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将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另外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轻摆放,待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等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白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名字的由来
首先白茶顾名思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白色的茶叶,有些茶叶有绿叶素所以是绿色的,那为什么白茶是白色的呢?因为是在清明前雨水比较多而阳光很少,此时茶叶刚刚长成,就被制成干茶,白茶没有经过杀青或揉捻,保留了芽叶完整的白毫,所以因它满披白毫,像银雪一样就被名为白茶。
白茶的分类
一种是根据白茶的采摘标准不同,人们把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采摘单片的茶芽而制成的称之为“银针”,而采摘茶树叶片制成的则称之为“寿眉”,还有一种茶芽和叶片在一起的就称之为“白牡丹”。另一种是根据茶树的种类而分的:“大白”、“小白”及“水仙白”。“大白”即是采摘于大白茶树的茶叶,“水仙白”则是采摘于水仙茶树的茶叶,而一般福鼎白茶都成为“小白”。
白茶怎么泡好喝
1、备洗茶具
冲泡白茶,建议选用透明无色的玻璃杯。先取温水洗杯,清洁的同时还能起到温杯、消毒的作用。
2、取茶
根据玻璃杯的大小,按1:50的比例量取白茶茶叶,也就是1克茶50毫升水。一般玻璃杯投放2-3克左右的白茶量即可。
3、润茶
往茶杯里倒入少许温水,水量以没过茶叶为宜,轻微转动一下玻璃杯,使白茶茶叶充分吸水,然后快速倒出茶汤。
4、冲泡
沿杯壁轻缓注入90-100度左右的开水,至杯子的七八满即可。冲泡约5分钟便可品饮。
品饮白茶茶汤前,可先观赏其汤色色泽、茶芽舒展的优美姿态和嗅闻浓郁的茶香。
对比其他茶类,不管是从工艺方面,还是选料上,白茶都更加容易喝出“甜”的感觉。

白茶为什么叫白茶
白茶为微发酵茶,保留了茶叶大量的白毫,使之外在表现形态“贵白”,所以白茶叫白茶。白茶的制作工艺最为天然,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滴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使得茶叶外观满披白毫,如银似雪,故称“白茶”。
白茶怎么洗,白茶如何洗茶
1、温碗
用沸水汤洗碗盏,目的有二,一是洁具,二是方便接下来投入干茶后的摇香闻香。
2、投茶
根据盖碗容量的大小来定,一般投茶量为盖碗量的三分之一,记住宁少勿多这个词就好,或者可以参考茶水比例1:20来进行投茶,即1g干茶需要20ml的水。
3、摇香闻香
入茶后,借助刚刚的碗的热度,激发干茶的香,可以细细品味茶香,及有无异杂味等。同时摇后,如果有碎末会粘附于碗盖上,又可以用水冲去,利于下面泡出更美味的茶汤,而较少苦涩,因碎茶与完整条索浸出内质快慢不同,带来泡茶的难度。
这些,皆是泡茶的艺术了。
4、润茶
洗茶即醒茶,又称温润泡,用温度适中的开水,快速出汤弃头汤不饮,然后,并不要急于接着注水,可以稍等几秒种,等待茶儿的苏醒,此为用“润”的手法慢慢将茶叶唤醒。
5、冲泡
冲泡的水温宜高,手法是沿盖碗边沿缓缓注入,水流一定要低,不能对着茶叶冲。
6、出汤
出汤要把握两点,就是时间和手法,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汤,手法要平、稳、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汤的时间千万别犹豫,一定要快,尽快沥干;沥干后,盖碗归位,盖子可稍微打开,让茶叶通通氧气,这样茶汤会更好喝。
白茶有哪些,有哪些白茶
1、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2、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3、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