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适合清饮
碧螺春茶属于绿茶,适合清饮,味道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因此单独冲泡最好哦!不需要加入其他材料,加入其它材料反而会使碧螺春失去本味。
碧螺春茶冲泡用具
透明玻璃杯为主,其次用白瓷盖碗(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伸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垂垂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公道杯、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水盂、滤网、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等。
碧螺春茶冲泡用水
山上的泉水最好,其次就是井水等,天然的泉水可以让茶汤的味道更加的好。
碧螺春茶冲泡水温
高级碧螺春用80°c左右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碧螺春,则要用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渗出性差,茶味稀薄。
碧螺春茶冲泡步骤
第一步:取开水壶,往透明玻璃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进一步洁杯。
第二步: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水壶壶盖,而是敞着水壶,让水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
第三步: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或俗语说的茶七饭八酒满杯。
第四步: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
第五步:好的碧螺春的茶毛很多,泡茶前先洗茶,洗去茶毛,洗茶速度要快。
第七步:倒掉洗茶的水,沿着盖碗壁沿四周,将温水注入。
碧螺春茶品饮方式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
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喝至剩下1/3茶汤时,再加80°C温水冲泡,这样前后茶汤浓度较均匀。

碧螺春为什么有的卷有的不卷
这是因为碧螺春的品级不同,不同品级的外形会有不同,因此会有的茶叶卷有的不卷。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碧螺春属于绿茶
1、碧螺春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产于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因此又被称为“洞庭碧螺春”。绿茶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青、炒青、洪请以及晒青等四大类,而碧螺春则属于炒青绿茶。
2、碧螺春在唐代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制作时需要在0.5公斤中选取6~7万个茶芽,主要制作工序是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至后的碧螺春,白毫显露,色泽银绿,清香袭入,是中国名茶之一。
3、传统的碧螺春在保存时采用纸包的方式,将块状的石灰、茶叶间隔置于缸中,加盖密封储藏,目前人们大多采用塑料保鲜袋保鲜的方法,将碧螺春分层扎紧,隔绝空气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评论留言