黄色,鲜活。

明前,雨前什么意思

明前、雨前都表示为一种茶叶,全称是明前茶和雨前茶,明前指的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也叫做“火前茶”,而雨前指的是谷雨前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而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